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密碼:陳幸蕙的微散文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玫瑰密碼:陳幸蕙的微散文

作者:陳幸蕙
出版社:文經社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01日
ISBN:9789576636813
語言:繁體中文

被余光中譽為「台灣第四代散文家的佼佼者」陳幸蕙之最新創意力作-
  陳幸蕙的微散文  是最合適網路年代、忙碌世界的思維載體,也是典藏微笑淚光的書寫形式。  許多人說它輕,但要輕得雋永、有意義,不容易。  期望呈現溫暖明朗的個人風格,與簡約明淨的手記美學,  游擊創作之可能,想像日常之可能,  末日之前,溫暖來襲-
  國中課本經典作家陳幸蕙,用微散文的書寫形式典藏生活的微笑與淚光,提煉生活裡的凡奧。  全書共14單元,精選260篇微散文,生活、情愛、環保等議題皆在書寫之列,深刻動容。  「微散文」是一個新的創作體例,既可輕得像泰戈爾卻擲地有聲,適合作為學生作文思考的閱讀文本。
  《玫瑰密碼》是陳幸蕙的思維密碼與隱語,也是她為愛而生的一本精緻雋永小品。   多篇作品入選國高中國文課本,曾陪著五六七年級生一起成長的陳幸蕙,此次以獨創的微散文形式,在這忙碌的世界裡貼近讀者,除了親切的交談、情思感悟的分享、激盪與擔負彼此的紅塵心事外,也與大家一起面對生活的荒原時刻以及溫馨之際的情感流瀉。   閱讀本書無須遮掩太多的情緒,想安靜就安靜、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要愛,就去擁抱身旁的人!
  本書以首篇〈玫瑰密碼〉為書名,共14個單元,精選260篇微散文。書中不斷思索關於愛、幸福、痛苦、超越等人世間繁瑣複雜的課題。期以溫暖明朗的個人風格,簡約明淨的手記美學,宛如「芥子納須彌」激起無限的想像與體會,是一本值得珍藏閱讀的散文小品。
作者簡介
陳幸蕙(文學暢銷作家)
  O型獅子座,素食主義者,自由的文學人。  人生觀是「忠於自我,熱愛工作,享受生活,持續成長,歡喜創造」。
  台大中文研究所碩士。曾任教北一女中、清華大學中語系,並擔任台北商業技術學院駐校作家等,現專業寫作。
  曾獲中山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作品選入國小、國中、高職、大學國文課本。
  著有《把愛還諸天地》、《悅讀余光中.詩卷》、《悅讀余光中.散文卷》、《悅讀余光中.遊記文學卷》、《與玉山有約》,並編撰《小詩森林》、《小詩星河》、《余光中幽默詩選》等。

自序╱微散文與亂針繡  002
玫瑰密碼  009讓我寵愛你一下  031阿嬤的魔法  047恐龍的前世今生  057我的微風,麗日,星光與蝴蝶  075懸崖之舞  099白貝殼海灣  113不落之麗日  127死亡線上  139在地獄前,我祈禱  155夫妻樹 173X背包客  195地球是圓的  205詩感覺  215
附錄╱浮生千山路及其他  236

