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15個關鍵詞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11月

唐鳳15個關鍵詞

作者:唐鳳口述,黃亞琪主筆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21年06月03日
ISBN:9789864779888
語言:繁體中文

與唐鳳促膝而談
關於人生、學習、工作、公民社會與未來世界的重要課題
 
透明性 • 共情傾聽 • 理性思維
永續發展 • 群眾智慧 • 社會創新 • 公民協力
不完美主義 • 破除定義 • 多視角 • 折衷取捨
閱讀 • 自處 • 死亡 • 幸福快樂

★ 台灣、日本攜手合作出版
★ 20個小時訪談,唐鳳第一人稱與讀者對話
★ 隨書附贈一套16張「唐鳳語錄永續發展藍卡」

「我用VR到國際太空站,看著一艘藍色圓形的太空船,
真實體驗到眼前的地球,很美、很脆弱,
承載著至今為止的全部文明與意義,
就像『另類搖籃』,但文明還沒走出這個搖籃,
所以覺得特別脆弱……」
──唐鳳

15個關鍵詞,8次第一手訪談,20個小時深入對話,
唐鳳以第一人稱娓娓道來,核心價值、社會實踐、自我主張、生活與學習的想法,
從國際太空站用VR觀看宇宙的感動,到落實地球的具體行動,延伸至「因你而來」的未來……
在「人生商談室」中,針對讀者心中大小疑問,唐鳳全部有問必答。
一次次討論交流中累積,眾多公開資料中爬梳,
本書是「解惑」唐鳳的開始,更是一段彼此共創的旅程。


【熱誠推薦】
唐鳳「把自己捐出來」的想法,這是多麼無我、無私的理念。
如果台灣的公務員,都有此一態度,台灣政府將令人耳目一新。
──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何飛鵬  


你知道嗎?──
◥ 為什麼唐鳳把自己「捐」出去了?她為何放棄著作財產權?不管你是誰,只要她想向你提供服務,她就慷慨給你!
◥ 如果你熬夜或失眠,唐鳳能夠在談話中與你同感、同理,而且同調,她怎麼做到的?我們如何培養這種傾聽的功力?
◥ 為什麼在「IT大臣」的心目中珍珠奶茶大有智慧,而且是創新典範?
◥ 天才與平庸之間的差異就像一種「藝術創作」。這種藝術怎麼欣賞?
◥ 如何學習唐鳳的「掃描式閱讀法」?練習不去「腦補」作者的意念、在睡眠中劃重點、一蒐尋就找到想要的內容?
◥ 為何唐鳳會說:在數位時代,「獨處的時候要特別謹慎」?
◥ 什麼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事?如何在睡眠中練習死亡?
◥ 「登出時候的世界要比登入時候的世界更好!」這句話怎麼解讀?


在15個關鍵詞逐一展開的過程中,我們也從不同的維度認識唐鳳,增幅自我與群體──

● 她的韌性不是不起波瀾,遇到負面事情時,不免情緒波動,通常一兩分鐘就過去了,不會再往上加,如同船在海上遇到波浪會擺盪,同時也有承載力。

● 先天心臟病與後天思想的灌注,她說:「每天都在死!每個晚上都死一次。」十二歲前在睡著不一定能醒來的情況下成長;開刀恢復健康後,她樂於分享新的靈感,即使有一天真的醒不來也沒關係。

● 她最常掛在嘴邊的「口號」是:「每天睡足八小時。」對她來說,睡著如同死去,睡好、睡足,醒來精神好,就要貢獻所學。

● 進了公部門當「公僕的公僕」,唐鳳成了搭建民眾與政府之間的橋樑,她不是滿口大道理,而是張大耳朵傾聽各方想法。她不輕易下判斷,選每一邊站(take all the sides),徹底了解每一邊的想法,形成共同價值。

● 她認為我們是思想的載體,就像自然生長的樹木,用自己的方式擴散,承載著世界。只有在遐想(reverie)的狀態下能成為載體,這個歷程是永續的。

● 從小熱愛電腦的唐鳳表示,人工智慧不會取代人生智慧,人生智慧不是人工智慧一下就能代表的。詩以最短篇幅清楚表達人生智慧,寫詩本身,就是一個人的修行。

● 唐鳳並不會去純虛擬或完全空想的地方,她也不太使用觸控式螢幕。她希望使用VR的經驗可以「增幅」(empower)整體認識,不僅只是參與而已。事實上,她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增幅」人類的未來。

這趟「解惑」唐鳳的旅程尚未完成,只待未來的你啟程!
 

