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2):解鎖萬物的心智進化法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5月

精進(2):解鎖萬物的心智進化法

作者:采銅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01日
ISBN:9787559434852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76元

本書延續本拓展學習力的主旨,是一本從微觀到宏觀啟發解決問題方式思維的心理學書籍。作者從視角、層次、組合、限制的角度,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小事物,幫助讀者建立看事物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軌跡,又從進化、遷移、迴圈的宏觀視角,給讀者各個素質的層級提升,給予方法論和思維方式的指導。
 
這本書將幫助你——

◎  激發多元【視角】,飛躍思維壁壘

◎  進入更大或更小的【層次】,發現成功的關鍵——暗知識

◎  內外兼修,實現基本技能的疊加和【組合】

◎  思考【限制】的價值,逆向創造新的可能性

◎  以時間之軸預見未來,尋找自己【進化】的“生態位”

◎  觸類旁通,用【遷移】打破學科間的“任督二脈”

◎  高效運轉,進入【迴圈】,實現從限制到自由的躍升

◎  精細化改造,力求穩定,漸入【完美】化境
 

序——用精進的方式寫《精進》

01視 角
——掌握觀察之道
觀看尋常之物
四種觀法,可“盤”萬物
以完整眼光,致知閱世

02層 次
——潛入知識的深海
商業世界中的隱藏知識
用層次思維理解系統
學會在系統中揀選模組

03組 合
——理解萬物構造之法
探訪“篾匠姑娘”
優化模組化系統的方法
用模組化的方式解決問題

04限 制
——喚醒沉睡的創造力
在限制中發現更多的可能性
把限制作為解決問題的線索
理解限制,打破慣性

05進 化
——洞悉變與不變的法則
並不新奇的“新物種”
文明演進,知來藏往
進化給我們的啟示

06遷 移
——躍入求知的通途
與原生場景脫鉤,發現通用結構
讓從“知”到“行”變得可行
知識遷移的目標是解答你的核心問題

07循 環
——讓才能盤旋而上
迴圈的價值
用精巧的迴圈設計改造學習
走穩能力的臺階,需循序漸進

08完 美
——精進者臻於至善
穩定性: 完美的基石
做自己嚴苛的觀察者和批評家
精細化改造:在更小的尺度下功夫


用精進的方式寫《精進》
 
你翻開的這本書是某一種偏執的產物。我懷疑我的腦子得了一種“怪病”:天真地以為複雜的事物背後總有簡單的道理。更糟糕的是,這些道理並沒有在某一個特定的學科中被完整地闡釋過。它們有些源自心理學,有些源自物理學,有些不屬於任何學問,只是由實踐得來。

有一次我把部分書稿給朋友海賢過目,他的反應讓我大為受挫,他說:“你為什麼要被你看過的書束縛住?你很會思考,為什麼不多寫寫你自己的想法?”是呀,如果我的書只是其他書的一個集合,那有什麼存在的價值呢?於是這部分稿子就被我全部捨棄,推倒重寫。

另一個啟發了我的人是我的孩子。有一天我帶他去南京玩,經過一片鬧市時,我指著眼前一幢高樓說:“兒子啊,你看,這幢樓高不高啊?它叫紫峰大廈。”他並沒有回應,而是伸出了一根手指,朝著這幢大廈指指點點,片刻後,他回頭大聲對我說:“86層!爸爸,有86層!”我猜他數出的層數未必準確,可為什麼我沒有想過去數有幾層呢?我只是知道了這幢樓的名字,便以這一點知識而自足,卻沒想過用自己的眼睛去好好觀察它,為什麼?

跟這個八歲的孩子朝夕相處讓我感到新鮮和惶恐。新鮮是因為當我跟隨著他用一個孩子的視角去觀察時,這個世界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向我敞開了。我發現,某種程度上,是我腦中紛紛攘攘的知識限制了我的思考,限制了我的觀察,正像海賢向我指出的那樣。若是回到一種“無知”的狀態,直接面對現實的種種,是不是才是“智慧”的真正開始呢?而我惶恐的是,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我兒子那喜愛發現的頭腦會不會重蹈我們成年人的覆轍,最終變成一個概念和觀念的容器呢?