自序
微散文與亂針繡
  典藏微笑,與淚光
  號稱「最適合網路年代、忙碌世界的思維載體」,袖珍手記︱也就是微散文︱一直是我不能忘情的書寫形式。
  典藏微笑與淚光的書寫形式。  許多人說它輕。  但這種玲瓏體製的書寫,其實,無法掉以輕心。  因為要輕得雋永、有意義,不容易。  至於要輕得很泰戈爾︱  就更是一種藝術或境界了。
  金鑰匙,與打火石
  而早年懵懂歲月,不知天高地厚,初接觸卡夫卡、赫塞、尼采、齊克果,這些大師的手記,便曾是我開啟他們精神國度的金鑰匙,攀登他們思想巔峰的指北針;也是閱讀他們沉重作品之際,印證、觀想、照亮其艱深奧義的打火石。
  宛若獨白,又彷彿與整個世界對話的手記啊,總令我倍感親切!
  私感覺,與詩感覺
  因之,撰寫手記︱我喜歡稱它「微散文」︱不採線性敘述模式,卻聽任點之自由揮灑、奔逐、跳躍、飛縱,再紉綴成篇,或許,竟是有著長久閱讀歷史,和深厚文學情感背景的。
  時光紙葉上,遂也乃有類此私感覺與詩感覺之留痕︱屐痕與心痕︱斑斑、點點,星星、閃閃,在目。
  說是內在的飛絮遊絲也好,思想的吉光片羽也罷,總之,微散文書寫,記錄了身為創作者的我,在人間行走的心情光譜、歲月光譜︱
  我對生活、對這整個世界的愛情。
  微散文,與亂針繡  收錄在此集內所有作品,既是有意識加以筆耕的結果。
  也是在雲淡風輕、熱烈飛揚,或蒼涼無語間,冀望以一種「最適合」這忙碌世界的方式︱舉重若輕的面貌、亂針繡之自由筆觸︱去貼近不知名的世間讀者,進行親切的交談,情思感悟的分享,激盪、或擔負彼此的紅塵心事。
  並且,在這紛亂不安、經常令人傷痛錯愕的世紀與人間,穿越曾經信仰、如今卻千瘡百孔的價值觀,去繼續思索關於︱愛、幸福、痛苦、超越、內在強壯等,種種艱難複雜的課題。
  期盼為自己,和渴望取暖的人間,再寄出一葉︱  希望的請帖,溫柔的明信片。
  手記美學,與精神自傳
  書中所記,不論是閃亮的人生即興、發光的細碎快樂、激烈的自我辯證、沉痛無語的質疑、清淡的悵惘感喟,或深熾熱烈的愛與擁抱,於是,讀來竟都彷彿一部精神自傳了。
  透過這持續筆耕的精神自傳、真誠書寫的掌上小品,身為一名創作者,我期望能呈現︱溫暖明朗的個人風格、簡約明淨的手記美學。
  如今,屐痕與心痕,斑斑、點點,星星、閃閃,在目。  這是一疊無法盜印、複製的光陰札記,輕輕向這世界問好。  懷著鄭重誠懇的心情,我衷心期盼它的出版對這世界有意義。  當然,希望你喜歡!
二○一二中秋於新北市新店