作者簡介唐鳳口述,黃亞琪主筆黃亞琪資深媒體人、自由作者。歷經記者、編輯、教師等工作,曾任職《今周刊》、《商業周刊》、《經理人月刊》、宏碁集團,擔任資深主筆、主編等職。於歐、美、亞、澳等四洲不同國家機場,就地寫稿傳回第一線報導;獨家專訪NETFLIX執行長Reed Hastings、深入迪士尼美國總部訪問當時執行長Robert Iger,亦是台灣首位採訪漫威之父Stan Lee媒體人,以及獨家記錄台灣天團五月天登上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世界音樂聖殿歷史一刻。擅長財經產業、人物、人才、文化和教育等多議題。曾就讀政治大學社會財經碩士學分班、政治大學哲研所;著有《讓我們安心變老》(合著)和《通訊》、《病毒》、《網路安全》事典書;曾獲文創產業新聞報導獎及多項新聞獎入圍。關心兩個「E」:Education(教育)和Entertainment(娛樂),認為那是人類進步的觸媒和孕育人性養成兩個不可缺的管道;因為愛上哲學,一步步認識自己,想像能同哲學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般,在如迷宮式的城市中,用流浪者的目光安靜地觀察著身邊人事物,用敏銳的思維看待人性的善良。

〈序章〉從零轉移的唐鳳

第一部  價值底蘊
關鍵詞1:透明性
「缺口就是光的入口!」你能夠在這個變異、變動當中,清楚地讓光透進來多少,透明性就有多高!

關鍵詞2:共情傾聽
「對話」首先就是傾聽,「傾」是傾斜,願意受到對方的感受影響,然後有所回應且有同感。隨堂練習,一輪十分鐘:前一個五分鐘是你聽對方講,不可打斷;後一個五分鐘是你聽完後告訴對方,你聽到什麼。

關鍵詞3:理性思維
每次都去看一件事情的正方和反方,或者超過兩方之見。提出建議時,可以習慣性地問自己,對哪些人有不利影響、有沒有更佳的解方,有其他角度的想法出現時,讓這些意見隨時在腦中聚焦,並形成整體感。

第二部  社會實踐
關鍵詞4:永續發展
我們需要不斷以永續的角度來檢視每件事,確保所做的決定都不是以犧牲後代作為代價,這是沒有終止的一天。按照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有十七大類,我做成一個口訣:貧飢健教、性淨能良、工平城任、氣海陸和,以及全球夥伴關係。

關鍵詞5:群眾智慧
分成兩個階段:集思和廣義。集思,就是大家對於相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感受和覺察,如果不將它們結合起來,而讓大家各想各的,不溝通、不對話,最後沒辦法達到公共的利益。廣義,就是要讓本來不關心或不知道這件事情的人,一旦覺得需要去關注時,能很快進入脈絡中。

關鍵詞6:社會創新
我認為社會創新的定義是:眾人之事眾人助之。眾人之事,就是有公共利益的事情;眾人助之,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

關鍵詞7:公民協力
在世界重新思考政府治理的此時,也要有新型態的公民協力與對話,就是「民眾主動參與,政府隨時回應」。

第三部  自我主張
關鍵詞8:不完美主義
「完美」是形容詞,是大家的創作。我大多時刻的想法是,你指出我不完美的地方,我們一起合作讓不完美趨向完美,彼此給得出交代。任何事情都處於變化中,現在看起來很完美,到了下一個階段未必還會是這樣。

關鍵詞9:破除定義
正常與不正常的界線不見了!以前有所謂的常態分布,但現在網路上隨便就是十六到二十個維度的看法,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正不正常的問題,而是你怎麼跟自己相處,先跟自己相處,才能夠跟別人相處,並讓自己達到更好的狀態。

關鍵詞10:多視角
不是說知識廣的人才能進行「多重視角的同理」,而是你愈進行「多重視角的同理」,你的知識就愈多、愈廣。同理的「理」是在講知識,不然就叫「同情」。

關鍵詞11:折衷取捨
不要拘泥於語言上面,因為無法定義出來,下一步就沒有辦法往前走!素材可以有各種作法,說不定從哪個塵埃裡,就開出花來!

