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與茅山道派丹道修真學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鬼谷子與茅山道派丹道修真學

作者:蘇華仁
出版社:大展
出版日期:2013年04月01日
ISBN:9789574689392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495元

  《道家養生與生命科學叢書 第8輯:鬼谷子與茅山道派丹道修真學》是為了弘揚鬼谷子傳承的中華聖祖黃帝、老子創立秘傳的中國道家內丹養生造福世人,身心康壽超凡,事業成功,而由蘇華仁攜同有關著者經過長期地收集資料和到中國諸多鬼谷子遺跡實地考察,而後又經過慎重考證而精心編寫的。故本書是學習研究鬼谷子與茅山道派丹道修真長壽學的必讀書之一。
總主編簡介
蘇華仁
  蘇華仁道長,道號蘇德仙,20世紀中葉出生在舉世聞名的《周易》發源地和世界文化遺產殷墟與甲骨文的發祥地——中國古都安陽(古都安陽同時是中華智聖鬼谷子的故鄉)。
  為追求宇宙天地人大道,年輕時曾雲遊四海、尋真問道,三生有幸於1980年被1998年160歲坐化、至今金剛肉身不壞的世界著名丹道養生老人吳雲青收為入室掌門弟子,精心培養長達十八年。(世界著名壽星吳雲青老人修道養生和坐化肉身不朽情況主要載《人民日報》1980年9月10日、中央電視台四台國際頻道「發現之旅」欄目2010年11月25日晚間以「肉身不腐之謎」節目播出,登錄央視網站即可觀看);蘇華仁道長還曾師從當代道功名師李嵐峰、當代華山道功名家邊智中、117 歲的丹道高師唐道成、終南山百歲道醫李理祥、青城山127歲道長趙百川、當代佛門禪宗泰斗虛雲法師弟子九華山佛學院首座法師釋明心、佛門密宗泰斗釋圓照、佛門淨土宗百歲禪師釋淨嚴,有緣學得中國道家內丹與佛家禪修秘傳。
  蘇道長曾於1980年被中國禪宗祖庭少林寺行正禪師委任為副主持,二人同住一屋。現任中國道教十大名山羅浮山軒轅庵、紫雲洞道長。他將中國道家內丹養生學傳授給海內外有緣的國家、地區和人士,同時用中國道家內丹養生修真學為攻克聯合國公布十七種疑難雜症中的十六種(艾滋病除外)進行了多年探索,取得不少科研成果,康復患者無數,享譽海內外。
  蘇華仁道長數十年從事內丹養生修煉,基本上已達先天境界,對各種中國道家內丹養生理論和功法有全面而獨到的精煉解釋。如今,揮手之間,口中金津玉液泉湧無窮,身輕如燕、行走無聲、皮膚已煉至橘子色..是不可多見的理論與實修兼具、有正宗傳承、用生命證明了丹道絕學的當代道家高人。
  蘇華仁道長還兼任中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河南分會的會員,中國安陽《周易》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珠海市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珠海市古中醫養生發展研究會會長、新加坡道家養生學會名譽會長等職。
  近年來,蘇華仁道長與世界著名易道泰斗唐明邦、董應周和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副總編趙志春等同道精心編著《中國道家養生與現代生命科學系列叢書》(共十二冊),蘇道長擔任總主編。本叢書由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後受到海內外同道好評。書目如下:
