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師不打烊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5月

家庭醫師不打烊

作者:榮民總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出版社:原水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18日
ISBN:9867069072
語言:繁體中文

  生命中會有很多的故事,尤其是醫師這個行業面對的是與生命有關的問題,對於人性的衝擊會比較大。由於作者的執業屬性,生離死別的畫面較少面對,只有在當住院醫師的時候看到的比較多,但是門診的醫病關係是作者常要面對的問題。有人說醫病關係在醫院的不同專科有著不同的特性,在重症加護、外科系或急診的領域,醫病關係非常的父權化(paternalism),因為這個時候的病況危急,常由不得醫師與病患及家屬有時間猶豫,所以醫師的權威會比較重。而在以慢性病為主的科別,如家醫科,醫病關係會變成比較消費者主義(consumerism),或是講究共同參與(mutual participation)。因為病人在治療慢性病的過程之中會有很多的想法,不是醫師說了就算,病人自己的健康信念與醫病關係會直接影響病人的疾病控制,所以醫師要站在「客戶」的立場多想一想,雖然醫師在傳達的訊息都是為病人好的,但是必須要病患能夠配合才能真正產生影響,因此「醫病溝通」是一門重要的學問,好的醫病溝通跟開立治療藥物可能是一樣的重要。
  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是作者所遇到的真實事件,這本書的內容有他的心情、他我的感想、他想傳達的想法。希望這本書的內容能讓更多的人更了解醫療的狀況與醫師這一行的特性,能更深入了解醫療的本質、更了解醫師在想什麼,從而共同促進病患的健康。
在醫師那身神聖潔白的袍子底下,藏著一顆什麼樣的心?
在他們專業嚴肅的表情背後,腦子到底在想些什麼?
  且看一個六年級的新生代醫師,在脫下白袍,恢復兒子、丈夫、父親、朋友等身分後,用最真實的感情,所寫下來的心裡話!
醫生碎碎唸
如果不再三強調,很多人往往會忘記──
醫生其實是個「人」。
他們有喜怒哀樂等情緒,同你我一樣必須吃喝拉撒。
他們一樣要身兼為人父母、子女、親友等多重角色,
有時還得扮演「救世主」角色。
不禁讓他們感嘆:「這年頭,醫生真難為!」
跟醫師做朋友
你可以單純地把醫師視為一個專業的醫療人員,
也可以更進一步讓他變成你的朋友。
讓醫師朋友告訴你,醫生到底在想什麼,
也讓他們教你,如何當一個聰明的病人!
人生悲喜劇
在每個病人的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故事?
在每次求診的過程,又交錯著什麼樣的驚喜或失望?
人生的悲與喜、幸與不幸,
就這樣隨著病人,來來去去。
從國外醫療制度看台灣
如果電影〈迫在眉睫〉中的主角參加台灣健保,
他就不用為了讓兒子接受心臟移植手術,而變成挾持醫護人員的暴徒;
如果英國引進台灣的健保制度,
就不會有在社區醫院還找不到半個醫生的狀況……
國外的醫療制度不是只有優點,台灣的健保也不是真的那麼差,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有一些有趣的差異,就讓醫師來告訴你!
作者簡介
陳亮恭
六年級生,台灣省台中縣人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現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病房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家庭醫學科講師
台灣家庭醫學會會員(WONCA)
亞太家庭醫學會會員

推薦序1∕作者父母
我們信任醫生跟信任神明是一樣的
推薦序2∕作者太太
與有榮焉地參與他的成長
自序∕陳亮恭
醫病溝通的開始
醫生碎碎唸
醫生也是人
奧客來囉
醫學院學生,苦啊!
不快樂的醫師,為何?
當醫師變成家人
草莓族的入侵
跟醫師做朋友
跟醫師做朋友
做個聰明的病人
怎麼看病才對?
解釋病情的藝術
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病溝通
另類治療好不好?
人生悲喜劇
Ditto
一張致謝的卡片
紅斑性狼瘡患者的辛酸
恩主公的指示
被毒害的青春
國外醫療制度看台灣
從英國的醫療看台灣
如果丹佐華盛頓參加台灣健保
值得期待的醫療制度──談家庭醫學
找醫師安排旅遊──談旅遊醫學
家有一老如何照顧?──談老年醫學

