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台灣人文意識:50好書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5月

孕育台灣人文意識:50好書

作者:李學圖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01日
ISBN:9789578015487
語言:繁體中文

  海內外50位作家、學者、意見領袖,共同評選出50本最能孕育台灣人文主體意識的啟蒙書!
  以前,身為台灣人,不知台灣事,誠為台灣「無國之民」最深沉的悲哀。現在,有心成為進步、優質「一國之民」的台灣人,50本書可為你開啟「台灣入門」的第一步。
  本書特意編錄國內外文化學術界為此50本書所做的精闢評介,言簡意賅,為您快導讀,敲開進入台灣的門扉。
作者簡介
李學圖
  1940年生,台灣台北市人。美國密西根大學(Ann Arbor)交通工程碩士,西密西根大學公共管理博士,曾任密西根州政府交通工程師、系統開發經理、資訊主管,密西根大學(Flint)兼任教師,退休後致力於台灣意識相關議題的探索。

序一:重新諦聽台灣文化心靈跳動的聲音/李敏勇
序二:文化與經濟之失衡/陳茂雄
序三:台灣人建國的力量源頭/張炎憲
序四:李學圖主編《孕育台灣人文意識50好書》/趙天儀
自序:孕育台灣人文意識--50好書
引言:評選五十本最能孕育台灣人文意識與台灣意識的書過程與結果
書單:五十本最能孕育台灣人文意識與台灣意識的作品
I.小說散文詩
《亞細亞的孤兒》評介
鐵血詩魂.主體開花/楊翠
《亞細亞的孤兒》評介
亞細亞的孤兒與國際孤兒/李學圖
《台灣人三部曲》評介
台灣人命運共同體凝聚之歷史線索/藍建春
《浪淘沙》評介
台灣人民的歷史命運與精神意志/彭瑞金
《故鄉》評介
鄉土的召喚,台灣記憶的召喚/許素蘭
《賴和集》評介
「台灣新文學之父」追求文化主體性/陳建忠
《張文環集》評介
深刻的庶民社會凝視/柳書琴
《呂赫若集》評介
探討社會變遷與經濟轉型中的生命/陳明柔
《楊逵集》評介
從宏觀視野深入思索台灣的前途/黃惠禎
《心的奏鳴曲:李敏勇詩集》評介
「我聽見」生命的能量/江寶釵
《龍瑛宗集》評介
具新感覺派纖細唯美的色彩/王惠珍
《吳錦發集》評介
為人道、為正義發聲/李學圖
《燕心果》鄭清文童話評介
表現人情世態的智慧/林文政
《莎喲娜啦.再見》評介
對土地的摯愛,對自我定位的思索/張靜茹
《李魁賢詩集》第一冊評介
四十年吟唱大集結,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羊子喬
《楊青矗集》評介
從庶民大眾悟得生命意志/申惠豐
《阿母的故事》評介
在生命的逆境中,追求夢想的實現/鄭炳全
《施明正集》評介
控訴白色恐怖/林世傑
《無語的春天:二二八小說選》評介
重塑一個所有族群都能接受的歷史記憶/楊傑銘
《王拓集》評介
為鄉土文學辯護/彭瑞金
II.歷史傳記
《台灣人四百年史》評介
一部完整的台灣史/郭弘斌
《台灣-苦悶的歷史》評介
