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關係人與職業生涯的研究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5月

找工作:關係人與職業生涯的研究

作者:(美)馬克·格蘭諾維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
出版日期:2020年05月01日
ISBN:9787567593060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14元

找工作是一項關係社會結構和社會政策的關鍵問題。作者通過對美國馬薩諸塞州一個城市的282位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所做的職業調查,發現了人際網路在勞動力流動中的關鍵性作用。

格蘭諾維特根據交往時間的長短、感情的強烈程度、親密行為的有無以及互惠行為的表現,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區分為強關係、弱關係和無關係。

他根據勞動力市場中資訊傳遞的過程和特點提出,主要是弱關係紐結而非強關係紐結才是資訊傳遞的真正橋樑,也就是說,在大多數人尋找工作的過程中,弱關係起到的作用非常大,而這就對傳統的搜尋模型提出了挑戰。

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
 
斯坦福大學人文與科學學院瓊·巴特勒·福特(Joan Butler Ford)講席教授,社會學系教授。新經濟社會學奠基人、嵌入理論和弱連帶優勢理論提出者、經濟學“引文桂冠獎”得主。

譯者導讀i
中譯版序言xx
第一版序言xxiv
第二版序言xxvii
致謝xxxi
導論......001

第一篇 邁向因果模型......025
第一章 “工作搜尋”與經濟學理論......028
第二章 關係人及其資訊......046
第三章 資訊流動的動力......056
第四章 空缺結構的動力......069
第五章 關係: 建立與維持......080
第六章 生涯結構......094
第七章 某些理論性結論......103

第二篇 流動與社會......115
第八章 流動與組織......117
第九章 比較的視野......130
第十章 應用......144

後記 重新思考和一項新的議程......155
附錄A 研究設計與操作......223
附錄B 編碼規則與問題......239
附錄C 致被訪者的信和訪問程式......249
附錄D 經濟行動與社會結構: 嵌入性問題......262
注 釋......305
參考文獻......315
中英文術語對照表......322

中譯版序言

很榮幸為《找工作》中譯本的讀者撰寫序言,因為這個主題與世界上最急劇增長的經濟的參與者——中國——特別相關。雖然本研究的原始資料是在30年前的美國收集的,但是我相信,本研究與中國的情況具有高度的關聯性。正如我在1994年《找工作》第二版的“後記”中表明的,美國和其他國家開展的後續研究揭示了: 儘管經歷了技術創新的重大波動,但是關係網絡在人職配置中的重要性並未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正如我在一篇面向經濟學家的論文中所強調的,我們的經濟行動中所需要的多數資訊,當然包括有關工作或潛在雇員的資訊“是敏感的、微妙的和很難查證的,所以行動者並不相信非個人來源的資訊,他們反而依賴於所認識的人”(Granovetter, 2005: 33)。

許多評論者長期以來認為,社會網路是中國經濟的一種基本的獨特潤滑劑,關係(Guanxi)——由於實際目的而使用的聯繫——對於中國人而言也是特別的,不管經濟發生了怎樣的變遷,某種形式的社會網路將總是重要的。其他人則論辯說: 隨著經濟趨於市場化,經濟生活將更具有非個人化的色彩。高德(Gold)、古斯瑞(Guthrie)和萬柯(Wank)主編的一部論文集《中國的社會聯繫: 制度、文化與關係本質的變遷》,收錄了這些具有卓越貢獻的辯論(Gold, Guthrie and Wank, 2002)。

許多觀察者指出,中國制度的某些獨特方面對下述結論做出了修正: 一個人也許會在世界的其他地區發現網路運作的真相。例如,邊燕傑的研究表明,在中國經濟史上的一個時期,當工作分配主要由工作單位來控制時,在幫助人們找到所期望的工作的過程中,強關係比弱關係更有效。這個發現與我在美國情境下的原始研究結論相反: 美國勞動力市場是去中心化的,使用弱關係是一種主流的趨勢(參見Bian, 1997)。人們會根據這個研究發現進一步推測: 當中國經濟趨向於去中心化、勞動力配置變得更加非正式化時,弱關係將發揮重要作用。

但是,這種變化並不是擺脫了社會網路的使用;相反,所改變的是社會網路的使用方式,不同類型的社會關係具有不同的比較價值。越來越多的近期研究指出,隨著中國經濟變得更動態和更趨於市場化,社會網路的重要性並沒有像其形式的改變那樣發生急劇的衰落。因此,萬柯在其關於廈門的精彩研究中指出(Wank, 2001): 隨著私營公司的經濟機會增多,公司與地方官員的關係從庇護制轉化為更具商業色彩的形式,權力平衡的重心從官員轉向官員與商人之間更平等的地位,但是在這種新的狀況下,關係的維持對於雙方來說都具有極大的重要性(Wank, 2001: Chap.1)。林益民描繪了一幅相關的更宏觀的全國圖景,他認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領域交換關係的擴張,伴隨著公司與地方之間以及內部交換的類似擴張。這種極具個人色彩的交換在過去30年發生了新的變化,並且極大地塑造了經濟後果(參見Lin, 2001)。

因此,近期的研究結果澄清了社會關係和社會網路並沒有隨著一種經濟的現代化而消失,但是必須對其進行精密的研究,因為社會關係與社會網路的形式、內容和結果發生了與經濟和制度環境相應的變化。我們非常需要系統地研究這些變化如何影響了使用社會關係的方式。任何現代經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將勞動力配置到部門、行業和地區的過程。在這種意義上,我希望《找工作》的中譯本激發中國學者細緻地考察在新中國的環境下社會網路如何運作。本書將有助於闡明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道路。

馬克•格蘭諾維特
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