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的旅程:小黑小說自選集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結束的旅程:小黑小說自選集

作者:小黑
出版社:釀
出版日期:2012年09月12日
ISBN:9789865976507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由馬來西亞資深作者小黑的小說自選集,小黑的小說內涵豐富,技巧多變,小說主題緊跟著時代的變化,承載了馬來西亞華人在歷史的發展中,最受關注的敏感事件,如反殖民、抗日、馬共、新村、「五一三」種族衝突事件、華校改制、茅草行動等,在當時屬於國家敏感課題,一般文人不敢輕易下筆。小黑勇敢走在時代的前端,敏銳和準確的把握了馬來西亞華人經歷的重要歷史事件,通過後現代的寫作手法,避開國家法令的地雷。為華人記下了民族在夾縫求存的慘痛經歷。
本書特色
  1.作者小黑曾榮獲「馬華文學獎」。  2.本書是中短篇小說結集,作者透過現代主義及各種技巧,在故事中呈現出馬來西亞華人在現代歷史變化中的處境及心理轉折。
作者簡介
小黑
  原名陳奇傑(1951—),出生於馬來西亞吉打州,祖籍廣東潮陽,馬來亞大學數學系畢業,曾任中學數學老師、國民型中學校長。現任檳城日新獨立中學校長。

「馬華文學獎大系」總序代自序 馬華文學獎得獎感言導讀 真實的虛構:小黑小說世界的建構
(貓)和小鳥和螞蟻和人黑謀之外失落的珍珠人鼠聖誕禮物前夕遺珠十.廿七的文學記實與其他悼念古情以及他的寂寞黯淡的大火Sayang, Oh! Sayang!一名國中男生之死如何建立一座花園的夢樹林細雨紛紛白水黑山煉丹記結束的旅程

代自序
馬華文學獎得獎感言∕小黑
  主席,各位嘉賓。大家早上好。    一生只有一次機會站在這個平臺上致詞,如果我的感言很長,希望大家多多原諒。而且,為了表示我對這個文學獎的敬重,我想我也應該發表一篇很冗長的講稿。    首先,我要感謝投票給我的評審委員。是你們勇敢的決定,我才有機會上臺領取這個意義重大的文學獎。希望你們不會是因為我眉毛變白了才頒獎給我。    我也要誠懇的向主辦當局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在經商賺錢之餘,並沒有忘記支持文學,帶給寫作者希望和溫暖。我會向老天爺祈禱,希望他保佑關懷文學的生意人。讓你們事業興隆,身體健康,將來可以繼續大力扶持文學,給作家更多的獎勵。    我們華人在東南亞,因為不是主流,要發展華文文學,一向就面對很大的阻力。不過,華人天生堅韌的個性,並沒有輕易被斷根。    在這麼多國家之中,我們馬來西亞的情況最好,因為前輩們對華文教育的堅持,政府也相應開明,因此我們的華文文學在國際上也有良好的表現。近年來,有很多年輕的作者在海外屢屢獲獎,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我最近受邀請出席印尼華文作家協會,在棉蘭舉辦的新書發布會。他們從一九六六年開始,華文教育受到嚴厲禁止。一直到一九九八年瓦希德上臺,才對華文禁令解除。三十二年沒有機會學習華文,但是,解禁後不過八年,當天早上就一口氣推介三十九本文學讀物。他們的文學活動,也一樣靠的是民間團體的資助。籌委會必須上下奔走,才能夠籌足幾億盾的經費。    大家都知道,作家一般只會爬格子或者敲打電腦鍵盤,賺錢印刷書本的事,一概不通。如何出版,如何推銷,如何將書籍送到讀者的面前,就變成一項很艱巨的工作。這許多年來,幸虧有不少對文學有心的鄉團以及非盈利機構,如貴會中華總商會、福聯會、南大校友會、留臺聯總的捐助,以及個人方面如童玉錦先生支持的興安文叢,使到不少作家受惠。謝謝你們。    當然,我也要感謝曼絨文友會的年輕朋友們。他們都是一群淳樸,熱愛文藝的青年。是他們的推薦,今天讓我僥倖得到了這份榮耀。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曼絨是什麼地方?它就是當年的天定,邦咯島是他轄下的海島。邦咯島在我國的歷史上,就像當年的山海關,是一個重要的地方。因為就是一八七六年,霹靂州蘇丹和英國在邦咯外海簽了合約,才開始了英國人進入馬來聯邦的殖民歲月。    一九八九年,我因為工作,來到了這個濱海的小鎮。每個早上與周末,因為工作輕鬆,常常騎了腳車四處遛達。很意外發現,原來這裡竟然有好幾個緊急狀態時期建立起來的新村,而且當時不方便提起的馬來亞共產黨總書記,居然就是我服務的學校的老校友。    一切過去的記憶馬上就浮現了出來。    我一向喜歡嘗試將政治滲入小說,尤其是一些禁區的題材,更是充滿誘惑。我既然來到了實兆遠,曾經是共產黨居住的地方,我可以放棄這麼豐富的題材嗎?    這裡有被共產黨燒毀的村莊,也有英國殖民政府圍攏緊盯的家園。當年可憐的老百姓,手無寸鐵,夾在殖民政府與共產黨之間,何去何從?我不禁想起,曾經聽說的各種經驗。我國的華人,在緊急狀態時期,一共被集中四百八十六個新村,過的是無比艱苦的日子。    在這樣的感動下,我寫下了《白水黑山》、〈細雨紛紛〉。一些評論朋友認為我很勇敢,其實不是。我敢這樣寫,因為我認為,一九八九年是我國的政治分水嶺。那一年之前,共產黨是敏感的名字。那一年以後,我國的華人已經可以自由進出中國大陸。一切過去的,都過去了。我們還有什麼避忌?    當然,寫小說,和寫言論版文章或者歷史篇章是不同的。當我想要寫遊擊隊為背景的文章,我馬上想起,應該如何切入?我的腦海裡浮現的是《齊瓦哥醫生》、《飄》這些戰爭背景的電影。甚至小學時候讀過的〈最後一課〉。戰爭是殘酷的,但是文學是優美的。如何以文學的優美來記載政治的暴戾?是我最興趣的範圍。  
  許多人都會喜歡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事實上,那是李白無意間捲入一場政治糾紛,被關進監牢後,釋放出來時的愉快心情。    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寫得多麼優美,其實是他因為與王安石政見不同,被流放異域,觸景傷情,寫給他兄弟的一首詞。    我國的政壇上,政治題材不勝枚舉。但是,關於政治的書寫,我們常常會失去控制,使小說弄糊了。一九八七年茅草行動期間,真是群情譁然。如何表達這樣熱門的題材?我最後決定,用繪畫上常見的拼圖Collage手法,寫完〈十.廿七的文學記實及其他〉。不少人都會提起這一篇的表現手法。那是我認為在當時最恰當的技巧了。    安祿山之亂會過去,但是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會留傳下來。人們會對王安石那個時代的政治鬥爭模糊,但是不會忘記那一場政變受害者蘇東坡寫的那些膾炙人口的篇章。文學的魅力永遠凌駕於政治的粗暴。我還在學習中。    我時常記得,一九六八年南洋商報編者完顏籍先生說過的一句話:  文學不如柴米油鹽,但是沒有文學的人生會是怎麼樣的人生呢?    謝謝大家。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