台灣史的創新詮釋/郭弘斌
《自由的滋味》評介
從「明日之星」變成「階下囚」再神祕地逃出海外/李俊達
《被出賣的台灣》評介
提供當代台灣人思考自己的命運、處境與未來/李學圖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故事》評介
瞭解世界各地台獨運動的來龍去脈/連根藤
《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評介
台灣人建國精神的來源/李學圖
《台灣文學史綱》評介
第一部由台灣人撰寫的台灣文學史書/張良澤
《十字架之路-高俊明牧師回憶錄》評介
奉獻生命,為他所愛的台灣人爭取尊嚴與人權/王淑芬
《二十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上)》評介
專一熱烈的奉獻精神及廣博深厚的文化教養/王淑芬
《血統源流與國家定位》評介
挑戰過去根深蒂固的信念/李學圖
《福爾摩沙的呼喚》評介
位紐西蘭人見證228事件前後台灣人所遭受的苦難/李學圖
《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評介
為正義、為苦難的人民發音、為台灣文化的主體性耕耘/李學圖
《台灣人的先覺-黃彰輝》評介
對台灣鄉土真摯的愛,對台灣前途深切的關懷/杜文靖
《FAPA與國會外交》評介
深沈的關懷:故鄉的自由、民主與安危/李學圖
《吳新榮回憶錄:清白交代的台灣人家族史》評介
深入見證二二八/陳儀深
《寧毀不?--馬偕博士的故事》評介
秉持著對神的崇敬,用「愛」來愛這塊土地/陳垣三
《尋找台灣精神(二)》評介
傳承台灣精神、深植本土文化、堅決國家認同/謝榮峻
《懷樹又懷人》評介
充滿溫情與親情,有文學之美,又有歷史的真/林衡哲
《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學歷程》評介
永不凋零的大松/戴嘉玲
「願景.台灣」系列評介
從台灣觀點重新建構台灣歷史文化的主體解釋/李學圖
III.論叢
《公投制憲:群策會論壇紀實》評介
邁向正常國家/陳茂雄
《台灣的主張》與《台灣二十一世紀國家總目標》評介
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陳茂雄
《文化.台灣文化.新國家》評介
建立一個新的台灣文化和新國家必須透過反抗、創造與重生的過程/曾貴海
《台灣意識論戰選集》評介
台灣客觀環境的演變已助長台灣人對台灣意識的主觀認同/李學圖
《台灣國家定位的歷史與理論》評介
探索台灣國家定位的歷史、困境及解決之道/李學圖
《重塑台灣的心靈》評介
不斷臍帶是長不大的/李學圖
《台灣人應該認識的蔣介石》評介
檢驗蔣介石/蔡靜輝
《台灣人的價值觀》評介
異端思想的教科書/曾貴海
《陳千武的文學人生》評介
開拓了一個說理而不枯燥,批判而不盲目的詩的世界/趙天儀
《台灣文學入門文選》評介
台灣文學的社會性與台灣話文/錢鴻鈞
《認識台灣》評介
看到了台灣人民的反省,也看到了台灣國的希望/涂醒哲
後記--相關的工作

