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啟示錄(思想41)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11月
新冠啟示錄(思想41)
本期的專輯是「新冠啟示錄:從全球化到人類世」,面對新冠病毒史無前例的衝擊,全球在驚恐之餘,各方都開始思索下一步應如何踏出。而新冠可謂全球化與人類世的合體。從今以後,我們已無法忽視全人類/全地球之間緊密相連、禍福與共的事實。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在疫情正熾之時,舉辦了論壇,請到醫學、歷史、文學、風險治理、經濟、國際關係等不同角度的學者,反思此次疫病與全球化及人類世的因果、糾結與啟示。本期還有「帝國日本的歷史及其殖民地」專題、「抗疫與生命政治」專題、訪談導演艾曉明女士,以及多篇學術論文。
作者簡介
郝志東
澳門大學榮休教授
陶東風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榮 劍
獨立學者
白貴理
愛爾蘭科克大學教授
子安宣邦
大阪大學名譽教授
山室信一
京都人文科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藍弘岳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趙寬子
首爾大學日本研究所副教授
曾金燕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博士
石富元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
熊秉真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教授及台灣研究中心主任
廖咸浩
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及台灣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
周桂田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及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中心主任
杜震華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及中國文化大學全球商務學程副教授
張登及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及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
徐先智
安徽安慶師範大學人文學院講師
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三個政治角色:從他們在美國問題上的分裂談起(郝志東)
也談五四激進主義與文革的關係(陶東風)
民族意識濫觴與民族主義歧途(榮 劍)
「公民宗教」與儒學:日本的過去,中國的現在,以及當前的儒學研究(白貴理)
帝國日本的歷史及其殖民地
重思「日本近代化」:於明治維新一百五十年之際(子安宣邦)
日本帝國形成的學知與心性(山室信一)
你的忠臣也是我的英雄:鄭成功、江戶文藝與日本帝國的臺灣統治(藍弘岳)
東亞體制變革與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做為「思想課題」的歷史認識(趙寬子)
思想訪談
紀錄片再現女性反抗者 對話艾曉明(曾金燕)
新冠啟示錄:從全球化到人類世
瘟疫:台灣社會的終極恐懼與挑戰(石富元)
回到未來:重訪世界史上之疫病(熊秉真)
國王的新冠:現代性、瘟疫想像、傳統智慧(廖咸浩)
驅動新冠肺炎風險治理2.0(周桂田)
新冠肺炎的經濟衝擊與全球化的終結(杜震華)
國際秩序的變遷與新冠疫情衝擊的影響(張登及)
抗疫與生命政治
東亞與全球抗疫:對韓炳哲數位化生命政治的誤解與補充(曾金燕)
「例外狀態」與「人民名義」(徐先智)
致讀者
致讀者
新冠肺炎從年初橫掃全球,造成四千多萬人罹病,一百多萬人死亡,經濟、社會方面的損失更難以估計。疫情至今未歇,甚至有再現高潮之勢。這場災難顯然需要正視,我們也希望刊登相關的文章,反思災難所暴露、所帶來的各種問題。但是疫情屬於「非常態」的緊急狀態,一般習慣於「常態」的人文、社會知識未必適用。正如新的疫苗與藥物還在研發、實驗的過程中,目前的相關討論也必須經過摸索與試探的階段,只能看作一種初步的嘗試。
