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2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墨菲定律.2

作者:于珊
出版社:布拉格文創社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10日
ISBN:9789869950305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53元

  所謂「定律」,就是客觀規律的概括,它體現了人類的行為與事物之間,在環境中所形成的必然關係。而這種必然關係的發生頻率到後來就成為人們的經驗法則,定律就是這種經驗法則所積累而統計得出的結果。
 
  另外,「定律」是在科學上指被實踐證明的,反應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發展的變化規律的論斷;定律是一種理論模型,是由不變的事實規律所歸納出的結論,是對客觀事實的一種表達形式,通過大量具體的客觀事實經驗累積歸納而成的結論。

  「定律」的適用範圍非常廣泛,它揭示了一種獨特的社會及自然現象。

  例如,大家所熟悉的「墨菲定律」—―

  愛德華‧墨菲是一名工程師,他曾參加美國空軍於1949年進行的MX981實驗。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定人類對加速度的承受極限。其中有一個實驗項目是:將16個火箭加速度計懸空裝置在受試者上方,當時有兩種方法可以將加速度計固定在支架上。不可思議的是,竟然有人有條不紊地將16個加速度計全部裝在錯誤的位置。墨菲通過這個事件,作出了這一著名的論斷:「如果有兩種選擇,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

  墨菲的這個定律,逐漸成為西方人口中常用的俚語。用來描述:「事情往往會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發展,只要有這個可能性。」比如,你衣袋裡有兩把鑰匙,一把是你房間的,一把是汽車的,如果你現在想拿出車鑰匙,會發生什麼?是的,你往往是拿錯房間鑰匙。

  一般除了定律、定理、原理、法則……等專用名詞外,我們還會常見到一個字眼,那就是「效應」。「效應」是指在有限環境下一些因素和一些結果所構成的因果關係,它多用於一種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描述。「效應」一詞使用的範圍相當廣泛,並不一定是指嚴格的科學定理或定律。

  本書的目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愉快的「思考」。她以心理學的角度,在我們的生活中增加一些科學性的、趣味性的探索路徑!如能博得您的歡心,就是編者最大的榮幸了!

第一章 管理學的經典定律
1·彼得原理―—給每一個人找到適合他的位置
2·帕金森定律―—組織人員愈龐大,效率愈低
3·墨菲定律―—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就一定會出錯
4·藍斯登定律―—給員工快樂的工作環境,提高公司的利益
5·奧格爾維定律―—善用比我們更優秀的人
6·魯尼恩定律―—賽跑時不一定是快的會贏

第二章 從經驗中學習經驗
1·八二定律(80/20法則)―—關鍵的少數,掌握大多數
2·巴納姆效應―—人經常會迷失自我,而去相信他人的暗示
3·破窗效應―—及時矯正和補救正在發生的問題
4·木桶定律―—一個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那塊最短的板子
5·馬太效應―—好的愈好,壞的愈壞,走向兩極化
6·光環效應―—人際知覺中的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

第三章 先經營自己,再經營人生
1·雷鮑夫法則―—認識自己以及尊重他人
2·吉德林法則―—把難題清楚地寫出來,便已經解決了一半。
3·手錶定律―—更多標準,會讓人無法適從
4·史特金定律―—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
5·摩斯科定理―—你得到的第一個答案,不一定是最好的
6·托得利定理―—一個人的智力是否上乘?看他在兩件不同事情中,是否還能精準判斷

第四章 商場贏家的不滅定律
1·二五○定律―—不能得罪任何一個客戶
2·曼狄諾定律―—微笑是世上最有效的武器
3·凡勃倫效應―—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暢銷
4·名人效應―—另類的品牌效應
5·權威效應―—權威人士不是上帝,不可盲信
6·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第五章 心理學的影響力
1·首因效應與結尾效應―—第一印象力與最後一次的效果
2·多看效應―—人們都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
3·同步效應―—你和他(她)的相似地方,決定了兩人的距離
4·異性效應―—在人際關係中,異性接觸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發力
5·皮格馬利翁效應―—心想事成;你期待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6·聚光燈效應―—成為人們所關注的對象

 

管理學的經典定律 ‧彼得原理 ―—給每一個人找到適合他的位置 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一九一九年生於加拿大的溫哥華,一九五七年獲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學士學位,六年後又獲得該校教育哲學博士學位,他閱歷豐富,博學多才,著述頗豐,他的名字還被收入了《美國名人榜》、《美國科學界名人錄》和《國際名人傳記辭典》等辭書中。 「彼得原理」正是他根據千百個有關組織中不能勝任的失敗實例的分析而歸納出來的。其具體內容是:「在一個等級制度中,每個員工趨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個員工由於在原有職位上工作成績表現良好(代表相當能勝任),於是就將他提升到更高一級的職位;其後,如果繼續勝任則將進一步被提升,直至到達他所不能勝任的職位。由此導出的推論是:「每一個職位最終都將被一個不能勝任其工作的員工所占據。層級組織的工作任務多半是由尚未達到勝任階層的員工來完成的。」每一個員工最終都將達到彼得高地(能力的頂點),在該處他的提升商數(心理智慧商數PQ)為零。 彼得認為,由於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無意間」創設了一門新的科學―—層級組織學(Hierarchiolgy)。該科學是解開所有階層制度之謎的鑰匙,因此也是瞭解整個文明結構的關鍵所在。凡是置身於商業、工業、政治、行政、軍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個人都和層級組織息息相關,亦都受彼得原理的左右或控制。 「在一個等級制度中,每個員工趨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 即前面彼得所指出的,每一個員工由於在原有職位上工作成績表現良好,就將被提升到更高一級的職位;其後,如果繼續勝任則將進一步被提升,直至到達他所不能勝任的職位上。 工作上的不勝任到處都有,你曾經注意過嗎? 我們見過明明優柔寡斷的政客,表面卻假裝成毅然果敢的政治家;我們見過「權威消息來源」誤傳信息,卻把責任推到「情況太難掌握」。懶散傲慢的人民公僕比比皆是;膽怯的軍隊指揮官用豪言壯語替自己打掩護;天生奴顏媚骨的官員,只會向長官拍馬屁根本無法進行為人民服務。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