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歷史原來可以這樣學4:戊戌變法到清朝滅亡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哇,歷史原來可以這樣學4:戊戌變法到清朝滅亡

作者:林欣浩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28日
ISBN:9789865228514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88元

同樣是改革,為什麼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中國戊戌變法失敗?

  學歷史不是背一大堆歷史故事、時間,重要的是訓練「思辨」能力!
  本書巧設主題,提出疑問,瓦解歷史枯燥、難記的刻板印象!

  歷史不是「過去」,而是一直處於變動之中,
  沒有「唯一」的真相,沒有定論,
  時空背景不同,就有不同解讀。

  ★從戊戌變法到清朝滅亡,本書以風趣幽默筆調,解讀清朝注定覆滅的原因★

  列強其實很擔心大清帝國滅亡?
  康有為篡改密詔,出賣了光緒?
  袁世凱曾是革命黨眼中的英雄?
  《對萬國宣戰詔書》沒有交給外國人?
  兩名士兵偶然間發動了「武昌起義」?
  美國退回賠款,為近代中國培養人才?

  本書以「提問」方式,讓大家帶著疑問閱讀,並幫大家梳理歷史事件之間的邏輯性,輔以平易近人、畫面感十足的敘事手法、詼諧用語、不時吐槽,帶領讀者「參與」到歷史事件,變被動記憶為主動求知,對不同觀點深入思考,印象自然深刻。
 

作者簡介

林欣浩

  自由撰稿人,畢業於吉林大學管理學院。擅長用風趣淺顯的語言,將龐雜、枯燥的知識變得簡單易懂,作品涉及哲學、宗教、歷史、心理學等多個領域。著有《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佛祖都說了些什麼》、《哇,歷史原來可以這樣學》(共4本)、《一次讀懂中國哲學——諸子百家閃耀時》等。
 

大哥,治理國家不能靠腦補啊!——戊戌變法(上)
出賣隊友的老戲迷——戊戌變法(下)
秉公斷案?對不起,臣妾做不到啊!——義和團運動(上)
大哥,你們到底是來幹嘛的?——義和團運動(下)
日本公使下次吃飯時請記著戴手套——八國聯軍入侵(上)
一百道菜和一碗小米粥——八國聯軍入侵(下)
你們打我幹嘛?我也是為了大清啊!——晚清新政
圍觀的熱血青年和第一個扔磚頭的——辛亥革命

 

大哥,治理國家不能靠腦補啊!——戊戌變法(上)一甲午戰爭是歷史給大清國打臉用的。日本和大清同樣是儒家制度,同樣都是閉關鎖國。日本人口比大清少、土地小,國力要差很多倍,原本是中國的萬年小弟,明治維新運動比洋務運動還要晚七、八年才開始,結果各方面全部落後的日本,竟然在短時間內變法成功,站起來把大清國壓在地上隨便打,要是沒列強在旁邊攔著,直接打死都有可能。我們很自然地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起步相同的兩個國家,日本可以變法成功,中國不可以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花點時間,講一下日本明治維新的過程,您可別嫌麻煩,因為日本的制度對清末的政局有深遠的影響,而且這還得從日本的古代史講起。古代日本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從唐朝開始,日本在文化、制度上都高度模仿中國。那時,日本模仿中國建立了自己的皇權體系「天皇」,但和中國不同的是,日本皇室對地方的控制力很弱,無法像中國那樣建立政令統一的郡縣制,而是要把治理地方的任務委託給領主。換句話說,古代日本實行的是封建制,一個日本被分割成很多相對獨立的小國,就像唐朝把各地獨立的軍鎮稱為「藩鎮」一樣,日本把這些小國稱為「藩國」。我們還記得,當年周朝採用的就是封建制,結果到了周朝末年,各個諸侯國都不聽周王室的話,紛紛造反。類似的情況,到了中國南宋的時候,日本一些藩國實力變強大,它們也不聽天皇的話,互相征戰攻伐,最後,一個最強的領主用武力征服了全國,但是這種征服和秦始皇把六國都滅了不同,最強的藩國只是讓其他藩國表示臣服,沒有能力把這些小國都滅掉。這個最強藩國的領主統治了日本,但是他沒有廢掉天皇,而是把天皇架空,尊為名義上的領導人,自己以「征夷大將軍」的名義掌握全國實權。「征夷大將軍」死後,職位可以傳給自己的兒孫,所以這些「征夷大將軍」其實是日本真正的君主,只是缺一個名分而已。古代日本的這種政治形態,稱為「幕府政治」:在中央,有一個掌握實權的強藩(即「幕府」)和一個被架空的天皇;在地方,有保持相對獨立性的藩國。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