第四部  生活態度
關鍵詞12:閱讀
書寫的作者有自己一致的意念,如果你在讀完之前,就先去想那個意念是什麼,那是「腦補」,大概都是你自己本來的意念,不真的是作者的。閱讀時,不要過早下判斷,這是最重要的。

關鍵詞13:自處
獨處的時候要特別謹慎。從螢幕跳出的種種訊息,會讓人感覺彷彿在被餵食飼料、被飼養。真正的自處可以練習,就是不要用手滑螢幕。

關鍵詞14:死亡
每個人終其一生,必定要面對到死亡,而我們每天都有機會練習,就是睡著、睡飽的八小時。睡前把心事放下來,當心願都了結後,創新的想法才有機會進入那個空間。要相信:登出時候的世界比登入時候的世界更好。

關鍵詞15:快樂幸福
我們只是思想的載體。它從其他先瞭解的人身上傳到我身上,增加思想的基本傳染數。登出時的世界比登入的時候好一點,這是很開心、幸福、快樂的,還有滿足感,是一種「good spirit」。

唐鳳請教教我!──人生商談室之眾生十問
問一:比起自己想做什麼,總是更在意別人怎麼看待自己,一直煩惱著:「這樣下去好嗎?」(二十五歲女性)
問二:我該如何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夢想呢?(十九歲男性)
問三:明明大家都知道彼此間不能有差別對待,為什麼仍會發生?我該怎麼解決呢?(二十三歲)
問四:貧窮問題從以前就存在至今,有沒有解決的方法呢?(三十五歲男性)
問五:追求進步的過程中,環境問題與社會發展該如何取得平衡?(四十二歲男性)
問六:我迷失了活著的目的,人到底為何而活著?(三十二歲女性)
問七:IT或AI的演進,將會迫使人類不工作的時代來臨嗎?這樣的演進會帶來什麼影響?
問八:從小時候開始,我的戀愛對象就是同性,但是沒勇氣告訴家人或朋友,我該怎麼辦?(十四歲女性)
問九:討厭讀書所以學校成績一直不好,我該怎麼辦?(十六歲男性)
問十:我在學校被排擠罷凌了,該怎麼辦?(十一歲女性)

同場加映──濾鏡外的唐鳳

〈跋〉未來透過我們而來臨

 

〈序章〉從零轉移的唐鳳翻啟扉頁,是我們對唐鳳的「理解」,也是解惑唐鳳的起點。第一印象八次對話下來,她脫口而出、朗朗上口的經典和記憶力,是唐鳳給我的第一印象;而一次次對話的累積也開啟了一段對她的理解和共創的「旅程」。當我們滿懷問題最後好奇問道:「面對諸多紛雜,妳總是從容以對,怎麼做到的?」唐鳳以她一貫不疾不徐的說話方式,慢慢地用禪宗的兩句話來表達。「所謂的『resilience』(韌性)並不是不起波瀾。」她闡釋:「這分成兩種程度,禪宗六祖說過:『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但另一個回應是說:『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是指碰到新情況心裡會出現很多反應,了解這些情境不免情緒波動,但不會往上加,就如同船在海上遇到波浪會擺盪,但有承載力,也就是有resilience,在遇到波瀾時依舊具備前後一致的思維理路,而這些波瀾並非是來打擾你的東西。」她所要表達的是,一件事要說明就要講得很清楚,不管用什麼方式。這件事情在她腦裡當然「對境心數起」,自然會出現反應,但不起反應並非她的目的,而是面對這樣的反應,卻不會過激,因為沒有被打擾到。就好比她喜歡的一首歌〈鹿港小鎮〉,唐鳳還曾在一次訪談結尾時清唱了起來。她解釋,整首歌的意境是激烈的,可是為了要烘托出最後兩句:「子子孫孫永保佑,世世代代傳香火」,闡述著一個幾乎是剛有文字的文化,鋪陳到底的:「子子孫孫永保佑」指出整個文明的長度,這個前後是有脈絡的。唐鳳的意思並非遇到事情心裡不起波瀾,而是起波瀾的本身就是一個完整脈絡中的部分,那個起伏有它的縱深。也因為如此,每當我們問及,什麼時候會感到不安、有危機感、悲傷或孤獨,是否在意批評或社會輿論等問題時,她的回答總是「千篇一律」,但也可見和符合她原則與內外的表裡一致:「會,但通常一到兩分鐘就過了。」從此也能發現她面對事情淡然且淡定的姿態與思維。載體的概念在八次訪談中有三次,唐鳳都提到「載體」這個字眼。她說:「我不過是思想的載體。」她表示,這個概念源於道家。自幼就讀《道德經》的唐鳳對我們分享她的理解:「按照老子的講法,只有在不特別覺得自己貴重的情況下所自然生長的樹木,用自己的方式擴展,才能夠承載這個世界。」所以,她認為,在「reverie」(遐想)的狀態下自然能成為一個載體,而這個歷程是永續的,也就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