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圖解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作者:陳思緯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0年04月28日
ISBN:9789577639301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52元

  ●一讀就懂的社會政策入門知識
  ●文字敘述淺顯易懂、提綱挈領
  ●圖表形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是社會工作系必修的科目,涉及社會政策的基本概念、價值觀、意識型態、福利體制、政策過程,以及各項的政策立法。

  本書的各主題單元,作者統整本科目的基礎及核心觀念並詳加解說,由淺至深,並搭配作者以豐富視覺設計的圖解,讓讀者能快速精準的聚焦主題並吸收。研讀本書將使讀者對本科目建立清晰的思維、有條不紊的邏輯架構,以及具有透視各項政策與法規真諦的高超能力。

  本書不論您是社工系大學部的學生、在課堂上課或是課後溫習、參加研究所考試,或是有志加入社工界的社工學分班學生,以及準備參加專技社工師、高普考考試的考生,本書都是一本非常值得研讀的好書,您千萬不要錯過。
 

作者簡介

陳思緯

  學歷
  國立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

  經歷
  曾服務於勞動部、衛生福利部、地方政府社會局等公務機關
  執業社會工作師
  公職補習班講師

  榮譽
  公務人員高考三級社會行政類科及格
  專門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及格
  薦任公務人員晉升簡任官等訓練及格

  專長科目
  社會工作領域之各項理論、政策、立法與實務、研究方法、社會學

  作者部落格
  blog.sina.com.tw/ku_socialwork/
 

第1章 社會政策基本概念
第2章 社會政策價值觀
第3章 社會政策意識型態
第4章 福利國家與福利體制
第5章 社會政策制定主體與過程
第6章 聯合國公約與綱領
第7章 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
第8章 社會保險政策
第9章 社會救助與社會津貼政策
第10章 老人政策
第11章 兒童及少年政策
第12章 家庭與婦女政策
第13章 身心障礙者政策
第14章 健康與長期照顧
第15章 年金體系
第16章   勞動政策
第17章   多元與志願服務政策
第18章   社會工作專業體系政策

 

Unit1-1社會政策的發軔與內涵 一、社會政策的定義 (一)我國社會工作辭典的定義:社會政策是國家或政黨為達成某種目標,所確立的某些基本原則或方針。而社會福利政策,則為解決或預防社會問題,以維持社會秩序並謀求人民福利,所確立的基本原則或方針。在這個定義中,廣義的社會政策,即是國家政策;狹義的社會政策,即是社會福利政策。 (二)英國學者Timuss(提墨斯)的定義:社會政策有廣義及狹義二種意義。廣義的意義是指一切與實現良善社會秩序有關之政策;而狹義的社會政策是指處理人們基本生活需求滿足之政策。一般而言,當代對社會政策的討論常是指狹義的社會政策。 (三)美國學者Marshall的定義:社會政策是政府直接影響市民福利的政策,這些政策包括社會保險、公共救助、衛生保健、福利和住宅等。 二、社會政策的內涵(主要在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一)什麼( what)是社會政策:即了解政府的政策內容。這是眾人對社會政策的初步印象。例如全民健保政策、社會救助政策等。 (二)社會政策是如何(how)發展、管理及執行:例如一項對抗青年失業的新政策是如何被構思?主要及隱藏的目的為何?錢從哪裡來?如何達成它的目標? (三)為何( why)會有社會政策:這牽涉到不同價值觀或意識型態。例如以台灣長期照顧政策之發展過程而言,相較早期視照顧老人為家庭成員之天職,隨著社會問題加劇,當政府願意承擔更多公共照顧責任時,相關立法及計畫內容也隨之產生, 可見決策者如何看待問題成因與責任歸屬,將影響社會政策的形成。 三、社會政策的分類(依據Erskine所提出的研究途徑進行分類) (一)社會議題( social issues):社會政策常是為了回應或探究當前的社會議題。例如隨著人口結構老化,家庭規模改變,衡量國家未來可能面臨之衝擊,為了避免老年人口缺乏照顧,政府便著手規劃長期照顧政策,或是採行鼓勵婦女生育的社會政策,以增加新世代人口數,避免社會安全體系崩解。 (二)社會問題(social problems):這是最傳統的社會政策產出來源,目的在找出解決問題之道。例如有貧窮現象需要社會救助政策;有失業問題就會制訂對付失業的社會政策等。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