我還有一個朋友,她曾就一個育兒問題向我求助。她說,她22個月大的孩子喜歡吮手指,以前孩子還小的時候,她覺得沒什麼,現在孩子快兩周歲了還沒改掉,她便有點焦慮了。我立即在網上查資料,想看看22個月大的孩子吮手指是不是正常。但馬上我又覺察到這並沒有必要。誰能規定一個孩子吮手指是不是正常啊?為什麼要去找理論依據來管孩子是不是吮手指呢?重要的應該是,首先去理解這個孩子為什麼吮手指,注意,是這個孩子,而不是其他孩子。

也許這個孩子是為了獲得安全感,他在家裡是否感到了某些焦慮和不安呢?這就需要我的這個朋友細心觀察,去揣摩他的一舉一動。理解這個孩子,把他當作一個獨立和自主的個體,去理解他,我想這就是心理學。

可是讓我非常驚訝的是,當她帶著孩子去醫院就這個問題諮詢醫生時,某位醫生給的建議竟然是:“在孩子的手指頭上塗上:1)黃連水,或者2)辣椒水。”天哪,為什麼要這樣對待一個兩歲的孩子,只是為了讓他變得“正常”?

所以到底什麼是心理學?我曾經以為我理解了它,後來又迷惑了。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心理學是要理解人的。可是理解人又分成不同的層次:把人作為一個物種去理解,把人作為一個群體去理解,以及把人作為一個又一個的個體去理解。這些都需要,都不可或缺。而就我的私心來說,似乎最後一種理解是最迫切需要的。理解每一個獨特的人,這首先不是一種技法,而是一種精神。我能不能這麼說:心理學首先是一種精神,其次是一種方法,最後才是各種具體的知識。我們不能倒過來,只瞭解了各種書本上的知識,卻忽略了努力理解人的這樣一種精神。

更進一步思考,如果把我們所知的一切倒空,我們還能理解這個世界嗎?可就算是我們什麼都沒倒,就能理解這個世界了嗎?要知道,未知總是比已知要多。如果守住我們的已知,便是通過一個已知的框架去看世界;而如果把框架扔掉,是不是看到的世界會更大呢?

但是這又不儘然,框架提供的是一個觀察的角度。扔掉框架固然也能看,但是不知不覺中,我們又會拿起另一個框架去看。完全不用框架似乎是不可能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的大多是常識的框架,個人經驗的框架,而一個訓練有素的專家更喜歡用所屬領域的專業框架。可如果我們有更多的框架可用呢,我們眼前的世界會怎樣?想想看,不同的框架,拿起又放下,就像更換了五花八門的太陽鏡一樣,每一次更換都改變了世界的色彩,更重要的是,我們還看到了色彩背後的成因。

一個實物之所以有這樣或那樣的顏色,是因為表面微觀構造和分子成分的不同,使得不同的色光反射到了我們的眼睛。正如我們觀察一個人,他喜歡做什麼,喜歡說什麼話,背後總有原因,於是我們可以調動同理心,去體察他內心的感受,嘗試去理解他,這便是心理學的框架起到的作用。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萬物又何嘗不是依循某個“理”而存在?只不過,我們不必去假設存在一個萬用共通之理。因為這樣的假設本就很難證明吧。我們只需去想,它的那個獨具特色的“理”是什麼樣的。“同此心”就是去同每一個獨特之“心”。也許經過了千百次這樣的探究以後,我們會發現這麼多不同的“理”背後,還有少數幾個更通用的、更深層的“理”,這便是後話了。當我們見到時,自然便會見到。

所以這就是我這一偏執的源起,我想做一個元知識的探索者,去發現更多的框架,去看到世界更多的色彩,去撫摸現實更多的紋理,就像一個小女孩收集很多娃娃,就像一個小男孩擺弄許多汽車。當然,小女孩也可以擺弄汽車,小男孩也可以熱愛公仔,誰規定過呢?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