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 降魔篇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西遊 降魔篇

作者:周星馳、今何在
出版社:蓋亞
出版日期:2013年02月08日
ISBN:9789863190387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52元

誓不成佛的佛,常住世間的魔,西行取經之路,由此展開!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流沙河善惡賭局、高老莊紅燒人肉宴、五行山佛瞳之外降悟空……
  帶著一本作為降魔法器的《兒歌三百首》,想像一本傳說中的《大日如來心經》,年輕的驅魔人玄奘辭別師父,義無反顧投入紅塵。不完美的人間,誓不成佛的佛,常住世間的魔,西行取經之路,由此展開。
  《西遊:降魔篇》是周星馳最新原創故事,與著名小說家今何在跨界合作,重新演繹了玄奘西天取經之前,收服流沙怪、豬剛鬣與眾魔之王孫悟空的西遊記故事。同時也回應了十八年前《大話西遊》「愛你一萬年」的愛情傳奇。小說既繼承了周星馳的無厘頭搞笑風格,也融入了今何在富於人文思辯的幽默對白,深度演繹了電影未展開的情節,以文學方式讓電影故事得到更飽滿的呈現。
  除小說正文外,本書特別收錄:
  ★ 兩百餘頁長篇小說正文,深入敘述電影未展開情節。  ★ 彩色劇照、片場側拍、角色、場景、妖魔設定圖獨家曝光。  ★ 283幅手繪分鏡超值收錄,真實展現周星馳電影構思的靈感路線!
本書特色
  周星馳最新原創  今何在跨界合作  西遊記故事全新演繹!
  ★ 兩百餘頁長篇小說正文,深入敘述電影未展開情節。  ★ 彩色劇照、片場側拍、角色、場景、妖魔設定圖獨家曝光。  ★ 283幅手繪分鏡超值收錄,真實展現周星馳電影構思的靈感路線!
  台灣版隨書獻禮  降魔寶典《兒歌三百首》  獨家曝光!
作者簡介
周星馳
  著名電影人,一代「喜劇之王」。
今何在
  著名作家,中國最暢銷小說作者之一。著有《悟空傳》《若星漢》《西遊日記》等作品。

自序
一萬年太久
  寫這部書的緣由來自於和周星馳的一次相見。佛說,前生的一千次回眸,換今生的一次相遇(我也不知道上輩子是誰看了誰一千次那麼無聊啊)。 不過這次相遇的緣分,一直能從上個世紀說起。
  一九九九年我大學剛畢業,在一家網站做網絡管理員。那時中國網絡剛興起,新浪網易搜狐等門戶剛拉到投資,那時有人傳給一個剛開始發號測試 的軟件叫oicq,初始號是五位的,我注了一個號上去看看沒人可說話,就把那個五位的號扔了,後來那軟件改了個名字叫QQ。那時《大話西 遊》剛剛在內地的網絡上紅起來,那時幾乎每個人都在背誦這電影里的台詞,網上說話全都是大話體,就跟當年對話前要先引用毛主席語錄似的。
  「愛你一萬年,你終於爬上來啦!」  「是啊,我只是早上起來睡不著覺隨便過來看看的牙還沒有刷呢。」
  後來我和劉鎮偉導演相見,他驚訝我對台詞背得比他還熟。
  二零零年的時候央視又播了《新西遊記》,於是我一時興起在網上發了自己寫的一個西遊故事《悟空傳》。當時那篇只有兩千字的一個開頭改變了 我的人生。出人意料的是那個故事被轉帖了無數次,好像突然間所有論壇上都有人在轉這個故事,有人在討論在等待連載。那時還是網絡寫手菜鳥 的我很是享受了一下這種一夜成名的感覺。但一直到現在,我也還在問自己,為什麼會寫出這樣的故事,為什麼大家會喜歡它。我想也許是因為: 我在那個故事中投入了真的感情。我從沒想過它能出版,甚至沒想過能有那麼多人會看到它。毫無功利牽掛之下,反而寫出了最接近內心的東西。
  《悟空傳》後來多次再版,但我一直都沒有做大的修改,我希望它就保持它最初的那個樣子,因為那是當年最真實的我。所以大家現在還可以從書 中看到當年時間的烙印,那個時代的痕跡,很大的一個特徵就是《大話西遊》的影子。