本期的專輯「新冠啟示錄:從全球化到人類世」,是台大高研院一次工作坊的成果。高研院廖咸浩院長邀集了幾位學者,從各自的學科提出初步的觀察,再將他們修改過的發言稿交給本刊發表,幫助社會了解這場疫情。我們要感謝台大高研院以及這幾位學者普及學術、關心社會的心意。
新冠疫情逼出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所謂「緊急狀態」對常態秩序的挑戰。本刊第40期吳玉山教授的文章已經談到這個問題,在劉紹華教授的訪談中也有涉及。本期所發表曾金燕與徐先智兩位的文章,延續這個主題。隨著兩岸關係緊張,國家安全名下的緊急狀態也呼之欲出,我們會持續邀請相關的討論。
美國總統的選舉,在今年也引起世界矚目。有意思的是,這次的選舉,在美國內部造成的分裂之嚴重固然前所罕見,在各地華人社會也引發了激烈的爭執,尤以自由派圈子為甚。中國大陸的自由派長久以來即有保守派自由主義與左翼自由主義的分歧。從川普擔任總統以後,這個分歧延伸到對於川普的正反評價。有一部份人基於反對中共的立場,歡迎川普對中共的強硬政策,以及對台灣、香港的支持,認為必須擁護川普連任。另一方面,美國的國內議題也成為支持川普與反對川普的分界線。特別是近年來美國極右派以及白人優越主義聲勢增長,黑白衝突加劇,今年五月黑人遭警察射殺後爆發了反種族主義與反警察暴力的運動,甚至於開始拆除一些歷史人物的雕像,這一連串的發展,居然令部分的「川粉」表達對黑人的歧視,公開支持川普的種族歧視。
本期《思想》出刊之時,美國的總統選舉已經揭曉答案。不過華人──特別是知識分子──為了川普而分裂,其意義主要不在川普與拜登之間如何選擇,而是反映了各地華人對歷史的認知,對一些基本價值的判斷高度分歧。本刊編委對這些爭議當然也有自己的觀點,但我們也希望瞭解近年的「川粉」、「白左」等現象,澄清這些歷史認知與基本價值的分歧究竟何在,從而鼓勵對話。郝志東教授長期研究知識份子,曾經以專書對知識分子的角色深入分類。今年他注意到中國知識界為了美國政治而分裂,於是借用自己的分類架構進行探討。這個架構是不是貼切,他對個別人物的歸類是不是準確,注定會有爭議,但是他所做的觀察值得讀者重視。
最後,請讀者注意本期關於日本的多篇文章。藍弘岳教授規劃的日本帝國與殖民地的專題,收入包括了子安宣邦先生在內的幾篇力作。榮劍與白貴理兩位的文章,則直接涉及當前中國大陸的一些思想趨勢。榮劍先生幾乎無一語道及今日中國,但是他所敘述的一段日本思想史,對今日中國的意義是不言可喻的。
國王的新冠:現代性、瘟疫想像、傳統智慧(廖咸浩)美國小說家傑克倫敦所撰的《荒野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這本充滿生態關懷的小說馳名於世,也建立了他在生態文學的聲譽。然而,他在1910年出版的篇短小說〈史無前例的入侵〉(“The Unparalleled Invasion”)在中文世界雖不甚知名,卻可以讓人對他完全改觀。小說中描述的是,面對中國在二十世紀人口爆增而如瘟疫般往隣國強迫移民,西方以軍事行動干預但毫無效果之後,有人想到以病毒來對付中國,而於1976年在美國的號召下,全球以軍隊船艦在所有的海陸邊界將中國團團圍住,然後再由飛行船在高空施放各種各樣的病毒,讓中國人大量染病死亡,逃至邊界者則一律格殺勿論。幾年後西方再進人中國全面消毒,順便將殘存的中國人徹底滅絕。最後再從全世界的白人國家移民至中國,並從而世界帶來空前的和平與盛世。這是以關注生態及社會主義胸懷知名的傑克倫敦突發的狂想嗎?不,這是他的懸念之一。他曾在1904日俄戰爭期間在中國戰場報導時,寫給《舊金山考察報》的一篇題為〈黃禍〉(yellow peril)的文章中已經使用了不少小說中所採用的內容,甚至語言也極為相似。而在1909他也寫過一篇〈如果日本叫醒了中國〉(If Japan Awakens China)的文章,一樣憂心忡忡的擔心中國崛起、危及西方。尤其最可怕的是,中國人口眾多,不用武力都可以淹沒西方。於是在這篇小說中,他提出了後來希特勒口中的「最終解決方案」。(Swift) 顯然,26年之後,日本人聽到了。在東北的731部隊已做了不少細菌戰相關的實驗,而且在好幾場中國戰場的戰役都已經小規模使用。32年之後,希特勒也聽到了。只不過猶太人散居歐洲各地,無法採用這個方式。小說中把中國人想像成如瘟疫般無法阻擋,可謂人類對異己的終極想像。而以細菌或病毒進行種族清洗滅絕也是回應「人形瘟疫」的終極版本:對方是瘟疫的話,我自以瘟疫對付之。這也是當代「生物政治學」的終極想像。提這篇小說的目的是因為,這個故事幾乎觸及了本文要討論的每一個主題:瘟疫的想像:它是什麼?來自何處?此想像之延伸:誰是瘟疫?瘟疫如何解決?:阻絕於門外,並加以撲滅如何面對內在的邪惡?:疫病真正源頭(包括真正的或想像的疫病)在中西的歷史上,對瘟疫都有兩種並存的解釋:一是上天的懲罰,二是邪魔的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