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的衛國戰爭︰國際金融法律體系中的是與非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人民幣匯率的衛國戰爭︰國際金融法律體系中的是與非

作者:隋平 羅康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日期:2011年05月01日
ISBN:9787511818546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83元

國際貨幣金融世界就如同浩瀚無邊的大洋,對于世界各國來說,這片廣闊的海域充斥著利益、機遇與風險。曾有無數的國家在錢海沉浮中歷經了崛起的喜悅,又體味了衰敗的苦果。國家之間的博弈更是讓這片貨幣的海域充滿了火藥味和血腥味。 人民幣在中國與世界各國進行貿易或者國際資本的流動等過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將與外國貨幣特別是主導的國際貨幣(美元)發生正面的踫撞,匯率問題已經成為了中國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 對于中國這艘正加速駛向國際市場的巨輪來說,在面對國際貿易和貨幣市場的風浪與潛在的暗礁時,需要找到穩定航船的“錨”,而中國匯率政策的制定以及人民幣幣值的問題,就成為了應對國際收支和金融市場風浪的不可忽視的方面,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匯率問題對于我國來說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當今日益開放和發展的世界經濟大環境下,一國幣值的問題以及相關的匯率制度對于國家的生存、發展以及國民的利益來說至關重要,不容忽視。 隋平,金融法學博士,曾在中央國企、著名律師事務所、投資公司、投資銀行工作。湘潭大學法學院尚公法律實務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湘潭大學法學院金融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法學會知識產權研究會知識產權法律應用專業委員會理事。著有《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法律實務》、《公司並購法律實務》、《外資公司法律實務》、《公司上市與新股發行教程》、《拿別人的錢賺錢》、《中國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精解》、《國際項目融資與銀團貸款》等多部專著。 羅康,湘潭大學法學院尚公法律實務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湘潭大學法學院金融法研究中心研究員,湘潭大學伊斯蘭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

第1章 “錢兒”的那些事兒 1.1 石頭縫里蹦出來的“錢兒” 早年的“錢兒” 現在的“錢兒”還是“錢兒”嗎 1.2 因“錢兒”而起的風波 美洲金銀引發的各國“挑戰” 良幣與劣幣之間的拉鋸戰 貨幣世界的“收縮”與“膨脹” 1.3 中國“錢”事兒——中國的貨幣演變 前人民幣時代 人民幣時代 小結 第2章 貨幣王朝的更替:從金本為到兩次世界大戰間國際金融體系的動蕩 2.1 黃金堆砌的時代——英鎊崛起與世界金本位體系建立 戰爭軍費催生“小小”英榜 英國擴張,帶動英鎊崛起 控制黃金,建立金本位制下英鎊霸權 2.2 真金也怕火來煉——金本位制的崩潰 在戰火中日漸動搖的金本位制 英國人的掙扎,金本位“復闢” 危機來襲,英榜室息、新全本位制崩塌 2.3 美國的崛起 美國誕生,大洋彼岸的建國神話 硝煙中的蛻變,戰爭成就美國的崛起 第3章 美元王朝的沉浮:布雷頓森林體系 3.1 美元稱霸 國際貨幣與匯率 英、美的博弈 美元的霸權 3.2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塌 美元的死穴——特里芬難題 美元王朝的覆滅之路 3.3 布雷頓森林體系為什麼垮台 不對稱的貨幣世界 尼克松的狡辯 第4章 浮動匯率下的貨幣戰國志 4.1 石油美元溶解蘇俄 1973年中東戰爭:美元反擊戰 美元大棒,敲碎蘇俄 4.2 歐洲大陸的攻防戰 美元出手,阻擊英鎊 歐洲的反擊——歐元橫空出世 4.3 亞洲烽火四起,各路豪強何以應對 日本首當其沖 掃蕩東南亞 或有亞元救世主 4.4 中國何在 回望中國的匯率制度歷史 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戰爭” 第5章 人民幣升值:盛民之下,其實難副 5.1 貿易條件改善的真正與扯淡 老生常談的貿易條件改善 貿易條件上的論戰 貿易條件上的真理性 5.2 “你的美元,你的麻煩” 人民幣升值關美國的貿易赤字何事 以全球失衡為托辭 美國擔心什麼 5.3 不要再談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的前世今生 侵淫世界的洪水猛獸 5.4 裸體舞劍的項莊們 陽光下的陰謀 貨幣政策是否具有獨立性 第6章 中國人民銀行的進退維谷 6.1 人民幣內貶外升究竟何為 以實際匯率為角度 “內貶外升”的邏輯 6.2 “熱錢”來襲 何“熱”之有 利率調控之殤 6.3 通脹之虎 易放難收 通貨膨脹了 通脹之內因 政策之兩難 6.4 流動性過剩是萬惡之源 流動性如何過剩 中國“流動性過剩”的基本特征和癥結所在 第7章 中國貨幣的自我救贖 7.1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日本經濟的巔峰與低谷 日本持續升值的動因與結果 日元持續升值預期的連鎖反應 7.2 人民幣升值和中國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怎麼辦 老百姓富了嗎 近憂和遠慮 7.3 中國不需要格林斯潘 匯率政策——牽一發而動全身 中國匯率政策之準則 再聯系中國目前的經濟金融形勢 參考書目

