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超值白金版)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5月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超值白金版)

作者:[英]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出版社:南海
出版日期:2010年07月01日
ISBN:9787544237291
語言:繁體中文

★ 世界各國領導人、企業家、公司高管、知識分子必讀之書 本書是一本拯救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危機的巨著,其作者經濟學家凱恩斯也因此被譽為資本主義的“救星”、“戰後繁榮之父”。它奠定了宏觀經濟學的基礎, 並引爆“凱恩斯革命”,與《國富論》、《資本論》並稱為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三大經濟學巨著。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是西方經濟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巨著。它問世于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以其獨到的“有效需求理論”與“乘數理論”,解釋了生產水平倒退及失業率驟增等等傳統經濟學無力解答的現實問題。今天,我們每個人的資產甚至命運依然會隨著經濟的周期性波動而漲跌,通脹率、利息、央行貨幣政策中的任何一項不僅會影響我們所擁有資產的實際價值,也將影響持有者選擇投資時機的策略。而《通論》所論述的正是這些現代人不可不知的經濟知識。 本書一改傳統經濟學著作刻板的面孔,配有大量精美插圖。即使沒有任何經濟學基礎的人,也可以在輕松中閱讀這部世界名著,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體驗經濟學。 凱恩斯(1883—1946),世界公認的20世紀最重要的西方經濟學家,在經濟學發展史上佔據著里程碑般的地位,曾師從A.馬歇爾、A.C.庇古學習經濟學。自上世紀20年代中期起,他開始懷疑單純依靠市場自動調節機制能否解決英國面臨的經濟困境,並逐漸從自由放任主義的傳統觀點轉向國家干預經濟的主張。凱恩斯一生對經濟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一度被譽為資本主義的“救星”、“戰後繁榮之父”。他提出︰“只要政府降低利率,刺激投資,實行公共開支和經濟軍事化,就可解決失業問題,化解經濟危機。”這一理論為西方各國政府實行經濟干預的政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西方經濟學派流簡表 英文版序言 第壹篇 引論 《通論》中的就業理論不僅適用于傳統經濟學中的充分就業情況,而且還適用于各種非充分就業的事例。 傳統經濟學中誤認為的失業其實是分為自願性失業和磨擦性失業兩種情況的。它們存在下的勞動市場體系也是由需求曲線和使用曲線組成。但他們卻忽視了第三種類型的失業。 由總需求和總供給函數和有效需求原理同時說明的充分就業和非充分就業才是符合實際狀況的理論。 第1章 正名 第2章 古典學派的前提 Ⅰ 古典學派就業理論的兩個錯誤假定 Ⅱ 真實工資、貨幣工資對勞動力就業情況的影響 Ⅲ 貨幣工資爭論影響下的真實工資 Ⅳ “非自願性”失業 Ⅴ 對古典學派第二個假設的批駁 Ⅵ 經典學家們對總供給和總需求理論的討論 Ⅶ 經典學派的三個相互依存的假設 第3章 有效需求原則 Ⅰ 與就業相關的術語 Ⅱ 各種因素變動下的總需求和總供給函數 Ⅲ 被普遍接受的迷惑性學說 第貳篇 定義與觀念 對經濟概念的模糊不清是造成我們不理解經濟理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衡量單位問題而論,單位的不同,直接導致經濟總量只能用價格的總和來表示。 