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規制與改革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中國食品安全規制與改革

作者:滕月
出版社:中國物資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01日
ISBN:9787504738738
語言:繁體中文

  博登海默在其《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中提出,安全是保障人類得以在社會中維持基本生存以及追求自身發展所需的最主要、最重要的條件。人的本能使人對自身生命健康、財產所有和享有自由等方面的保護具有內在的強烈需求。邊沁也認為,「在法律力圖達致的目標中,安全是主要的和基本的目標」。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無疑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要。然而,食品安全問題卻成為困擾我們多年,至今沒有破解的難題。「三鹿奶粉」余毒未散,「雙匯」又爆瘦肉精丑聞……一次次的食品安全事件充分說明我國的食品安全規制還相當脆弱,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參加2011年「兩會」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到食品安全問題時曾連稱慚愧。萬般無奈,在民間,一場餐桌上的自救運動開始悄然興起。據人民網報道,出於對食品安全現狀的憂慮,部分省級機關單位、大型國企、民營企業、上市公司、金融機構或個人自發組織在城郊租上大小不等的土地,形成自供或特供食品基地。但是,這種自給自足的自救行為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挽救餐桌上的信任危機? 作為一名從事法經濟學研究的教師,目睹我們為不安全食品付出的沉重代價,我一直沒有停止思考:食品安全規制的本質是什麼?我國食品安全規制存在什麼問題,問題的根源何在?一部食品安全法能否給予消費者充分的保護?我國食品安全規制的出路在哪里?尋求問題的答案,並期望對我國的食品安全規制有所推動是筆者寫作《中國食品安全規制與改革》的主要動因。

1 導論1.1 選題的現實意義及理論價值1.2 研究思路及主要內容1.3 研究方法及創新2 食品安全規制問題研究綜述2.1 食品安全及食品安全規制的內涵2.2 食品安全規制的必要性研究2.3 食品安全規制各相關方行為研究2.4 食品安全規制體系研究2.5 食品安全規制績效研究2.6 總結與評價3 食品安全規制的理論解構3.1 食品安全規制相關行為人分析3.2 食品安全規制相關行為人與規制的互動關系分析3.3 食品安全規制失靈的原因分析4 食品安全規制制度建構4.1 食品安全規制制度:決策4.2 食品安全規制制度:實施4.3 食品安全規制制度:手段5 我國食品安全規制的歷史與現實5.1 我國食品安全規制的歷史沿革5.2 我國食品安全規制的現狀5.3 我國食品安全規制存在的問題5.4 我國食品安全規制問題的深層次原因6 食品安全規制國際比較研究6.1 美國的食品安全規制6.2 日本的食品安全規制6.3 歐盟的食品安全規制6.4 加拿大的食品安全規制6.5 韓國的食品安全規制6.6 印度的食品安全規制6.7 食品安全規制國際經驗總結7 我國食品安全規制的重構7.1 規制決策重構7.2 規制體制重構7.3 規制手段重構參考文獻.附錄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附錄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附錄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