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對第三人責任論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專家對第三人責任論

作者:周友軍
出版社:經濟管理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01日
ISBN:9787509633427
語言:繁體中文

以德國、法國、英國等代表性國家的比較考察為基礎,以國外最新研究成果為借鑒,結合我國立法和司法實踐經驗,闡釋了我國專家對第三人責任的基本理論,尤其是其法理構造模式、責任構成和責任承擔。另外,作者還以類型化的方式,研究了實踐中最重要的會計師、律師和公證人對第三人責任的具體問題。《專家對第三人責任論》作者綜合運用了比較法、法教義學和案例分析方法,嘗試構建我國專家對第三人責任制度的理論體系。周友軍,男,1978年11月生,河南省潢川縣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博士后。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在德國圖賓根大學法律系學習;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專家對第三人責任制度研究」人(項目批准號:08CFX024),曾獲「北京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佟柔民商法發展基金青年優秀研究成果獎」、「第二屆佟柔民商法學優秀博士論文獎」等獎勵;曾在《中國法學》、《法學》、《法學家》、《現代法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撰寫專著、教材數部,代表性成果有《交往安全義務理論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中國侵權責任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合著)等。

導言上篇 專家對第三人責任的一般理論 第一章 專家對第三人責任概述 第一節 專家責任 一、專家的認定 二、專家責任的特點 三、立法上專家責任的獨立 四、專家對委托人責任與專家對第三人責任 第二節 專家對第三人責任案件的類型化 一、遺囑案群 二、專家意見案群 三、專家咨詢案群 第三節 專家對第三人責任的社會基礎 一、信賴保護的需要 二、避免損失的需要 三、社會分工和合作的需要 四、信息市場高效率的需要 第四節 專家對第三人責任與雇主責任 一、雇主責任概述 二、專家對第三人責任與雇主責任 第五節 專家對第三人責任與純經濟損失賠償 一、純經濟損失的概念與案型 二、純經濟損失救濟的比較法考察 三、我國法上純經濟損失救濟規則的解釋論 四、專家對第三人責任與純經濟損失的賠償 第六節 專家對第三人責任與職業責任保險 一、職業責任保險概述 二、專家投保職業責任保險的意義 三、職業責任保險不能完全取代專家對第三人責任 四、專家對第三人責任與強制的職業責任保險 五、與職業責任保險相關的問題 第二章 專家對第三人責任制度的比較法考察 第一節 英國法 一、英國法上專家對第三人責任被納入侵權法 二、英國法上的過失侵權與專家對第三人責任 三、專家對第三人的注意義務 四、英國法上免責條款的效力 第二節 法國法 一、法國過錯侵權一般條款之下的專家對第三人責任 二、法國侵權法限制專家對第三人責任的途徑 三、法國法上專家對第三人責任的特殊問題 第三節 德國法 一、德國過錯侵權的一般條款與專家對第三人責任 二、德國法上的具體規定與專家對第三人責任 三、默示的咨詢合同與專家對第三人責任 四、附保護第三人作用的合同制度與專家對第三人責任 五、締約過失責任制度與專家對第三人責任 第四節 比較法經驗的分析與借鑒意義 一、英國、法國和德國經驗的分析 二、比較法經驗的借鑒意義 第三章 專家對第三人責任的法理構造 第一節 專家對第三人責任的法理構造模式 一、專家對第三人責任的法理構造模式 二、專家對第三人責任的法理構造模式評析 三、我國應當采取侵權責任模式 四、我國的專家對第三人責任應當為職業責任 五、通過安全保障義務來解釋專家的作為義務 第二節 專家對第三人責任的歸責原則 一、專家對第三人責任歸責原則的解釋論 二、專家對第三人責任歸責原則的立法論 第三節 專家對第三人責任的構成要件 一、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概述 二、符合性 三、違法性 四、有責性 第四節 專家過失的認定 一、專家過失的認定概述 二、專家過失的標准: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 三、專家過失認定中的若干具體問題 第四章 專家對第三人責任的承擔 第一節 作為請求權人的第三人 一、專家應當對一定范圍內的第三人負責 二、作為請求權人的第三人的認定 第二節 專家對第三人的侵權損害賠償 一、專家對第三人的侵權責任形式——損害賠償 二、專家對第三人的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則 三、專家對第三人的侵權損害賠償的輔助性 第三節 專家對第三人的抗辯 一、專家對第三人的抗辯概述 二、專家的免責條款與免責聲明 三、專家的合法替代行為抗辯 四、專家的保密條款 五、專家責任的限額 六、專家的時效抗辯下篇 專家對第三人責任的具體類型 第五章 會計師對第三人責任 第一節 會計師對第三人責任概述 一、會計師制度的起源和發展 二、我國會計師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三、會計師個人對第三人責任的認可 第二節 會計師對第三人責任的比較法考察 一、英國法上的會計師對第三人責任 二、法國法上的會計師對第三人責任 三、德國法上的會計師對第三人責任 第三節 會計師對第三人責任的構成要件 一、概述 二、會計師侵害第三人的行為 三、因果關系 四、會計師的過錯 第四節 會計師對第三人責任的承擔 一、概述 二、會計師對第三人責任的訴訟限制 三、第三人的范圍界定 四、過失相抵規則的適用 五、會計師的補充責任 六、會計師的責任限額 七、會計師對其輔助人行為的責任 八、會計師責任的社會化分散 第六章 律師對第三人責任 第一節 律師對第三人責任概述 一、律師的產生與職業特點 二、我國律師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三、律師個人對第三人責任的認可 第二節 律師對第三人責任的比較法考察 一、英國法上的律師對第三人責任 二、法國法上的律師對第三人責任 三、德國法上的律師對第三人責任 第三節 律師對第三人責任的構成要件 一、概述 二、律師侵害第三人權益的行為 三、律師的注意義務 第四節 律師對第三人責任的承擔 一、概述 二、律師的免責特權 三、律師的責任與律師事務所的責任 四、律師責任的保障機制 第七章 公證人對第三人責任 第一節 公證人對第三人責任概述 一、公證制度的起源與發展 二、我國公證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三、公證人的專家身份定位 四、公證人對第三人責任 第二節 公證人對第三人責任的比較法考察 一、英國法上的公證人對第三人責任 二、法國法上的公證人對第三人責任 三、德國法上的公證人對第三人責任 第三節 公證人對第三人責任的構成要件 一、概述 二、公證人違反職務上義務的行為 三、公證人的過錯 第四節 公證人對第三人責任的承擔 一、概述 二、享有請求權的第三人的范圍 三、公證人的補充責任 四、公證人責任與公證申請人的責任 五、公證人責任的保障機制結語參考文獻索引后記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