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原書第14版)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5月

社會心理學(原書第14版)

作者:(美)尼拉 R.布蘭斯科姆
出版社:機械工業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ISBN:9787111619352
語言:繁體中文

生活中哪一方面對你的健康和幸福影響最大?如果沒有來自家人、朋友、伴侶、導師、同事以及鄰居的聯繫和互動,你的生活將會怎樣?像魯濱遜或者電影《荒島餘生》中的主人公那樣,與世隔絕完全獨自一人生活的經歷,似乎只存在於文學藝術作品中。普通人即使只丟了手機,或者無法登錄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失去聯繫"的感覺都會令人感到焦慮,甚至抓狂。 可以肯定地說,社會聯繫是我們生活中的核心,它定義了我們是誰,也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質量。每個人都與他人聯繫著,也被他人影響著。 社會心理學研究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有愛與助人,另一方面也有偏見、排斥和暴力。在這本生動活潑、精彩紛呈的書中,你將看到大量有趣的主題,例如:如何在不完整的信息下做出判斷,比如上哪所大學?選擇什麼健康保險?有多少名人欺騙了大眾?他們的欺騙為何如此難以察覺?如何在社交媒體上向他人展示自己?長得可愛有什麼強大的實用優勢?最近美國槍擊事件等攻擊行為中,肇事者的動機是如何產生的?如何在群體中與聽眾有效交流?如何克服逆境,獲得幸福生活? 也許,你對自己或周圍的世界早已非常熟悉,我們相信,來自社會心理學研究的關於人類社會行為的答案,仍然會使你吃驚與訝異。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人類這種"社會性動物"吧。尼拉 R. 布蘭斯科姆(Nyla R. Branscombe)美國堪薩斯大學心理學教授,現任《社會與人格心理學公報》《英國社會心理學》《群體加工與群際關係》等雜誌的副主編。2015年榮獲美國堪薩斯大學拜倫 A. 亞歷山大研究生導師獎。至今,她已發表了超過140篇論文,作為共同得主,曾兩次獲得奧托·克萊因伯格獎,兩次獲得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出版獎,獨自或共同著有《集體犯罪:國際視角》《紀念布朗:社會心理學中的種族主義與歧視》《重新審視社會認同》《性別與心理學手冊》《變化的心理學:生活情境、經驗與身份認同》等書籍。目前的研究領域是在社會認同視角下的群體間關係。 羅伯特 A. 巴隆(Robert A. Baron)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立大學終身教授、創業傑出教授。曾任教於倫斯勒理工學院、普渡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得克薩斯大學、南卡羅來納大學、華盛頓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與牛津大學。1979~1981年,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社會與發展心理學項目主任;2001年,任法國研究部(圖盧茲大學)高級研究員。他是美國心理學協會(APA)成員,也是美國心理科學協會(APS)的特別會員。至今已發表140多篇論文,獨自或共同著有49本心理學或管理學的書籍。他是幾本重要期刊的董事會成員,也獲得許多研究獎項(如《管理學院》商業部"思想領袖"獎,2009年格瑞夫獎)。他擁有三項美國專利,同時也是美國個別教育計劃(IEP)的創立者與首席執行官。 譯者簡介:鄒智敏博士,2009年7月獲得北京大學基礎心理學理學博士學位,2011年6月起任教於中山大學心理學系,主要講授"社會心理學""社會認知研究方法""心理測量""管理心理學""社會決策""應用心理學"等課程。其主要研究關注于社會知覺偏差、社會情緒、多元文化等領域,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項目等多項課題。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心理學報》《心理科學進展》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並有多部譯著。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