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歷史原來可以這樣學3: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哇,歷史原來可以這樣學3: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

作者:林欣浩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28日
ISBN:9789865228453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88元

為什麼清末首先向中國開戰的是英國,而非其他國家?

  學歷史不是背一大堆歷史故事、時間,重要的是訓練「思辨」能力!
  本書巧設主題,提出疑問,瓦解歷史枯燥、難記的刻板印象!

  歷史不是「過去」,而是一直處於變動之中,
  沒有「唯一」的真相,沒有定論,
  時空背景不同,就有不同解讀。

  ★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本書深度剖析清朝從「天朝上國」到「俎上魚肉」的原因★

  爆發「鴉片戰爭」的真正原因不是查禁鴉片?
  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被太平天國將領炸毀?
  咸豐寧願賠款、免關稅,堅決不讓外使駐京?
  慈禧太后沒有挪用北洋水師軍費整修頤和園?
  李鴻章在馬關談判期間,日本早知清方底線?
  俄國不費一兵一卒,輕鬆得到大片中國領土?

  本書以「提問」方式,讓大家帶著疑問閱讀,並幫大家梳理歷史事件之間的邏輯性,輔以平易近人、畫面感十足的敘事手法、詼諧用語、不時吐槽,帶領讀者「參與」到歷史事件,變被動記憶為主動求知,對不同觀點深入思考,印象自然深刻。
 

作者簡介

林欣浩

  自由撰稿人,畢業於吉林大學管理學院。擅長用風趣淺顯的語言,將龐雜、枯燥的知識變得簡單易懂,作品涉及哲學、宗教、歷史、心理學等多個領域。著有《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佛祖都說了些什麼》、《哇,歷史原來可以這樣學》(共4本)、《一次讀懂中國哲學——諸子百家閃耀時》等。
 

序:三千餘年大變局——工業時代

「你看什麼?」「看你又怎樣!」——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英國
論第一次遇見外星人時該怎麼辦——第一次鴉片戰爭
上帝的鬍子和耶穌的弟妹——太平天國運動(上)
心中天堂與人間地獄——太平天國運動(下)
如何讓一個人相信上物理課是浪費時間——第二次鴉片戰爭(上)
你願意花多少錢買下我的膝蓋?——第二次鴉片戰爭(下)
只寫課後習題不背概念定義——洋務運動
很多看起來是錢的問題,其實都不是錢的問題——甲午戰爭(上)
即便撞沉了吉野號——甲午戰爭(下)

「你看什麼?」「看你又怎樣!」——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英國一為什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對手是英國?或者說,如果中國在近代史上一定要和外國發生衝突,為什麼第一個發生全面衝突的是英國,而不是別的國家?因為英國是當時西方最強大的國家。一些書本習慣把中國近代史上那些到處擴張勢力、侵占殖民地的西方國家統稱為「帝國主義國家」,好像那些人都是一夥的,其實,那些西方國家互相也打得很厲害,每個國家之間幾乎都有世仇。到了地理大發現時代,西方各國為了搶占殖民地更是打得不可開交,後來拿破崙甚至差點統一全歐洲。這種亂打一團糟的局面一直持續到了鴉片戰爭前夕,這時歐洲各國的內鬥才告一段落。當時最大的贏家是英國,它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全天任何一個時候太陽都會照射在自己的殖民地上,因此號稱「日不落帝國」。英國憑什麼能獲得勝利呢?這和它獨特的擴張政策分不開。試想一下這個問題:當我們以絕對優勢占領一片土地的時候,在不考慮道德的前提下,如何才能最大化我國的利益?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搶」,反正我是占領者了,這塊土地上什麼好我就拿什麼,拿什麼都不給錢,這不才是最划算的嗎?一開始的西方殖民者也是這麼想的,他們占領一塊殖民地後就是「搶」,他們搶黃金、搶礦場,都不夠搶了乾脆搶人口。比如:西班牙人在美洲發現了儲量豐富的金礦和銀礦,他們就從非洲搶來奴隸,逼迫奴隸開採金礦、銀礦,因此發了大財。英國人剛開始也這麼做,可是世界上哪有那麼多金礦、銀礦可搶呢?靠在殖民地役使奴隸開墾土地雖然也能賺錢,但是利潤有限。多虧這時英國出現了一個叫做亞當.斯密的人,他提出了一個天才的經濟學理論:不要總想著壓榨、奴役殖民地,而是應該給殖民地很大的權力,幫助殖民發展經濟,讓殖民地的百姓也有錢賺,這樣做對英國的好處更大。為什麼呢?這麼做的結果,是在市場經濟的運轉下,殖民地會自動從事本地最擅長的行業,生產性價比最高的產品,英國人可以在殖民地買到價格更低,品質更好的產品,那麼英國消費者的利益就增加了。另一方面,殖民地百姓的手裡有錢了,英國自己生產的暢銷商品也有了更大的市場,英國商人的利益也增加了,而且殖民經濟繁榮,殖民地政府能收到的稅收也增加了,皆大歡喜,何況搶劫會導致可搶的東西越來越少,貿易則是越發展越有錢,是一個可持續的模式。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