我們信任醫生跟信任神明是一樣的
文∕陳榮南、陳林素(作者父母)
  在我們那個不太容易吃得飽的年代,「看醫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下,維繫健康常常是仰賴街坊鄰居、老人家的經驗或是求神拜佛。那個年代的科學不像現在發達,更重要的是在民智未開的時代,有許許多多大家不明瞭的問題往往被歸咎於鬼神、風水等問題。如果多到廟裡走動可以增進家人的健康,相信即便是在現代,也應該會得到大家的認同。只不過現在的社會進步很快,加上全民健保的關係,家人有健康上的問題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醫生處理,即便是單純的諮詢也好。
  不過,有一些奇怪的狀況卻不是醫生能解釋的,有的時候還是需要以傳統方式處理。別馬上否定這些傳統方法的效果,有的時候,真的還蠻有幫助的。以亮恭的小孩(我們的寶貝孫子)來說,有的時候會半夜莫名奇妙地大哭,哭得好像受到驚嚇一樣,這時我們不免會去想到一些不能以科學解釋的面向。
  現在我們的媳婦也會以傳統上處理小孩驚嚇的方式來安撫小孩,連亮恭有時候也會這樣做,例如用洗米水擦拭小孩的身體,或是唸法號等等。我們相信,只要小孩能夠健康、快樂,只要不是太荒誕不經的方法,應該都可以被接受吧?有時我們的孩子誤會我們只是迷信,其實,他們不知道,對於我們而言,醫生的崇高地位,跟神明並沒有什麼兩樣,我們信任醫生跟信任神明是一樣的,只是我們比較貪心,希望同時得到醫生的照顧跟神明的保佑而已!
  我們並不清楚亮恭在工作上的表現如何,他不常跟我們說他的工作,但是我們有一堆朋友都在他的門診就診,因此,我們對亮恭工作狀況的了解,多半是來自他們的轉述。
  朋友們告訴我,亮恭一次門診常常是七、八十人,但是在這麼繁忙的業務中他對人總是很客氣,又很有耐心,很能站在病人的需要去思考。亮恭結婚的時候,透過他的長官致詞,才發現原來他在醫院所做的一些事情是為人所稱許的,坦白說,這是我們之前蠻陌生的部分。我們那時才曉得他是榮總資歷最輕的主治醫師、大學講師,學術論文一堆,也參與了很多重要的工作。原來在他一派輕鬆的外表之下,他其實承受了不少的壓力,不過,從他臉上從來看不出來,彷彿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一般人可能只看到他在人前絢麗的光環,卻看不到他在人後的努力,連我們也不太清楚。我的女兒(也就是亮恭的姊姊)曾經說,當亮恭唸大學的時候,常常每天只睡一、二小時(可能是臨時抱佛腳吧?),當時我的女兒問他為什麼要這麼拼命唸書?亮恭露出認真的表情說:「現在不用功,充其量只是害自己失掉分數,但是將來卻很可能害別人失掉性命!」聽起來真是沉重的負擔,但也由此可見他對生命尊重以及負責任的態度。
  亮恭之前寫了很多醫學專業的論文,也出版過幾本書,我們老人家實在看不懂,很高興他終於寫了一本我們看得懂的書了。如果你想知道現代的醫病關係、新舊醫生的思想衝突、醫生的生活模式,甚至是影響甚鉅的社會議題,你一定要看這本書;而這本書最值得推薦的理由是因為,這本書的作者可是恩主公推薦的醫生喔(詳見本書〈恩主公的指示〉一文)。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