  1 《老子養生之道》  2 《藥王孫思邈道醫養生》  3 《實用道家養生之道與現代生命科學》  4 《太極拳祖師張三豐內丹養生》  5 《與道家養生》  6 《世界著名壽星吳雲青談中國傳統養生之道》  7 《丹道修真長壽學》  8 《與茅山道派丹道修真學》  9 《葛洪道醫丹道修真長壽學》  10 《呂洞賓丹道修真長壽精華》  11 《華山陳摶老祖丹道修真長壽學》  12 《道家南宗丹道修真長壽學》
  通訊地址: 中國廣東博羅縣羅浮山寶田國際會議大酒店中醫養生理療中心轉軒轅庵 蘇華仁道長收。  郵 編:516133  手機:13138387676,13542777234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公開郵箱:[email protected] 密碼:510315  網 站:www.djyst.com  博 客:blog.sina.com.cn/suhuaren      hi.baidu.com/蘇華仁
  北京愛心中立高文化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專門研究、傳承、創新、傳播經典文化的組織,公司以全真和合論為指導理論,以提升全民文化自覺自信為己任,以健康國民身心為宗旨,以促進和平和諧為目的,秉承傳統,契合當代,弘揚國學經典文化,傳承孝道養老美德,結合傳統工藝精髓,發展身心健康事業。
  公司目前在北京、河北、山東、甘肅等地共有連鎖店18處,公司秉著「誠信合作、互利共贏」的理念誠邀社會文化精英與愛好者共謀發展、共促和諧。
  電話:010-51811253  地址:北京豐台區小屯路9號立高大廈

緒論中華聖祖黃帝、老子道學與丹道養生修真學傳人鬼谷子頌(詩歌體)
第一章《中華智聖鬼谷子評傳》暨鬼谷子傳承中華聖祖黃帝、老子創立的中國道家丹道養生修真學源流
第二章鬼谷子辦學以中華聖祖黃帝《陰符經》、老子《道德經》創立道家文化經典和黃帝、老子秘傳丹道養生為核心教育內容暨鬼谷子傳承黃帝、老子道學與道家內丹養生和縱橫家主要著作
第三章鬼谷子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的教學方法
第四章鬼谷子開源中國道教茅山派暨茅山派歷代主要祖師丹道名著精選
第五章世傳為鬼谷子關於易道預測命書和天文地理的著作
第六章鬼谷子諸弟子傳記及其著作
第七章當代鬼谷子學術思想與道家內丹養生傳人研究名家關於鬼谷子的著作精選

緒論
中華聖祖黃帝、老子道學與丹道養生修真學傳人鬼谷子頌(詩歌體)
  一、中華聖祖黃帝、老子丹道養生禮贊
  中華大地出聖仙,故稱神州與赤縣,龍的傳人始黃帝,《史記》《道藏》有記載;黃帝開創文明源,「平生且戰且學仙」,為求宇宙長生道,拜師廣成崆峒山;
  學得大道煉內丹,丹成神龍馭上天,龍的傳人肇於此,黃帝傳道福後代;
  著出黃帝《陰符經》,《黃帝內經》《外經》傳,道成「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長安;
  黃帝龍馭兩千年,道傳老子降人間,老子丹成度世人,先傳孔子大道開;
  爾後西出函谷關,關令尹喜虔誠拜,懇求老子傳大道,老子著出《道德經》;
  為傳黃帝內丹道,《老子內丹經》新篇,老子壽高二百餘,喜收弟子鬼谷子;
  請看《道教相承錄》,師徒道緣《道藏》載,老子秘傳內丹訣,鬼谷潛心成內丹。
  欲知鬼谷子養生,黃帝、老子是道源,細讀《史記》和《道藏》,來龍去脈自明白。
  二、黃帝、老子丹道傳人鬼谷子丹道養生禮贊
  鬼谷生於漳河岸,時在春秋戰國間,至今留有血板地,殷紅血染兩千年;
  長在山東沂蒙山,山中鬼谷村猶在,山頂建有鬼谷殿,鬼谷精神傳萬代;