在《通論》出版以前,西方並沒有系統的國民收入的概念和統計數字,所以明確,清晰地說明國民收入的概念和引起的問題對分析整個經濟體系具有深遠的意義。 第4章 單位的選擇 Ⅰ 引論 Ⅱ 重論古典經濟學家未能清晰解釋的經濟概念 Ⅲ 決定就業量的各種因素 Ⅳ 用產量與就業量表達的供給函數 第5章 預期與就業 Ⅰ 期望值對投資和就業量的影響 Ⅱ 由期望值決定的就業量 第6章 收入、儲蓄及投資的定義 Ⅰ 使用者成本的定義及相關因素 Ⅱ 儲蓄與投資 附錄 論使用者成本 Ⅰ 再論使用者成本的概念和現實意義 Ⅱ 使用者成本的計算方法 Ⅲ 過剩設備對使用者成本的正面影響 Ⅳ 馬歇爾對使用者成本核算的錯誤理解 第7章 再論儲蓄與投資的意義 Ⅰ 對儲蓄和投資不相等的分析 Ⅱ 投資的定義和它對資本的影響 Ⅲ 儲蓄和投資的差別 Ⅳ 強迫儲蓄的局限性 Ⅴ 再論儲蓄和投資的現實意義 第參篇 消費傾向 社會需求是由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兩部分決定的,而最終決定有效需求規模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所謂的“消費傾向”。 不但如此,而且,不論從人性角度來看,還是基于經驗中的具體事例,消費傾向都是一條極具影響的心理規律。 第8章 消費傾向︰(一)客觀因素 Ⅰ 消費傾向和消費量 Ⅱ 影響消費傾向的客觀因素 Ⅲ 對消費量和收入的研究 Ⅳ 決定消費量的諸多因素 第9章 消費傾向︰(二)主觀因素 Ⅰ不利于消費的八種動機 Ⅱ 利息率改變對儲蓄和投資的影響 第10章 邊際消費傾向與乘數 Ⅰ 邊際消費傾向和乘數對就業量的影響 Ⅱ 乘數對就業量的重要作用 Ⅲ 投資數量改變所導致的變化 Ⅳ 難以預測的事件對就業量的影響 Ⅴ 儲蓄、收入與社會富裕 Ⅵ 舉債支出和開采金礦 第肆篇 投資引誘 投資量的多寡取決于對投資的誘導,實際上也就是取決于資本邊際效率和利率率相對的高低。資本邊際效率代表投資帶來的利益,利息率代表投資的代價。如果利益高于代價,資本家就會加大投資力度,反之則會對投資的動身進行斟酌。 第11章 醬的邊際效率 Ⅰ 投資和資本邊際效率 Ⅱ 對邊際生產力、邊際報酬、邊際效率及邊際盜用的辨析 Ⅲ 資本邊際效率的決定因素 Ⅳ 影響投資的兩類風險 Ⅴ 資本邊際效率對經濟理論的作用 第12章 長期預期狀態 Ⅰ 未來收益的推測 Ⅱ 信仰狀態 Ⅲ 投資的原因及方式 Ⅳ “按成規辦事” Ⅴ 投資市場中不可捉摸的因素 Ⅵ 投資市場 Ⅶ 其他影響經濟穩定的因素 Ⅷ 減輕我們對未來茫然無知的要素 第12章 長期預期狀態 Ⅰ 引論 Ⅱ 消費傾向和流動性偏好 Ⅲ 貨幣與幾種因素關系 Ⅳ 投機動機的靈活偏好和“空頭狀態” Ⅴ 儲蓄 第13章 利率通論 第14章 古典學派的利率論 附錄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李嘉圖《經常學原理》以及其他著作中的利率論 第15章 流動性偏好的心理動機和商業動機 第16章 關于醬性質的幾點觀察 第17章 利息與貨幣的特性 第18章 就業通論提要 第伍篇 貨幣工資與物價 第19章 貨幣工資的改變 附錄 論庇古教授之《失業論》 第20章 就業函數 第21章 物價論 第陸篇 通論引起的社會問題的分析 第22章 略論經濟周期 第23章 略論重商主義、禁止高利貸法、加印貨幣以及諸多消費不足的學說 第24章 略論《通論》可以引起的社會哲學

