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極到亞馬孫(彩圖珍藏版)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從北極到亞馬孫(彩圖珍藏版)

作者:張樹義
出版社:廣西科學技術
出版日期:2014年05月01日
ISBN:9787555101802
語言:繁體中文

包含《探秘亞馬孫》和《行走北極》兩冊。《探秘亞馬孫》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樹義博士對他在亞馬遜雨林中極為獨特而有趣的親身經歷的描述。作為第一位到南美洲熱帶雨林進行科學考察的中國人,作者在書中展示了他在亞馬遜叢林生活19個月獲得的大量一手資料,具有很高的科學及觀賞價值。本書通過對妙趣叢生又險象環生的野性叢林的描述,展示了動物研究工作者執着的探索精神、細微的觀察力和科學的分析方法,使人體會到「協同進化」理論的內涵和意義,動物之間的生物鏈關系,植物之間的相生相克以及動植物之間的互相依存、協同進化的神奇。書中圖文並茂,極富情趣,展現了一幅幅原始森林珍稀動植物的美麗圖景。原國家科技部馬頌德副部長特為本書撰寫了序言,對本書給予了高度評價。本書出版后,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圖書獎、第十七屆「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以及2009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圖書。2008年,王石加入該生態考察隊伍。《行走北極》是從事生態研究的張樹義教授帶着31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學生,於2013年夏天一起來到北極。他們並非簡單的旅行,而是要在觀光的同時做一些科研課題。從出發到回家,前后用了16天時間。這期間除了認識北極特有的物候,孩子們還用充滿熱情與活力的筆觸記錄了這些天的風景、故事、心得與學習筆記,對於初次到北極的人而言,這里有太多驚喜與未知——與真實鮮活的北極熊近距離接觸,在北極圈內乘船觀察生活在懸崖上的鳥類,與遷徙於地球南極和北極之間的燕鷗相遇,找到遠古久遠的植物動物化石,捕捉到全球稀有的獨角鯨出沒海面的珍貴畫面,品嘗挪威傳統的肉丸子……張教授詳盡而生動地把這些寶貴的故事和照片記錄在書中,還從科學家的角度介紹了北極物種的知識,展示生物與自然相依相存的畫面,並且收錄了孩子們優秀的文章,使這場特別的遠行考察更加充滿探索的樂趣與青春的朝氣。震撼心靈之旅!王石加入生態考察隊,每個人都該上的自然課。CCTV《走近科學》主持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攜手推薦。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讀者推薦。彩圖珍藏版,全實景科考珍貴照片、精美動植物手繪。張樹義,華東師范大學科學與技術跨學科高等研究院院長、教授,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副主席,我國第一個到南美亞馬遜熱帶雨林進行野外研究與考察的生態學者。1994年獲法國居里大學生態學博士學位,1995年獲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划」項目資助,1997年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2000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項目資助,200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先后在Nature、Science、PNAS等雜志發表論文一百余篇;在南極、北極、東非大裂谷、亞馬遜熱帶雨林等全世界4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科學考察。

《探秘亞馬孫》自序 那段刻骨銘心的叢林歲月前言 被自然的博大美妙所震撼再版 自序重回努里格01 奔向法屬圭亞那02 初入叢林,領教雨林的雨03 熱帶雨林,難以名狀的奇特世界04 告別現代文明,開始叢林生活05 第一個叢林之夜,在野獸的咆哮聲中度過06 險些踩到毒蛇07 與美洲豹捉迷藏08 我的主要工作:追蹤卷尾猴09 遇到種蘑菇的切葉蟻10 蜘蛛猴向我進攻11 食蟻獸造訪努里格12 金剛鸚鵡一美麗的大力士13 同事瑪霞用友善的方式研究箭毒蛙14 亞馬孫食鳥蛛把同事的靴子當成了家15 曾經難倒博物學家的奇特動物——樹懶16 拍攝小蜂鳥17 與蟒蛇較量18 小心吸血蝙蝠19 叢林里的「丟人」事件20 我得了奇怪的「幾何皮膚病」21 我的故事成了新聞22 一只小鳥把我當成媽媽23 努里格人的科學研究24 棕色卷尾猴行為生態的新發現25 植物的繁殖計謀26 動物與植物協同進化27 我有一個希望后記 改變命運的探險之旅《行走北極》前言 如此遙遠,卻觸手可及第1天,從上海到奧斯第2天,參觀維格蘭雕塑公園,抵達地球最北的城市第3天,登上「海精靈」號考察船第4天,見到那只趴下的北極熊,首訪冰川第5天,探海冰,遇見格陵蘭海豹第6天,冒雨造訪海鳩山,幸遇藍鯨,抵達「悲痛的峽灣」第7天,港海豹、北極熊、瘋狂的帽子和舞會第8天,望馴鹿,參觀北極科考站第9天,獨角鯨,北冰洋跳海,冰川上徒步第10天,返回朗伊爾賓,參觀博物館和種子庫第11天,化石山上找化石,訪問朗伊爾賓大學第12天,告別北緯78度,返回挪威首都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