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第三條路︰莫昭如的安那其民眾戲劇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10月
香港的第三條路︰莫昭如的安那其民眾戲劇
莫昭如,香港著名「文化人」。
七十年代始,他在香港參與文化活動,與友人創辦雜誌《70年代雙周刊》,受新左思潮影響,以安那其主義作辦刊宗旨,高舉反資、反殖和反官僚。他又以半文化工團、半集體社群的形式組織社會行動,介入當時種種社會事件,企圖改變英殖統治下各種不公義的社會現象;同時,他與友人亦關注中國大陸,批評毛派共產主義,關心文化大革命下的人權狀況。後來「70年代」終告解散,但莫昭如的社會行動並沒有中斷。他採取藝術活動──主要是戲劇──的形式,繼續介入社會,貫徹其國際主義,既抗拒資本霸權,也抗拒國族專制,努力以文化藝術為香港社會開拓可行的第三條道路。
過去半世紀,莫昭如在香港推動安那其社會運動。本書循此論述,但視野不限於歷史陳說。
2014年雨傘運動後,香港對自身身份認同和未來路向的思考變得前所未有地緊急,可是,一直以來對香港的研究和討論不多,一旦需要作深刻而廣泛的討論,才發現話語資源嚴重短缺。本書希望:通過追溯莫昭如的安那其藝術社會運動,說明香港在七十年代開拓出自成一派的左翼社會運動傳統。這傳統一方面對抗着以資本主義為基礎的英國殖民主義,同時亦反對毛派共產主義。
本書希望此論述能為相關的香港討論提供話語資源,開拓新角度,有助其他研究,以探討雨傘運動後香港本土、親中及對英殖懷舊等意識形態的產生、流向和互動。
作者簡介
楊慧儀
香港浸會大學翻譯課程副教授,研究範圍為中國内部跨文化關係及文化多元現象。著作、編輯書本包括Ink Dances in Limbo: Gao Xingjian’s Writings as Cultural Translation、Chinese Shock of the Anthropocene: Image, Music and Text in the Age of Climate Change (co-edit) 等。
圖片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二戰後的香港
第三章:革命
第四章:表演就是行動
第五章:亞洲的呐喊
第六章:社群藝術
第七章:結論: 香港的第三條道路?
參考書目
附錄:莫昭如出版目錄
摘自〈導論〉 安那其(anarchy)來自希臘語ἀναρχία,字根分兩部分,ἀν指沒有,αρχία指統治者。這字形容一種社會組織,不以由上而下的權威統治。常見的翻譯「無政府主義」經常引起誤解,使人聯想到完全混亂、沒有秩序、沒有組織的局面;人們難以想像社會可以在混亂狀態下運作,因此,安那其主義者常被誤認為是「搞事分子」,甚至是製造混亂、不事生產的反社會人士。這其實是極大的誤解。安那其不僅不反對秩序和組織,而且非常鼓勵人們自發組織及訂定秩序,只是他們提倡的秩序和社會組織,並不採取國家政府那種由上而下的結構。很多人以為沒有政府就是沒有秩序、沒有組織,那是因為他們除了既有的政府模式之外,不能想像其他秩序和社會組織的模式。而安那其提供的,正是這樣的想像。 根據英國著名安那其作者歌林.活德(Colin Ward)追溯,歐洲政治運動使用「無政府」(anarchy)一詞不帶負面含義,始於1840年皮埃爾—約瑟夫.普魯東(Pierre-Joseph Proudhon)的《何謂財產?》(What is Property?)。他提出,不以政府形式組織社會不僅可能,而且優越。(Ward, 2004,1)在《何謂財產?》之後,普魯東在多次發言及不同的著作裡,繼續倡議這種不依賴政府作為社會組織的政治理論。到了1910年,安那其主義已經發展成為有系統的政治哲學,該年彼德.克魯泡特金(Peter Kropotkin)為《大英百科全書》撰寫了「安那其主義」條目,把它定義為︰「想像在沒有政府的社會裡,人的生活及行為的一種原則或理論——在這樣的社會裡,和諧並不賴於人們臣服於法律或服從於任何權力,而是依靠他們自發而自由地訂立的盟約,由不同組織、地區及專業群體,因生產及消費、滿足無盡種類的不同需要、和對作為文明人的追求,而自由生產。」(1910) 十九世紀晚期,安那其主義在歐洲堀起,成為左翼政治思想的一個主要流派。它對資本主義的批評與其他左翼思想有很多共通之處;但它與其他左翼流派的思想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反對任何由上而下的統治權力,反對與這種權力相生的官僚層級(bureaucratic hierarchy)社會結構。與一般誤解剛好相反,安那其並不等同混亂和缺乏組織,反而非常注重組織,而且是由基層自發、融合生活和政治的緊密行動組織。基層自我組織,在組織內實現均權民主,並與其他兄弟(fraternal)組織結成網絡。在大規模行動時,它們暫時結成聯盟,行動完結後便解散,避免組織僵化成權力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