玫瑰密碼當你一覺醒來,不論看見什麼,都應真誠愛它!曾經,莎士比亞喜劇《仲夏夜之夢》這名句,是銀網裡一只金蘋果,在陽光遍野、春華滿樹的少女時代,高度愉悅了我。若生活充滿玫瑰,「真誠愛它」,自不待言。但若玫瑰失蹤、遍地荊棘的時刻,誰,能通過「真誠愛它」這艱難的考驗呢?我不曾獲得答案。於是,隨著少女時代遠颺,金蘋果消失,我美麗的銀網,遂亦空蕩荒涼了。如今,當歲月風霜已為生命染上滄桑,換一個角度閱讀人生、閱讀幸福,我願為已然空虛的銀網,再放進一只金蘋果。我試圖補述莎士比亞這話的含義︱若生活充滿玫瑰,你自當「真誠愛它」。但若玫瑰失蹤、遍地荊棘,身處生命荒原的時刻,請仍熱烈固執、頑強有力地活著,去探索「真誠愛它」的底線吧!遍地荊棘的生活土壤,或將因此喜劇性地重新萌芽,開出任何殘酷打擊都封鎖不住的玫瑰!︱如此思維密碼與隱語,我猜,那或許才是莎士比亞真正打算告訴我們,與送給所有處在生命荒原中朋友的一句話。七彩燈籠輕鬆愉悅、游刃有餘,日文漢字作︱「樂樂」(����)。彷彿面露微笑,喜感四溢的一雙漢字!強調遊戲精神之必要,也善意提醒︱即令生活不斷重複,但你不是,也不應是悲情推磨、俯首認命的驢!遂想起,美國散文家伊.碧.懷特小品文︿每天都是星期六﹀,和義大利導演費里尼名言:生命像一段假期,讓我們攜手共享!雖未必同意如此愜意之論調,但輕鬆愉悅的樂活理念,豈不仍值得記取?於是,當日子堆疊著日子,今天繼承著昨天,平淡無奇的歲月裡,親筆手書「樂樂」兩個大字置於案頭、藏進心裡後,我看見自己︱將一只七彩紙燈籠,醒目鮮活,高懸在光陰門楣上。以主人身分上岸 雖然,黑夜的海洋裡,我從不知夢的舟楫,將帶我去向何方?行經什麼荒誕的湍流?穿越什麼潛意識的暴風雨?但夜航終點,我相信,必將是可喜的黎明海岸。在那兒,我將期許自己︱歡喜登陸,去創造另一個白晝的晴朗,即使陰霾!紀元前羅馬詩人賀拉斯曾說:無論風暴把我帶到什麼岸邊,我都將以主人身分上岸!︱以尊嚴意識、自主心態、大將之風,去建構每一天的生活,及其意義。對自己,也對世界微笑!這曾拒絕奧古斯都以官爵相邀的性格詩人,所給予我的啟發,不只是文學上的,卻更是生活上,以及,積極正面的自我暗示上的啊!以玩度日曾經,以陽光心情,在一帖小品中如是寫道:「若童年,是以玩度日的幸福時光;那麼現在,以悅讀度日、以克盡一個地球公民本分之生活態度度日外,以智慧度日、以微笑度日、以建設性思維度日,是我每天,打算送給自己的禮物」。仍認同這樣的陽光想法。但現在,我想略做修正,或說,我想再追加、多送給自己的一個禮物是︱雖童年已遠,但我決定繼續「以玩度日」!玩生活,玩寫作。那也就是說,為生活與寫作,加入一點,甚至大量的︱遊戲精神。從容自在、高度放鬆、跳脫框架地玩。以不傷害為前提,跨原則跨領域地玩。孔子說:游於藝。濟慈說:美妙的放縱。並非「兒戲」,亦非童年之仿冒與拷貝。「以玩度日」的哲學,其實,只不過是一個作家,更靈活也更熱情地,擁抱光陰、歲月與工作的一種生活美學罷了。水晶之心美學之外,以玩度日,everyday I play,其實,亦是鄭重的自我祝福與承諾,期許著自己︱告別童年,但不告別童心、告別遊戲。那才是「還童」的真義。而當童年已遠,我相信,唯有這顆心仍不忘遊戲、仍好奇且興致勃勃經常探問「有什麼好玩的事?」,生活才是青春鮮活、興味盎然的;文章,也才是言之有物、言之有趣的。換言之,只有心不是陳舊的,人才是新的,生活才是新的,文章也才是新的!《聖經.撒母耳記》中說:上帝賜給他一顆全新的心。若能祈求,我盼望那屬於我的全新之心,便是這熱愛遊戲、總張大眼睛在尋找新地平線的、天真靈活的水晶童心。並且期待,以這樣一顆全新的水晶之心,玩出生命中許多新可能。玩出一個,新鮮,甚至全新的自己!born to......知道我愛跑步,朋友送我一本書:《Born to run》(天生就會跑)。天生就會跑,是這本書的作者,一位業餘跑者,在多年從事這種運動後,對自己做出的愉悅結論。我很高興自己也born to run。但卻不免想,在生命裡,born to的可能性還有什麼?我相信,born rich, born lucky, born to succeed是普世的共同盼望,少有例外。我也樂於如此。但我所深深盼望的卻毋寧更是:born happy, born brave, born elegant, born confident, born to smile,以及最重要的︱born to love!這樣,在面對所有虛無的困惑中,我才找到,並確立了信仰的核心、堅實的力量,與明確不移的自我定位。世界在早晨打開了它光燦的心 炎炎夏日,決定以美麗的詩加以冰鎮!冷氣房解決不了的消暑難題,交給詩去解決。遂做了一個清涼可喜的悅讀選擇︱掀啟《泰戈爾全集》扉頁。那如禱辭般詩句,瞬間便輕捷躍出:世界在早晨打開了它光燦的心,出來吧,我的心,帶著你的愛去和它相會!……當微風一樣的麗句拂過心頭,寬柔的智慧輕輕向我們說法,內在某些渣滓、燥熱,便沉澱消溶了。想起顧況︿行路難﹀詩有句:「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啊,寬柔的詩,就是美麗的詩、光彩的詩、醍醐灌頂的詩!流火艷夏、煩惱炎炎的時刻,我願以這世上美麗的詩,來冰鎮內熱,並品題自己的成長。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