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常見的七大荒謬故事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4月

買保險常見的七大荒謬故事

作者:王仁川
出版社:宏典文化
出版日期:2014年09月30日
ISBN:9789865926939
語言:繁體中文

  買保險常犯的七大荒謬故事,主要是針對廣大消費者而書寫。雖然臺灣保險市場自1962年開放民營保險公司設立以來,至今已超過50年之發展。根據調查,瑞士再保公司的統計,2011年台灣的壽險滲透度為17%,是全世界最愛買保險的國家,平均每個人有2.1張保單;台灣人繳起保費更是不手軟,台灣平均年繳保費為2,756美元,折合台幣約為8.5萬元左右。若依照主計處統計,2011年平均每人國民所得約51萬元;換句話說,台灣人每年大約把16%的所得繳給保險公司。然而,愛買保險、敢買保險的國人,繳出高額保費後,卻換來極為廉價的保障金額。

  舉案例來說,一位企業主的全家保單高達20~30本,一年需繳交250萬,同時自認為理賠金應該也有上千萬元。但經過檢視分析結果發現以下三大問題點,(1)保障/資源配置不均,且整個保障竟然非落在大人身上;普遍集中在小孩(2)倘若出現狀況(如父母突然無能力繳納之時),小孩又如何能負擔?(3)雖然買了許多醫療、癌症、意外險等保單,繳納保費與索賠不成比例;也就是說,一旦發生意外(如開刀腦部)時,索賠竟然僅有9000元之多,亦可能因非意外或癌症身故,對於所購的保單就不適用。面對這樣的狀況大多數國人應該是常見,因此可以發現到台灣保險市場固然成熟,但是多數人對於保險的知識仍顯不足。

三點主要錯誤:

  1.配置重點完全錯誤。
  2.商品選擇嚴重錯誤。
  3.對家庭無法產生重大幫助。

  因為國人普遍對保險的知識不足,再加上保險從業人員在保單推薦的專業度不足之背景下,使得許多從業人員基於業績上的考量,競相跟其顧客推介公司主推的產品,其銷售思惟並非是以顧客導向為主,而是普遍存在的產品導向,亦即並非根據顧客本身的生活狀態來為其推薦最適的產品,且推薦的產品通常只限於各家保險公司本身的產品,而不會跨公司進行比較。

  至今仍然一直會聽到、看到周圍許多人們依然普遍對於保險的認知有很大誤解,以至於經常有人蒙受到大小不等的傷害和損失,內心感到非常遺憾與不捨。整理這本書跟大家分享的主要想法,自己這份來自四面八方專業知識養份,也讓他流向四面八方去滋養廣大群眾。希望大家得以修正偏差部份,讓愛護家人的心意精準達成。準備將要購買者不要再重蹈覆轍。

  本書案例中提供了各種表格的整理很簡單,只要您先熟讀第一章買保險不得不知的一堂課。再參考第二章故事案例中的表格,即可自行於Excel中製作空白表格,自行整理並且判別自己手上的保單,是否吻合價值是多少?安全結構裡面的骨架完整與機能舒適,及格了嗎?是否充分運用槓桿放大原理完整守護財富於最大值。

  一般上班族只需要參考1~4案例就可以。如果是企業主就從3~7案例看一遍就能夠瞭解,您是否發揮守護財富於最大值的功效。

提供幾個很重要的檢視觀念:

  ★財富管理,包含很重要的守護財富(價值與責任愛心)。
  ★安全結構,包含了骨架完整與機能舒適。及格了嗎?
  ★價值是多少?(價值與責任愛心)。
  ★槓桿放大原理,應用於守護財富(價值與責任愛心)。

  期待藉由書本的發行,讓越多的人接觸,讓更大量、越多人受益。

在此有幾點期許:

  1.使得已經重點錯誤者得以修正偏差部份,讓愛護家人的心意精準達成,充分發揮照顧效果。
  2.準備將要購買者。懇切!希望不要再重蹈覆轍。
  3.保險槓桿觀念更快速、更廣泛的拓展,幫助消費者充分發揮保險放大之真正威力,完整守護您的家。
  4.開拓一個機會,連結有一條解除困惑的線,讓廣大消費群在尋找答案時,有燈塔照亮得以依循、有堤岸可以停靠。
  5.以顧客導向為出發點,在兼顧成本及利益的考量下,整合各方的產品資訊,形成一個生活模式,透過此觀念推廣有助於為國人解決許多超買保單的迷思,同時也開啟了一套新的商業模式。

董事長序
序文
序文二
引言
目錄

│買保險前不得不知的一堂課│
保險!保啥險?
誰為輪胎買保險?
保險行銷人員與保險經紀人
保險不是用買的
壽險體系VS.銀行體系
被綁架了嗎?
理財的四個籃子
銀行體系人員
保險體系人員
壽險銷售人員
保險經紀人
保險也須要度量衡
雙十理論
保戶想要用保險解決啥問題
保險究竟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保險10字口訣
你的問題解決了嗎?

│買保險常見的七大荒謬故事│
案例一、用買賣的想法看待保險
案例二、用「人情」的想法買保險
案例三、退佣金、貪便宜的荒謬
案例四、 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的錯誤
案例五、沒有與自己的價值、背景相結合
案例六、把保險當做投資獲利的工具
案例七、沒有深入瞭解結構與機能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