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悶不舒狀態辨治析要:現代中醫心理視角下的郁悶不舒狀態理論及實踐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郁悶不舒狀態辨治析要:現代中醫心理視角下的郁悶不舒狀態理論及實踐

作者:齊向華(主編)
出版社:人民軍醫
出版日期:2014年04月01日
ISBN:9787509174333
語言:繁體中文

《郁悶不舒狀態辨治析要:現代中醫心理視角下的郁悶不舒狀態理論及實踐》分為5章,從現代中醫心理學入手,通過對中醫古籍的挖掘整理及臨床研究,系統介紹了郁悶不舒狀態理論體系的構建、郁悶不舒狀態的辨識、郁悶不舒狀態的常見病證、郁悶不舒狀態的臨床辨證治療、郁悶不舒狀態病案分析。各章自成體系並相互關聯。全書理論與臨床相結合,內容翔實,論據充足,具前瞻性及指導性。可供各級中醫業者、醫學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上篇 郁悶不舒狀態的理論研究第一章 郁悶不舒狀態的理論研究 第一節 郁悶相關概念梳理 一、有關「郁」的論述 二、有關「悶」的論述 三、有關「結」的論述 四、有關「積」的論述 第二節 現代心理學對「郁悶」的相關研究 一、關於郁悶的概念 二、心理活動及過程 三、異常心理的判斷 四、臨床常見的疾病 五、郁悶不舒與述情障礙 第三節 郁悶不舒狀態的確立 一、「狀態」及「心理狀態」的概念 二、郁悶不舒狀態內涵的界定 三、郁悶不舒狀態的病因 四、郁悶不舒狀態的病機 五、郁悶不舒狀態的中醫心理機制研究 六、郁悶不舒狀態的分類 第四節 現代醫學對「郁」的研究 一、現代醫學對情志致病的認識 二、現代醫學對「因郁致病」的研究 三、「因郁致病」與「因病致郁」第二章 郁悶不舒狀態的辨識 第一節 四診合參在診察心理性疾病中的優勢 一、望診 二、聞診 三、問診 四、切診 第二節 郁悶不舒狀態的症狀和體征 一、情緒郁悶因子 二、神傷氣怠因子 三、氣滯頭面因子 四、氣滯軀干四肢因子 五、睡眠紊亂因子 第三節 郁悶不舒狀態特色診察手段——舌診和脈診第三章 郁悶不舒狀態的常見病證 一、不寐 二、頭痛 三、眩暈 四、癲狂 五、咳嗽 六、胃脘痛 七、嘔吐 八、痞滿 九、噎膈 十、泄瀉 十一、脅痛 十二、積聚 十三、淋證 十四、遺精 十五、郁證 十六、腰痛 十七、帶下病 十八、乳癖 十九、癭病第四章 郁悶不舒狀態方研究 第一節 郁悶不舒狀態中藥研究 第二節 郁悶不舒狀態方劑研究 一、氣滯 二、氣逆 三、氣結 四、化火 五、克脾 六、犯肺 七、寒凝 八、痰凝 九、正虛第五章 郁悶不舒狀態古代驗案 第一節 內科驗案 一、內傷發熱 二、頭暈 三、咳嗽 四、胸痹 五、心悸下篇 郁悶不舒狀態的臨床實踐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