  鬼谷立志學黃帝,功德治世天下安,注解《黃帝陰符經》,自著《陰符本經》篇;
  鬼谷修道學老子,千里拜師不畏難,幸為老子門弟子,學成丹道益人天;
  煉成出世入世術,隱居雲夢度有緣,孫臏龐涓師鬼谷,《孫臏兵法》萬古傳;
  蘇秦張儀學鬼谷,「聯橫合縱」世稍安,尉繚拜師鬼谷子,《武經七書》尉繚傳;
  「毛遂自薦」抗強秦,化作成語萬古贊,徐福東渡到日本,道家文化開新篇;
  鬼谷學問最貴處,黃老丹道耀坤乾,靜觀中華千秋史,朗朗乾坤尊內丹;
  黃帝煉成內丹道,騎龍上天《道藏》載,中華民族龍傳人,黃帝丹道是根源;
  老子修成內丹道,壽高二百《史記》載,著出《老子道德經》,「東方聖經」宇宙贊;
  鬼谷煉成內丹道,隱居雲夢青山間,著出名著《鬼谷子》,黃老丹訣隱其間;
  為讓中華丹道傳,鬼谷擇徒不輕傳,天賜良緣茅濛生,秉性慈悲大智開;
  離家千里拜鬼谷,雲蒙山中煉內丹,道成為將大道傳,辭別鬼谷隱華山;
  大道傳至華山中,西岳茅濛洞今在,茅濛玄孫名茅盈,繼承大道隱茅山;
  茅盈茅固與茅衷,兄弟三人齊修仙,三人先後都成道,創立道教茅山派;
  世人尊為三茅君,茅山大道功德顯,茅山高道歷代出,鬼谷仙師開道源;
  三、鬼谷子開源的道教茅山派直承黃帝、老子
  靜觀道教茅山派,師承黃帝是根源,平生且戰且學仙,道理丹道道醫全;
  功成身退學老子,著書立說傳萬代,入世出世術精湛,山中宰相代代衍;
  先育鄭隱師葛玄,鄭隱藏書《道藏》源,葛玄愛孫名葛洪,一代高道古今贊;
  著出道典《抱朴子》,羅浮山中煉內丹,丹成羽化入九天,葛洪丹燦今猶在;
  留下千古名言傳:「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激勵後人修道緣;
  一代書聖王羲之,師友高道名徐邁,書聖五世皆奉道,道潤書法萬古傳;
  爾後道傳陶弘景,道德文章合道玄,注解天書《鬼谷子》,又著《真浩》《隱真》篇;
  弘景高弟王遠知,道成百歲而童顏,隋煬帝執弟子禮,唐太宗築太平觀;   茅山道傳天台山,司馬承禎道行天,唐朝玄宗稱道兄,為其建廟王屋山;
  司馬著出《坐忘論》,內丹真訣隱其間,鬼谷仙師大慈悲,道傳中華兩千年;
  欲學鬼谷丹道訣,中華大地隱其傳,君赴雲夢謁鬼谷,誠登華山尋遺篇;
  雲夢華山茅山巔,天台山連王屋山,倘若您能拜名師,方能學得丹訣傳。
  道法自然潛心煉,天人合一還成丹,志效黃帝與老子,度己度人益宇寰。
  特別附錄:《鬼谷子丹道修真長壽學》完稿有感致讀者
  編書智聖鬼谷子,日閱經史夜間思,而今欣然將完稿,道出甘苦世人知,
  緣於智聖鬼谷子,道承黃帝與老子,隱居青山成內丹,辦學又將大道傳,
  茅濛徐福為高徒,學得鬼谷道學源,茅濛開出茅山派,奠基中華道教傳,
  徐福秦時渡日本,中華道學傳海外,蘇秦張儀與毛遂,學得鬼谷縱橫術,
  蘇秦合縱相六國,天下安定好多年,張儀聯橫助秦王,秦皇統一賴其策,
  毛遂自薦救趙國,化作成語故事傳,孫臏龐涓尉繚子,鬼谷兵法賴其傳,
  《孫臏兵法》譽古今,尉繚兵法入武典,縱觀鬼谷子一生,直承黃帝與老子,
  修成丹道成真人,致成中華智聖人,我輩今學鬼谷子,志效黃帝與老子,
  學好道學煉內丹,康壽超凡合地天,益己益人益宇寰,不枉此生來人間,
  含笑「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自在,含笑「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自在。
蘇華仁此歌作於辛卯正月二十四(公元2011年2月26日)時在廣東羅浮山軒轅庵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