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機器:注意力是貨幣,人人都是數位市場商人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11月

宣傳機器:注意力是貨幣,人人都是數位市場商人

作者:思南.艾瑞爾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04月30日
ISBN:9789865251482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514元

  引爆民主危機、顛覆商業模式、影響人類健康與演化……
  史上最大宣傳機器如何徹底重塑我們的生存與生活?
 
  人類一直是社交動物。但在過去十年間,人類的社交方式出現天翻覆地的變化。社群媒體共構成一部龐大多面向的「宣傳機器」,並以我們的心理為目標,刺激我們改變購物、投票、甚至是交友擇偶的方式。
 
  麻省理工學院的頂尖科學家思南.艾瑞爾,同時也是具有深厚業界經驗的企業家和投資人。身兼多職的他,視野宏觀,精闢分析這部宣傳機器的利與弊,包括:
 
  ◆政治駭客、品牌行銷人員如何藉科技控制人們的行為與思想?
  ◆假新聞為何比真相傳播更快?有哪些防範方法?
  ◆社交科技可能如何影響人類的大腦與演化?
  ◆網路上的推薦評比、網紅行銷是否有效?
  ◆科技巨頭是否形成壟斷力?應該要拆分嗎?
 
  由於改變我們思考和行為的社交訊息,時時刻刻都在透過臉書、IG、推特等平台傳送到我們一直開機的行動裝置,我們不知不覺就進入超社交化世界。該如何了解與適應這樣的新世界,本書結合多學科的豐富研究,提供最深切有力的解答!
 
按讚推薦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管中祥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貞祥
  新聞工作者 黃哲斌
  演化人類學「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版主 寒波
 
專文導讀
 
  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沈榮欽
 
重量級推薦
 
  艾瑞爾以扎實的資料與多面向的論述角度,使得本書成為全面理解社交平台不可多得的佳作,在全球關切社交平台影響力的此刻,本書來得正其時也。──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年度最重要的一本書!我們的友誼、經濟、社會現在要靠全世界數十億個社群媒體連結來維持,這個星球上沒人比思南.艾瑞爾更了解它們。──艾瑞克.布林優夫森(Erik Brynjolfsson),史丹佛大學數位經濟實驗室主任、全球暢銷書《第二次機器時代》作者
 
  這本半是間諜小說、半是科學驚悚小說的書,是確保我們數位未來的必要指南。──約拿.博格(Jonah Berger),華頓商學院教授、《瘋潮行銷》作者

作者簡介
 
思南.艾瑞爾 Sinan Aral
 
  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IT與行銷教授、數位經濟計畫共同主持人。2014入選「40歲以下40位世界最頂尖的商學院教授」。他也是成功的創業家,曾任社交商務分析公司SocialAmp首席科學家(2012年賣給Merkle)、社交平台Humin董事長(2016賣給Tinder),以及Manifest Capital創始合夥人。長期與臉書、推特、微軟、IBM、思科、英特爾、《紐約時報》以及《財星》500大企業合作,幫助他們投入資訊科技以善用社群媒體,實現商業價值。
 
  擁有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哈佛大學與倫敦政經學院雙碩士學位,專門研究社交商務、大數據,以及分析資訊如何透過社群媒體擴散、影響市場與消費者行為。曾獲頒微軟傑出研究獎、PopTech科學獎、傑米森傑出教學獎(麻省理工史隆學院最高教學榮譽)等眾多獎項。
 
譯者簡介
 
許貴運
 
  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畢業,私立輔仁大學英文研究所畢業,英國肯特大學英國文學博士班肄業。
 
  曾擔任英文《中國郵報》和英文《台北時報》專任記者,澳洲工商辦事處和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兼職翻譯,目前專職翻譯,已譯有10餘本書。

第一章 新社交時代
第二章 現實的盡頭
第三章 宣傳機器
第四章 你的社群媒體頭腦
第五章 網路引力與網路質量成正比
第六章 個人化群眾說服力
第七章 超社交化
第八章 面對超社交化世界的策略
第九章 注意力經濟和趨勢專制
第十章 群眾的智慧和瘋狂
第十一章 社群媒體的希望與危險
第十二章 新社交世紀的隱私、言論自由、反壟斷

導讀 全面理解社群媒體的當代必讀佳作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沈榮欽 二〇一八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發現:假新聞比真相傳播得更遠、更快、更廣,有時還出現十倍的差距,假新聞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本書作者思南.艾瑞爾(Sinan Aral)便是該論文的主要作者之一,他不僅在MIT的史隆商學院任教,屢獲學術獎項,而且在數家企業擔任首席科學家,同時是創投公司Manifest Capital的創辦人之一,是少數能夠兼具理論與實務的社會網路學者與資料分析專家,本書便是他多年研究與參與社交媒體平台的集大成之作。 艾瑞爾在本書中全方面解析社交平台,從假新聞的影響、社交平台的特性與運作方式、並將之與神經科學和經濟學結合,說明社交平台的影響力來源。接著據之說明,社交平台如何造成商業、民主與公共衛生的社會變遷,尤其強調社交平台的說服力來源、超社交化網路的形成與對應策略。最後,他討論社交平台匯聚群眾智慧的可能與限制,說明政治兩極化的根源,以及何以社交平台是危險之所在,也是機會之所在,並提出他認為何種政策可以在管制平台的風險之餘,猶能夠發揚平台的正面力量。 身為資料與網路專家,艾瑞爾論述本書時十分小心,儘量先以既有的研究為基礎,說明實證資料所呈現的知識前沿,然後才推論可能的成因。雖然有時顯得過度小心,但是也令本書的敘述信而有徵,避免了類似書籍誇大與過度推論的毛病。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