本書主要是為我同行經濟學家寫的,但我希望普通人也看得懂。本書的主旨在于討論一些經濟學理論上的疑難問題,而並不在于討論如何在實際中應用它們。 如果假設正統的經濟學存在任何錯誤Ⅲ這些錯誤不會存在于其上層建築,而是在于其經濟學的前提不夠明白,也不夠普遍——上層建築在邏輯上總是極少可加以非議的。為了使更多經濟學家以批判的態度重新考慮正統經濟學的若干基本假定,在本書中,我必須要借用極度抽象的論據,且不得不有許多爭辯。而我的本意總是希望後著可以少一些。我認為我不僅必須說明自己的觀點,還必須指出我的觀點在哪些方面和當前通行的理論不符。我相信一些對“經典學派理論”深信不疑的人,可能認為我的理論完全錯誤,也可能認為它們毫無新意。而誰是誰非,只能由大家來判斷。書中的辯論部分,目的就在提供若干事實,使旁人在作出判斷時能有所依據。為了使各家學說清晰有別,我所做的爭辯可能會過于尖銳;如果確實有這種情形出現,我在這里請求原諒。實際上,我在本書中玻擊的一些理論,連我自己也深信了好多年,我想我還不至于忽視它們的優點。 在經漭學領域之中,沒有什麼會比我們所爭執的對象更加重要。如果我的觀點是對的,那麼我必須先說服我的閭行,然後才向大眾推廣。而在這個辯論孰是孰非的階段里,我們只能先要求大眾作為旁听,听取這場辯論中的一方,由他明白地提出經濟學家之閂的各種意見分歧。逑種意見分歧,使得經濟理論在當輸幾乎失去了其實際的重要性;而只要速些意見分歧不能消除∣經濟理論實際的重要性就絕無可能恢復。 恐怕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本書與我五年前所出版的《貨幣論》之閬存在什麼聯系。這些聯系,對于我而言,只是在多年恩索後自然演化的結論,但在讀者看來,也許會覺得像是觀點的改換,因而無所適從,而且類似的困難並不會因為我設法改換名詞而減輕。我將在下文中指出為什麼一些名詞必須更換。本書與《貨幣論》之間的關系,可以簡述如下︰ 當我開始寫作《貨幣論》時,還遵循著傳統路線,把貨幣看做是供求通論以外的一種力量。在它完成時,我的恩想已經產生了一些變化,更傾向于把貨幣理論擴展為社會總產量論。不過當時因為受前人理論的影響很深.不易擺脫,所以對于產量改交引起的後果,並沒有加以充分討論。現在看來,速是《貨幣論》理論部分(即第三編及第四編)的顯著鐵點。其中所謁的“基本公式”是在一定產量這一假定之下得剄的瞬閘圖像。在這個假定下,那些公式試圖指出︰“為什麼存在一些迨成利潤失衡的力量,迪使產量必須改變。至于動態慟發展——與瞬間圖像相區別——反而很不完全,非常模糊。本書的著重點則恰恰相反,在亍研究哪些決定性的力量會引起總產量與總就業量的改變;至亍貨幣的技術細節,雖然貨幣1在經濟結構中佔有重要且特殊的地位,卻略而不論。貨幣經濟的特征,在于處亍這一經濟侏系之中的人們對亍未來看法的改變,它不僅可以影響就業的方向,還可能改變就業的數量。當前經濟行為,雖然常常被人們對于未來的看法所影響,而且這些看法也時常在改變,但我們分析當前經濟行為的方法,卻不會超出供求交互影響的範疇。如此一來,我們的分析方法就與價值論餃接了起來,並由此得出一個通論︰我們所熟悉的經典學派理論,不過是逑一通論的特例之下而已。 寫作這樣的一本書,作者不得不靠自己開闢一條新的道路。由于時閬倉促,為了使其中錯誤不致太多,作者極其希望能夠獲得旁觀者的批評與討論。如果一個人單獨枸思的時間太久,那麼,即使極其荒謬的事情,也有可能在一時間深信不疑。各種社會科學都是如此,而經濟學就更不會例外,因為我們很難以邏輯或實驗的方法,對于自己的思想作出試煉。本書比起《貨幣論》來,更加得益于卡恩(R.F.Kahn)先生的建議與批評,書中有大量地方都是根據他的建議而改蛋的。本書還承蒙羅賓遜(Joan Robinson)夫人、哈特雷(R.G.Hawtrey)先生及哈羅德(R.F.Harrod)先生的校閎,從中獲益頗多。 書末索引由劍橋皇家學院本一蘇珊一布特(D.H.Ben—Susan—Butt)先生編制。本書的創作,對于作者自身是一次長期的掙扎,希望能從此擺脫傳統的想法與說法。如果作者的努力不致荒廢,那麼,大部分讀者在鬩讀本書時,想必也會有同感。書中的思想,雖然表達方式頗為復雜,實際上卻是異常的筒單,應當人人都能理解。我們大多數人都深受傳統經濟學說的燻陶。它們已深入人心,因此鬩讀本書的困難不在于我提出的新的學說本身,而在于如何擺脫傳統學說。 凱恩斯 1935年12月13日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