貨幣即意味著交易,交易即意味著經濟。古往今來,小到一國宏觀調控下的貨幣吞吐,大到國際貿易上的價格博弈、外匯套利,貨幣永遠是世界經濟無法回避的話題。從金幣本位、金塊本位、金匯兌本位到如今的匯率浮動,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史也是世界經濟的發家史。在這里,無數的國家在錢海沉浮中歷經了崛起的喜悅,又體味了衰敗的苦澀。對于經濟飛速發展、對外開放水平日益提升的中國而言,伴隨著其與世界各國經濟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一方面,國內的宏觀調控任務越加沉重,另一方面,在與國際貿易和世界貨幣上的踫撞也越加激烈。以史為鑒,如何在這片戰場上獨善其身,將是中國經濟現今和將來不可不深思的問題。 2010年,對于人民幣而言更是一個內憂外患的時期。在美國等國家的壓力下人民幣持續升值,對于還處于金融危機陰影里的中國出口企業無疑雪上加霜。同時,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帶來的將是飛來的熱錢,其潛人中國的資本市場大肆炒作一番,等升值預期實現再金蟬脫殼,留下的是人民幣持續的升值預期與中國資本市場的泡沫。而在國內,“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橫空出世,市場的連鎖反應將通脹壓力推向極致,有人說此輪通脹是美日等國長期量化寬松給中國的飛來橫禍,有人說人民幣升值是解決通脹問題的泄洪閘,有人說匯率綁架了利率致使央行遲遲不敢動用加息牛刀,有人說,提高通脹容忍度到4%更有益于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還有人說,國16條控制通脹卓有成效。我們究竟如何去偽存真?人民幣到底應該何去何從?我們和我們的財產到底該如何掙扎求存?是我們必須直面的問題。 對于日益成為國際市場主角的中國而言,我們在面對國際貿易和貨幣市場的風浪與潛在的暗礁時,需要找到穩定航船的“錨”,而我國匯率政策的制定就成為應對國際收支和金融市場風浪的不可忽視的方面,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匯率問題對于我國而言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人民幣的幣值問題關乎著國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我國在面臨國內外的壓力時應當制定相關政策以保證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盡可能促進藏富于民,從而進一步實現經濟和諧有序健康的發展。 總而言之,在當今日全球化的世界經濟環境下,一國幣值的問題以及相關的匯率制度對于國家的生存、發展以及全體國民的利益來說至關重要,對于發展中國家的中國而言,更需要深思慎行。我們應當認清世界整體的經濟局勢,並意識到潛藏在貿易與匯率之後的經濟與國家力量的角逐,在面對國際貨幣世界的風起雲涌時理智把握住國家自身的匯率政策和制度,發揮匯率對當今開放性經濟條件下一國經濟發展穩定之錨的作用。把好經濟發展方向之舵,握好匯率政策穩定之錨,確保國家的大航船在未來的發展航程上穩步、快速、高效地前進! 明阿龍 2011年元月于北山公寓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