  當時很多人都在模仿《大話西遊》寫故事,但最後《悟空傳》得以被記住,是因為它相比《大話西遊》,又有了自己全新的東西,大智若愚堅持理 想的唐僧,深深掩藏感情與痛苦的豬八戒,迷失自我狂躁不安的沙僧,還有那只時狂時悲的精神分裂的猴子。
  我把書中故事的女主角取名叫紫霞,雖然她的故事和《大話西遊》中的紫霞已經毫無關係了,但這是那個年代的人都會有的一種大話情結。畢竟當 《一生所愛》歌聲響起的時候,人們總忍不住潸然淚下,嘆惋那份相許一萬年卻注定不可能有結果的愛情。
  人世匆匆,轉眼十幾年過去,當年的心情已經淡忘,我忙著為各種俗事而奔波。突然有一天,一個電話響起,為我安排了一次約見。於是在北京三 里屯,我見到了少時偶像周星馳。
  一見面,我就像腦殘粉一樣湊上去說:「星爺,我是看著您的電影長大的。見到你太激動了,我能給你簽個名嗎?」
  以上純屬虛構。事實上是周星馳一見到我就說:「啊,我看過你的《悟空傳》,我仰慕你很久了。」這才是真相。雖然他有百分之九十八的可能是 在客氣,但是我還是決定堅信他是真的景仰我。然後考慮要不要把這句話印在T恤上一直穿著去各種飯局。之後發生的事我也希望一切都能像一部 正宗「周星星」式電影一樣精彩,不過我是去談工作的,要淡定,所以我忍住了掏出筆來給他簽名的衝動。
  之後的會談是在親切熱烈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的。話題主要就是西遊,我知道了他正在拍一部關於西遊的電影,需要一個關於這電影的故事。
  我當然很開心地說,那你找對人了,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寫猴子的前三名都是我,我,我。因為我是文藝範裡面最搞笑的,搞笑圈裡面最文 藝的。我能把《東成西就》寫成《東邪西毒》,然後再把《東邪西毒》改成《東成西就》。(不過那不還是和沒寫一樣嗎?)
  於是就有了現在這本書。
  書中的故事和電影情節還是有所不同,因為我一直認為書和電影是兩種完全獨立的載體,有著各自的靈魂。書很難表現出電影里那些炫目的特技與 優美的音樂,但電影也很難表現出文字才能記述的人物內心情懷。這本書講的是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這不是廢話嘛),但只是西遊的第一部 分:是關於唐僧如何收服他的三個徒弟的。
  起初,我想給書起名《一萬年太久》,因為我的QQ簽名就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這個簽名檔我用了十年沒有換過,也許一輩子都不會換。
  你要問這句話對我有什麼含義,背後有什麼故事嗎,我會偷偷在你耳邊說:「這句話我只說給你一個人聽,你不要告訴別人,這句話是    我就不告訴你。」其實這是一個關於感情的故事。這裡面映著許多人感情的影子,那些對話也許會讓你回想起某個愛情的時刻,或許你也曾許下承諾,海誓山盟,對 一個人說:「我一輩子都不會走,我愛你!」
  如果要為這份感情加上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
  但這樣的話,有多少人會信,又有多少人能實現呢。
  白頭到老相守一生這種誓言,只有在死的時候才能最終兌現。
  如果不能預知未來,那就請在每一個能擁有的日子里盡情相愛。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文∕今何在

