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2009年革新修正版)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2009年革新修正版)

作者:David Marsh Gerry Stoker
出版社:韋伯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ISBN:9789867557469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由頂尖的政治學者以深入淺出的鋪排,呈現並掌握政治學最新的動態內涵。原文書第二版已經相當迥異於一九九五年的第一版,新版不僅將前版第三部分「國家理論」全數刪除,而且又延攬一些新學者徹底改寫,以簡明易懂的方式,向讀者引介政治學的研究途徑、方法論以及哲學中的知識論與現象學。探討的主題包括了行為主義、新制度主義、理性選擇途徑、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詮釋論、規範理論、結構與能動性,以及質性、量化研究法、比較研究法。這是一本值得所有從事政治學研究增強政治學素養的必讀佳作。 編著者簡介David  Marsh  英國伯明罕大學政治系教授,研究興趣為政治社會學、英國政治和公共政策,著有《政策網絡的比較觀點》(Policy  Network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等。Gerry  Stoker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政治系教授,研究專長為地方政府、公共行政和研究方法,著有《邁向全觀的治理》(Towards  Holistic  Governance)等。譯者簡介陳義彥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陳景堯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林妤虹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學士;現攻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碩士學位吳宜璇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何景榮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班任雲楠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 

緒論壹、政治學的學科訓練:贊成多樣性貳、政治是什麼?政治學家到底在研究什麼?參、政治的「科學研究途徑」是什麼?肆、與政治世界連結伍、是否存在著從事政治學的標準研究方法?陸、結論第一章如影隨形:政治學中的本體論與知識論壹、本體論與知識論貳、各種不同本體論及知識論立場的研究途徑參、政治學中的本體論及知識論:兩個個案肆、結論
第一部分研究途徑
第二章行為主義途徑壹、行為主義運動的興起及其核心特徵貳、對行為研究途徑的批評參、行為研究途徑的優點:舉一例證予以說明肆、結論:行為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遺緒第三章理性選擇研究途徑壹、理性選擇理論的發展過程貳、各種主流流派中的核心主張與假定參、針對理性選擇理論的各種批評肆、理性選擇將如何發展?伍、結論第四章制度主義研究途徑壹、緒論貳、「傳統」制度研究途徑參、「新制度主義」的興起肆、新制度主義的「新」是指什麼?此研究途徑的核心特徵伍、新制度主義的困境陸、結論第五章女性主義研究途徑壹、女性主義者之間的爭論貳、女性主義與政治學參、對女性主義政治學的批判肆、結論:未來前景如何第六章詮釋性理論壹、詮釋的重要性貳、各種不同的詮釋參、以反基礎論途徑來研究詮釋肆、對詮釋性理論的批評肆、結論第七章馬克思主義研究途徑壹、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過程貳、馬克思主義提供了什麼?參、結論第八章規範理論研究途徑壹、邏輯實證論與政治哲學之死貳、詮釋性理論參、批判理論與辯證法肆、義務論與價值多元主義伍、結論
第二部分研究方法
第九章質性研究法壹、質性研究法在政治學中的角色貳、質性研究法的知識論基礎參、對質性研究法的批評肆、質性研究的實例伍、結論第十章量化研究法壹、資料的蒐集與管理貳、敘述統計的威力參、表格與推論統計肆、多變量分析伍、擺脫普通最小平方法陸、結論第十一章質性與量化研究法的結合壹、量化與質性研究法:錯誤的二分法?貳、研究方法的結合參、結合研究方法的難題肆、兩則個案研究伍、結論第十二章比較研究法壹、緒論貳、理論與比較研究法參、比較解釋的基本形式肆、大樣本:量化的比較策略伍、量化比較研究法的侷限陸、小樣本:質性的比較策略柒、量或質?量化與質性比較研究的對抗捌、結論:比較研究法所遭遇的挑戰
第三部分議題
第十三章結構與能動性壹、前言:結構與能動性是所有人的問題嗎?貳、結構與能動性:對我們而言的意義何在?參、辯證研究途徑肆、來自後現代主義的猛烈攻勢伍、結構生成研究途徑陸、結論第十四章制度與觀念壹、緒論貳、無須慮及哲學參、產生政治學「傳統」智慧的為何是制度?肆、改變傳統智慧:制度的重新詮釋伍、歷史的與理性的制度主義陸、解釋變遷與穩定:轉向觀念柒、理性主義與觀念捌、歷史制度主義與觀念玖、結論:競爭的本體論和政治學之進步結論壹、本體論與知識論議題的重要性貳、規範面政治研究中逐漸提升的多樣性參、當心「把關行為」肆、進行對話的呼籲參考書目人名索引主題索引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