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反腐論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5月

金融反腐論

作者:黎曉宏等
出版社:中信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
ISBN:9787508681009
語言:繁體中文

面對新時代新要求,黎曉宏、董宏著的這本《金融反腐論》深入分析了腐敗的定義、機理、經濟學原理、文化溯源以及體制性因素,特別是結合金融行業特徵,首次系統梳理總結了金融領域的反腐理論和實踐,對金融腐敗的定義、表現形式、演變趨勢和金融持牌機構存在的腐敗風險隱患進行了嘗試性探索,並借鑒歷史和國際反腐經驗與啟示,就推進金融反腐的措施與方法提出了系統性政策建議。本書還就巡視監督制度在金融反腐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對建立有中國特色的金融反腐新機制進行了初步思考,謹供廣大黨員幹部、金融從業人員和研究人員參閱。 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197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3月參加工作,高級經濟師,在職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文專業),工學碩士(中南工業大學管理工程專業)。歷任北京玻璃總廠黨委書記,北京玻璃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北京第一輕工業總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北京一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北京鴻運置業股份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京泰實業(集團)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常務副總經理;華夏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任北京市政協副主席,2011年10月至2013年7月任證監會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等職務。

緒論一、背景與目的二、分析視角與理論框架三、章節架構第一章 關於腐敗的一般性理論一、腐敗的定義與分類(一)腐敗的定義(二)腐敗的分類二、腐敗的一般性規律(一)腐敗具有壟斷性特征(二)腐敗具有隱蔽性特征(三)腐敗具有地域性特征(四)腐敗具有階段性特征三、腐敗現象的經濟學理論基礎(一)委托—代理理論(二)尋租理論(三)新制度經濟理論(四)經濟人假設理論(五)個人理性假定理論四、腐敗現象的文化溯源(一)腐敗與文化的關系(二)西方文化溯源(三)中國文化溯源(四)以文化自信破解治理腐敗難題第二章 金融腐敗的定義和表現形式一、金融業的行業特征(一)地位的重要性(二)經營的特許性(三)領域的專業性(四)市場的創新性二、金融腐敗的定義(一)基於一般腐敗概念的金融腐敗傳統定義(二)金融腐敗的特殊性(三)從制度設計的道德風險角度認識金融腐敗三、金融腐敗的表現形式(一)利用審批權力謀取腐敗租金(二)利用敏感信息攫取非法利益(三)利用職務便利換取腐敗期權第三章 中國金融腐敗的歷史分析一、中國古代的金融腐敗(一)中國古代金融腐敗的主要表現形式(二)中國古代金融腐敗滋生的原因分析二、中國近代的金融腐敗(一)中國近代金融腐敗的主要表現形式……第四章 中國金融業持牌機構與金融市場廉潔風險分析第五章 中國金融腐敗的新趨勢及危害第六章 境外金融腐敗與反腐敗啟示第七章 中國金融反腐的戰略和方法第八章 金融反腐中的巡視監督制度附錄 證券期貨監管系統廉政風險防控金字塔模型研究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