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街道設計指南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全球街道設計指南

作者:美國全球城市設計倡議協會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
出版日期:2018年07月01日
ISBN:9787553792736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921元

作為美國國家城市交通官員協會街道設計指南叢書的總領,是一本關於重新定義世界各國街道設計要素方面的書,旨在總結最新的街道建設實踐經驗,與時俱進地適應城市發展的新趨勢,改善公共衛生和安全條件,提升生活品質,完善交通系統,激發街區活力,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公平。

全書總共分為三個部分:關於街道、街道設計導則和街道改造。第一部分“關於街道”,重新定義了街道以及街道設計的一些基本原則,顛覆了街道設計的一些舊有知識體系和結構認知。第二部分“街道設計導則”,針對街道的使用物件,從需求出發,分析街道設計要素,採用量化、圖例化的方式來解析各要素的設計特點,從而展示不同使用物件的本質特徵,並以此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和依據。第三部分“街道改造”,引入具體案例,通過綜合分析典型案例中各設計要素的組合方式來總結、分享成功設計的實踐經驗,為讀者提供參考和學習依據。
 

美國全球城市設計倡議協會(GDCI)注重街道在世界各地城市環境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並與美國國家城市交通官員協會(NACTO)以及全球專家通過網路進行協作,致力於分享行業很優秀的實踐成果,促進點對點指導,並推進定期交流。

美國國家城市交通官員協會(NACTO)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關注當地、區域和美國範圍內大城市的交通問題。NACTO將美國大城市的交通運輸部門看作美國政府有效且必要的夥伴,可以共同致力於促進聯邦決策的執行。該組織有助於在各大城市間實現交通理念、觀點和實踐方案的交流,同時促進城市和大都市之間通力協作解決關鍵問題。它也是一個會員網路,為各種規模的城市交通官員提供支援和資源。其會員城市包括亞特蘭大、巴爾的摩、波士頓、芝加哥、底特律、休斯頓、洛杉磯、明尼阿波利斯、紐約、費城、鳳凰城、波特蘭、三藩市、西雅圖、華盛頓特區。
 

第一部分 關於街道
1 定義街道
1.1 | 街道的定義
1.2 | 改變衡量成功街道的標準
1.3 | 街道經濟
1.4 | 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街道
1.5 | 安全的街道可以拯救生命
1.6 | 街道對個人的影響
1.7 | 服務更多人的多模式街道
1.8 | 可能性探討
2 塑造街道
2.1 | 塑造街道的過程
2.2 | 與城市和區域目標保持一致
2.3 | 讓合適的利益相關者參與其中
2.4 | 設定項目願景
2.5 | 溝通與參與
2.6 | 成本和預算
2.7 | 階段性和臨時設計策略
2.8 | 專案的協調和管理
2.9 | 實施和材料
2.10 | 管理
2.11 | 維護
2.12 | 制度變革
3 監測和評估街道
3.1 | 如何監測街道
3.2 | 總結圖表
3.3 | 監測街道

第二部分 街道設計導則
4 為大城市設計街道
5 為空間設計街道
5.1 | 定義空間
5.2 | 本地和區域環境
5.3 | 直接因素
5.4 | 改變環境
6 為人設計街道
6.1 | 街道用戶
6.2 | 比較街道用戶
6.3 | 為行人設計街道
6.4 | 為自行車騎行者設計街道
6.5 | 為公共交通使用者設計街道
6.6 | 為駕駛員設計街道
6.7 | 為貨運和服務運營商設計街道
6.8 | 為商販設計街道
7 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
7.1 | 公共設施
7.2 | 綠色基礎設施
7.3 | 照明與技術
8 運營和管理策略
8.1 | 概述
8.2 | 一般策略
8.3 | 需求管理
8.4 | 網路管理
8.5 | 流量和訪問管理
8.6 | 停車和路邊管理
8.7 | 速度管理
8.8 | 標誌和信號
9 設計控制參數
9.1 | 設計速度
9.2 | 設計車輛和控制車輛
9.3 | 設計年份和模式容量
9.4 | 設計時段

第三部分 街道改造
10.1 | 街道設計策略
10.2 | 街道的類型
10.3 | 行人優先空間
10.4 | 共用街道
10.5 | 社區街道
10.6 | 大街和林蔭大道
10.7 | 特殊條件
10.8 | 非正規地區的街道
11 交叉路口
11.1 | 交叉路口的設計策略
11.2 | 交叉路口分析
11.3 | 重新設計交叉路口
11.4 | 迷你環形交叉路口
11.5 | 小型抬高交叉路口
11.6 | 社區網交叉路口
11.7 | 雙向和單向街道交叉路口
11.8 | 主要交叉路口:改造拐角
11.9 | 主要交叉路口:化圓為方
11.10 | 主要交叉路口:自行車保護
11.11 | 複雜的交叉路口:增加公共廣場
11.12 | 複雜的交叉路口:改善環形交叉路口
11.13 | 複雜的交叉路口:提升通行能力

重要術語
注釋
參考文獻
附錄A 尺寸換算
附錄B 指標圖表
附錄C 類型概要圖
附錄D 使用者區域的幾何結構
附錄E 交叉路口的尺寸假設
致謝
 

全世界每年有120多萬人死於交通事故,2000~5000萬人受傷。彭博慈善基金會致力於採取干預措施以挽救更多生命。事實證明,這些措施能夠減少交通事故與傷亡人數。自2007年以來,我們一直與中、低收入地區的國家和城市進行合作,實施道路安全政策,完善公共交通系統,並設計更安全的道路。

預計到2050年,全球約四分之三的人將在城市中生活。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必須努力為所有市民提供更加安全的道路(無論是摩托車駕駛員,還是行人)。同時,氣候變化也為城市規劃帶來了新的挑戰,要求在城市中建設更安全、更具彈性的交通網絡。我們必須重新思考、重新塑造、重新設計那些組成街道的空間、結構和表面,從而有效滿足更多人的需求。

我們必須創造性地對待現有的基礎設施,並拓展城市街道的容量,為子孫後代構建一個健康、宜居、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這就是我們撰寫《全球街道設計指南》的原因。本指南所提供的策略有助於城市放慢發展速度,優先考慮可持續的出行方式,並為所有道路使用者設計安全的街道。通過採取大膽的行動,城市將挽救更多的生命,並為未來的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彭博慈善基金會創始人
紐約市前市長
邁克爾•彭博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