孕育台灣人文意識:50好書
  收集在這本書裡的五十篇文章,是評介50本最能孕育台灣人文意識與台灣意識的書。這一本書的完成,是要經過兩道手續:選書與寫評介。前半部選書的工作,其構想是在2004年年底形成,實際的工作從2005年年初開始,經過6、7個月的時間,50位作家學者與意見領袖的參與,終於在2005年9月完成。有關這書選的過程與結果,在「引言」一文中有詳細的記述。後半部寫評介的工作,則是在2006年5月開始,經過一年的時光,於2007年5月完成。
  為什麼我會有評選50本最能孕育台灣人文意識與台灣意識的書的構想呢?遙望著台灣社會的動盪,國民自我定位的迷惘,我在想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我可助一臂之力?也許這問題存在著無數的原因,但我相信台灣的社會尚須加強對生命共同體的認知是原因之一。
  我也相信閱讀有關台灣文學的經典之作、有時代意義的歷史傳記或有關台灣主體性的論述,對加強生命共同體的認知,應有潛移默化的啟發作用。於是我產生了一個想法:應用我們已有的文化資產,讓台灣的子民了解生命共同體的意義。基於上述的信念,我透過在「引言」一文中所述的方法與過程,選出了50本「最能孕育台灣人文意識與台灣意識的書」。
  選出的這50本作品,涵蓋四種文類:小說散文詩、歷史傳記、論叢及其他。就題材的種類而言,這些作品包括台灣的文學、歷史、社會、政治論述等,就其複雜性而言,包括深淺不同層次的讀物,以適應各種年齡、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興趣的讀者。譬如說,以台灣的歷史為例,有群策會的《台灣的歷史》,王育德的《台灣─苦悶的歷史》,再有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由淺入深以適應不同階段的讀者。每一作者只被選一部作品。在整個書選的過程中,我力求最後選出的書單有其代表性、正確性及公正性,以贏得高度的公信與讀者的興趣。
  不過我必須強調一點:這個書選的工作並非要批判作品的優劣,而是要尋找作品中的某一特性:孕育台灣人文意識與台灣意識的潛能。即使緊握著這把標尺,一個學工程的人,竟想在台灣文化的浩瀚大海中尋寶,必定會有迷失真寶的可能。
  這書選的工作能順利完成,我必須向數十位參與書選的作家學者及意見領袖致謝,感謝他們的參與。我特別要向李喬及陳千武二位先生致謝,當我的越洋電話邀請他們參加書選時,他們給我這個從未見過面的人,一種強烈的支持,讓我覺得有人與我並肩而行。我也要向真理大學的張良澤教授及戴嘉玲老師、淡江大學的施正鋒教授及群策會的莊孟學處長致謝;他們提供我評選人名單,我才有足夠的回答問卷的人,才能直接地提高書選的正確性與公正性。我也要向旅居南加州的鄭炳全博士及由美還台的林衡哲「文化醫師」致謝;感謝他們二位給我的鼓勵與支持。
  書選工作完成大約7個月之後,才著手籌劃寫評介的工作。這50篇評介就是對選出的50本書的評介;不過書名為避免繁長就簡化成《孕育台灣人文意識─50好書》。這50篇評介在本書的出現,以文學作品的評介開始,以期讀者感受到台灣文化資產所呈現的台灣人文精神,以提升我們的人文素養;繼之以歷史傳記,讓歷史還原、讓讀者了解真正的史實,讓歷史引領我們體認生命共同體的意涵;最後以論叢結尾,讓讀者參與一些對台灣願景的論述,釐清國家定位,激發我們衛護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與捍衛台灣主權的情愫。
  這50篇評介分由27位台灣、1位旅居日本及7位旅居美國的作者執筆撰寫。這35位作者有不同的專業背景與寫作風格,相信可提供讀者各種不同的角度與方式來欣賞台灣的文化。
  這50篇評介之能順利完成,我要向陳千武先生及趙天儀與彭瑞金教授致謝;陳千武先生為我提供一個比我原先的想法更適當的方法來處理文學作品的評介,趙天儀與彭瑞金教授為我請到12位作家來評介文學作品。這二位的幫忙,無疑地提高了本書的可讀性。我更必須向(除我之外的)34位執筆者致謝,感謝他們的勞心與勞力。事實上,對所有評介撰寫人以義工式的,無所求地投入這台灣國民的啟蒙工作,我致謝,我致敬。
  我也要感謝我父母親對這書選工作的關懷及我牽手的參與討論、校稿並給我一個無後顧之憂的環境。
  一個退休的工程師與資訊管理專業人員,為何會試圖應用台灣的文化資產,來培育台灣人文意識與台灣意識?這是因為我旅居國外多年,參與台美人活動以爭取美國主流社會對台灣的支持,在與美國政界及媒體人士接觸時,常聽到他們說不知道台灣人民的意向。這種經驗讓我深信台灣的未來,有賴於台灣人民的發聲及其聲響的一致性。我相信了解台灣的文化資產、了解台灣的史實、了解台灣的願景,當能讓台灣人民產生對生命共同體的認知,進而向國際社會發出響亮而一致的聲音,在地球上引發強烈的共鳴。
  於是,我將此書獻給台灣的國民,我永遠的鄉親。
李學圖 於美國華盛頓州 2007年6月5日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