第一章流沙河的水總是渾濁不清,你永遠看不清它的深處。正如在水中,也永遠看不清人世間。沙僧總是靜靜地坐在水底,想著他那永遠想不清楚的問題。當年他還沒有剃度,所以也不叫沙僧,那時候,他給自己起名叫沙子。流沙河裡有太多的沙子,沙子覺得自己就是那渺小而孤獨的一粒,湮沒在一片混沌裡,因為身邊有無數同樣的個體,所以沒有人會知道你的存在,沒有人在乎你是誰。沙子痛恨這種感覺。他把自己沉封在黑暗的河底,只有一種人能來到這裡,就是死人。這裡只有流沙和食人魚陪伴著他,它們有個共同的特點,都不會說話。所以沙子也不說話。他待在這裡,已經多久了?應該是四百九十九年零十一個月加十八天。沙子算著時間的流逝,像算著指間的流沙。他清楚記得自己這五百年來度過的每一分每一秒,也清楚記得自己指間流過的每一粒沙子,到現在為止,一共是四千三百二十二億九千八百六十三萬四千六百三十一。只因為在天庭的盛筵上,作為守護神將的他失手打碎了玉帝那珍貴的琉璃盞,就被罰打落凡塵,從天神變成了河妖,他的刑罰是永遠。只曾經有一次,菩薩託夢給他說,會有一位相信世間真愛的人,成為他的師父,帶他脫離苦海。沙子作完那個夢,臉上仍然沒有任何表情。這麼多年,他習慣了不說話,沒有表情,因為也沒有人來和他說話。他安靜冷漠得就像一粒沙。沙子不會相信真愛,如果沙子也會有感情,那麼河底就不會如此荒蕪,事實上,流沙們無情地吞噬每一個敢靠近它們的人,將它們變成深埋的白骨。這就是敢於侵犯流沙領地的下場。沙子心中只有仇恨,他恨世上的每一個人,恨為什麼他們是人,有親人朋友,可以享受人世間的歡樂,而自己只是河底的沙子。流沙河的河水有時也會被擾動,那是河上的漁民。流沙河流域荒涼,數百里間只有這一個小漁村,建在狹窄的河谷之中,因為河岸狹小,只能用木料在岸邊建成重重的樓寨,像是把整個村子疊了起來。雖然生活困苦,但他們過得歡樂。村民們常常在河中嬉戲,他們的影子從河面上游過,被陽光投入深深河底,掠過沙子那沒有表情的臉上,常使沙子心神不寧。在沙子來到人世時,也曾經是一個凡人。他希望能融入世間,做些好事來討人們的歡心。那次,一個孩子溺水被沖走。他奮不顧身將孩子救了回來,送回村中。不料村民們看見陌生人,便起了疑心,於是把他當成拐賣小孩的人販。沙子不懂人世的語言,也不懂世俗的表情,只有呆呆地看著他們。村民們更認定他是惡人,於是棍棒齊下。沙子聽到自己的頭骨破裂的聲音,血慢慢流下來,他仍是不說話,沒有表情。直到他被打斷了渾身每一段骨頭,扔進了水裡,他也沒有辯解過。然後食人魚圍了過來,撕咬著他。沙子覺得痛,卻喊不出來,他只是帶著冷漠的神情,任張滿利齒的魚撕去了他的面皮,將他變成了一堆白骨,然後河底的流沙擁抱了他,他睜著僅剩的眼睛,陷入沙中,覺得十分地溫暖。他想,他終於找到家了。第二章「師父,我們為什麼要除魔?」在路上的時候,玄奘總是這樣問。「魔是我們心中的恐懼、慾望與殘忍。」師父總這麼回答。「師父,魔是什麼?」「只有除去心中與世上的魔,才能創造充滿愛的世界。」「師父,你好像答反了。」「是你問反了。」「師父,為什麼錯的總是我呢?」「因為如果對的總是你,你就是師父了。」師父的回答總是這麼精闢。「師父,那我什麼時候可以對一次呢?」「等你不再錯的時候,你就對了。」「真深奧啊,師父。」於是世人就看見一個胖大癩頭瘋和尚,和一個清秀生怯的修行少年,走在人間的路上。「師父,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有什麼區別呢?」「就是一個大和一個小的區別。」「那麼誰比較厲害一點呢?」「你覺得呢?」「大的比較厲害?」「你覺得呢?」「那麼小的厲害?」「你覺得呢?」「那就是怎麼都不對囉?」「對了。」「對了?什麼對了?」「你錯了。」「我又錯了?」「對了。」「那我到底錯還是對啊?」玄奘有時候在想,自己是不是跟錯了師父。別人的師父都教弟子苦練修仙法術驅魔祕訣,可自己的師父——好像什麼都不會啊。師父除了什麼都不會之外,好像還什麼都不懂。問他什麼,他都回答得亂七八糟顛三倒四的。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