美元本位下的匯率——東亞高儲蓄兩難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美元本位下的匯率——東亞高儲蓄兩難

作者:(美)麥金農著
出版社:中國金融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01日
ISBN:7504936553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83元

本書實證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東亞經濟體,包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台灣和泰國。所有這些經濟體都曾迅速采用現代技術發展制造業,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增長。日本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中國從80年代到新千年,工業快速發展,出口迅速擴張,成為實現經濟成就的主要推動力。對外貿易的發展日益成為一種區域現象:東亞的區內貿易規模與其對世界其他經濟體的貿易差相仿佛。 十年前,世界銀行著名的發展經濟學家深受東亞前所未見的技術進步、物質和人力資本的增長所感染,充滿熱情地進行研究,並於1993年出版了《東亞奇跡》一書。該書迅速成為世界銀行的暢銷書,不僅廣受一般讀者的歡迎,還用於全世界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課程。該書不容置疑地贊揚東亞經濟體實行「穩健的」國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尤其是比拉美或非洲國家的政策好得多。但即使在當時也容易引起爭議的是,該書為國家指導的產業政策大唱贊歌。書中指出,反應靈敏、充滿善意的政府往往通過干預,引導信貸或外匯到更有利於社會的投資領域。在很多情況下,這樣做是為了推動出口增長。 後來,被譽為出現「奇跡」的經濟體在金融脆弱性方面出現兩起令人驚異的事件,使對1993年世行著作深信不疑的讀者目瞪口呆,難以置信。 第一件事是在1997-98年,短期外匯債務負擔沉重的東亞經濟體爆發了嚴重的危機。1997年5月從泰國開始,印度尼西亞、韓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貨幣相繼受到傳染性攻擊,導致匯率大幅貶值,利率上升,國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大規模破產。金融動盪伴隨著產出的急劇下降,從1998年開始,危機國家的經濟有所復蘇,並重新走上增長之路。人們不情願地意識到,政府依賴銀行向企業發放可疑貸款,同時銀行的道德風險使之承擔過大的外匯風險和其他風險,將產生嚴重的後果:銀行、工業企業因債台高築紛紛走向破產,而且後來的研究還表明,有關國家經濟的整體收益率多年來持續下降,看起來充滿活力的韓國經濟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 同樣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盡管日本擁有現代科技的極大優勢,又持有龐大的國際債權,但1990-91年股票、地產價格泡沫破滅後,10年來遲遲未能恢復元氣,而且深受持續的通貨緊縮和零利率流動性陷阱之苦。這已成為現代宏觀經濟學最大之謎。不太引人注意的是,對與日本同樣富裕、科技同樣先進,並擁有國際凈債權的東亞小經濟體,如中國香港、新加坡和台灣等,人們不再以「虎」稱之。它們經濟增長放慢,開始出現通縮跡象。但中國在東亞經濟體中獨樹一幟,在高速的經濟增長過程中,沒有出現嚴重的宏觀經濟或金融問題。但我們將會看到,長期而言匯率引起的通貨緊縮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威脅。 本書將闡述東亞宏觀經濟出現看起來大不相同的意外事件,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與外匯風險有關。外匯風險的產生,是由於東亞經濟體使用美元這一「外部」貨幣,作為跨境貨物和資本結算的工具,盡管這樣做是必要的。對債務國而言,流動性強的美元債務是一個威脅,但相對不那麽明顯的是,流動性美元資產也會損害債權國的利益。匯率和外資流動現實的和潛在的波動,對債權國和債務國都會產生不利影響。奇怪的是,世行1993年關於東亞「奇跡」的書並未意識到美元的主導地位,以及美元本位如何在東亞產生影響。事實上,該書甚至根本未提美元本位這個詞。有關外匯、利率和貸款拖欠等金融風險管理的細節被忽略了。但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在金融的點點滴滴之中,都隱藏著魔鬼的身影,給東亞造成創傷。在以下章節討論有關細節之前,我們先概述東亞美元本位的運作。 本書旨在為東亞經濟體的決策者打氣和提供指南,以實現相互間的匯率穩定。它也得出有關如何更好地監管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以規避風險,實現匯率穩定的有益結論。在一定情況下, 資本管制可作為審慎性銀行監管的必要補充。但除了降低債務人和債權人的微觀經濟風險外,東亞還是一個最優貨幣區,區內匯率穩定和統一的貨幣政策可以使宏觀經濟更加平穩地發展,參見第7章。保持相互間的匯率穩定,有利於各國中央銀行更好地借助匯率的名義錨,保持國內物價水平穩定,減少經濟周期的波動。與此同時,匯率穩定鼓勵私人部門將其資產分散到各個國家。

中文版序言英文版序言導言 東亞匯率困境第一章 東亞美元本位、害怕浮動與原罪第二章 東亞同步經濟周期與日元/美元匯率的波動第三章 1971-1995年日本的通貨緊縮和日元升值綜合征第四章 日本利率的負風險溢價:流動性陷阱與銀行貸款的下降第五章 中國是東亞地區的穩定力量還是通縮壓力之源?兼論「高儲蓄兩難」問題第六章 過度借債綜合征和經濟自由化第七章 最優貨幣區和核心貨幣:蒙代爾第I模型和第II模型第八章 完善東亞美元本位:應對高儲蓄兩難附錄 匯率、工資和國際調整:日本、中國和美國的比較參考文獻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