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心理學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女性心理學

作者:[美]埃托奧(Etaugh,C.A.)布里奇斯(Bridges,J.S.)
出版社:北京大學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01日
ISBN:9787301065402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是一本教材,涉及內容廣泛而系統,本書的兩位女作者總結了自己多年來的教學和研究經驗,連同自己、家人、朋友的生活體驗,匯集了豐富的研究資料,比較全面地將女性心理這一學科的主要內容呈現給讀者。本書以年齡為展開線索,將女性在畢生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遇到的問題及其特點給予了清楚的說明,讀起來就像逐漸展開一幅人生的畫卷,清晰而有節奏。 由本書的上述特點,使得它不僅可作為女性心理學課程的教材,而且還可作為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女性學等課程的補充教材和參考資料。同時,也可作為女性了解自己、男性了解女性的一條途徑。

第一章 女性心理學簡介︰歷史與研究 1.1 界定︰性與性別 1.2 女性與男性︰相似與差異 1.3 女權主義 1.4 女性在心理學歷史中 1.5 女性心理學歷史 1.6 女性心理學研究 1.7 從多個研究中得出結論 1.8 本書主題 第二章 性別的文化表征 2.1 女性和男性的刻板定型 2.2 性判別主義 2.3 性別在媒體中的表征 2.4 性別在英文中的表征 第三章 性別的自我概念︰發展過程和個體差異 3.1 性別的自我概念 3.2 出生前的發展 3.3 性別形成的理論 3.4 性別相關的特質 3.5 性別態度 第四章 嬰兒與兒童期 4.1 兒童對于性別的知識與信念 4.2 與性別相關的活動和興趣 4.3 與性別相關的社會行為和人格特質 4.4 對性別發展的影響 4.5 兒童的性虐待 第五章 青春期︰身體發育和健康 5.1 青春期 5.2 月經 5.3 性 5.4 健康問題 5.5 心理健康 第六章 青春期︰心理和認識發展 6.1 心理社會發展 6.2 教育和認知技能 第七章 青年時期︰身體發育和健康 7.1 性 7.2 同性戀和雙性戀女性 7.3 妊娠和分娩 7.4 心理健康和疾病 7.5 保健服務 第八章 青年時期︰教育與求職 8.1 女性的教育期望和價值 8.2 女性的教育經歷 8.3 女性的工作目標 8.4 女性成就和職業抉擇的影響因素 8.5 職業咨詢 8.6 進入工作場所 第九章 中年時期︰身體發育與健康 9.1 身體發展 9.2 生育功能與性 9.3 身體健康 9.4 心理健康和疾病 第十章 中年時期︰就業 10.1 女性對就業的偏愛 10.2 任職比率 10.3 職業分布的性別差異 10.4 工作水平的性別差異 10.5 薪酬的性別差異 11.6 性騷擾 10.7 女性對自己工作的評價 10.8 中年生活的轉換 10.9 改變工作崗位 第十一章 中青年期人際關系1︰親密關系 11.1 交流風格 11.2 友誼 11.3 約會關系 11.4 有承諾的關系 11.5 獨立的生活風格 11.6 母親時期 11.7 親密關系中的暴力 第十二章 中青年其人際關系2︰家庭與工作的平衡 12.1 對女性家庭和工作角色的態度 12.2 家庭勞動分工 12.3 家庭-工作協調 第十三章 成年晚期︰身體發展和健康 13.1 身體發展 13.2 性生活 13.3 身體健康 13.4 心理健康 13.5 健康服務 13.6 促進良好健康 第十四章 成年晚期︰就業和經濟狀況 14.1 老年女性工人 14.2 退休 14.3 休閑活動 14.4 經濟狀況 第十五章 成年晚期︰人際關系 15.1 對老年女性和男性的態度 15.2 晚年的社會關系 15.3 守寡或失去伴侶 15.4 生活安排 15.5 虐待老年人 15.6 充滿活力的老年女性 第十六章 女權主義者的將灶︰目標、行動和態度 16.1 女權主義者的目標 16.2 達成這些目標的行動 16.3 女權主義者的信念 16.4 後記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參考文獻

我國的女性心理學的教學和研究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和體系。各大學和研究機構中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多是社會學專業的老師和學者,我們學校的女性學碩士點也是建立在社會學培養方案的框架之內。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曾有過一批與婦女心理學、性別差異有關的譯作出版,但最近10年,這方面的著作很少見到。所以,北京大學出版社編輯把這本書拿給我,問我能不能翻譯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應該將最新的研究現狀介紹給我國的讀者。 其實,性別差異在心理學各學科研究中都是無法繞開的主題之一。在心理學許多課程中都會接觸到有關的論述。特別是在我講授發展心理學的過程中,更是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會涉及這個問題。由于我們每個人在實際生活中都承載某一性別並親身體會著這一性別帶來的利弊,很多課程中給我們的知識和結論都被我們當作常識接受了,很少思考為什麼會是這樣,怎麼成為這樣,這樣是合理的嗎?以及如何才能不這樣等。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是我們對習以為常的事件的重新審視和思考。 這是一本教材,涉及內容廣泛而系統。本書的兩位女作者總結了自己多年的教學和研究經驗,連同自己、家人、朋友的生活體驗,匯集了豐富的研究資料,比較全面地將女性心理學這一學科的主要內容呈現給讀者。本書以年齡為展開線索,將女性在畢生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遇到的問題及其特點給予了清楚的說明,讀起來就像逐漸展開一幅人生的畫卷,清晰而有節奏。本書的其他特色在作者的原前言(本書導讀)中有比較全面的說明,希望我們的譯本沒有削弱這些特點。 由于本書的上述特點,使得它不僅可以作為女性心理學課程的教材,而且還可以作為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女性學等課程的補充教材和參考資料。同時,也可以作為女性了解自己、男性了解女性的一條途徑。 我們這個翻譯小組,我和我的4位學生以及編輯陳小紅是清一色的女性。應該說從翻譯完稿的過程中,學習了很多,也在幫助我們理解我們自身。不過,翻譯是一個把握原文作者意圖並準確地表達出來的過程,文稿雖歷時一年多,幾經校閱,現在讀起來有些地方還是有點洋涇 。主要的原因大概是譯者的功力有限,每次躊躇時,忠實原來的表達成為我們未能仔細推敲以求雅的借口和擋箭牌。一本書做下來頗有體會︰譯書一定要沉下來,全心全意,不求進度,在處處追求效益的今天,這真不容易啊。 本書翻譯的分工如下:蘇彥捷:1—3章,16章,全書統校;王異芳:4—6章;趙紅梅:7—9章;隋曉爽:10—12章;王彥:13—15章。我系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的戴凡同學也參與了部分章節的校閱。盡管我們每個人都盡了自己的努力,但效果還是要讓讀者來評判。讀者的不吝賜教我們一定虛心教授,以為將來更好的工作打下基礎。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 蘇彥捷 2003年7月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