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進化實務:企業創新轉型新契機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品牌進化實務:企業創新轉型新契機

作者:高培偉
出版社:渠成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26日
ISBN:9789869856546
語言:繁體中文

◆想建立品牌,但投資品牌的報酬率總是不佳?
◆明明熟讀許多理論,但實踐結果卻不如預期?
◆看不懂他人毫無章法的作為,卻能打造搖錢樹?
◆困惑於「企業經營」是否就等於「品牌經營」?
◆關於品牌經營總有更多的「為什麼」、「怎麼做」、「然後呢」
恭喜你,本書會是你的品牌進化明燈!

  「問世間品牌為何物,直教業主生死相許」,許多長官、學者、專家、企業主都說「品牌」很重要,沒錯,若您的事業想找到一個可以永續發展的市場舞臺,品牌真的超級重要!但是,超級重要的品牌到底該怎麼打造呢?

  跨領域輔導顧問高培偉擁有30多年實務運營經驗,橫跨餐飲、廣告、資訊、五金、能源、休閒、文化、教育、農業、生技、健康、運輸等數十個產業類別,最精實的品牌進化策略,從零開始建構品牌概念基礎,打造非凡的商業價值!

  無論是想走出代工路經營自我品牌的中小企業主、眾多微型創業者,或是老品牌想創新轉型的資深創業人、二代接班人,都不容錯過本書高含金量的精彩內容!

  讓我們隨著高顧問透過累積數十年的千百案例,翻轉思維、新檢視品牌創始到經營路徑之中的「應該」與「不該」;無論是建構品牌或優化品牌價值,都不再只是紙上談兵,更是可被有效實踐的實務技巧與營收增值指南!

本書特色

  1.    從零開始建構品牌概念基礎,前所未見的品牌運營know-how大公開!

  2.    解決老品牌創新、二代接班、代工轉品牌的轉型痛點,不可錯過的高含金量的精彩內容!

  3.    作者擁有30多年實務運營經驗,為跨領域輔導顧問,涵蓋多種產業別。閱讀本書讓品牌輔導不只是紙上談兵,更可接受實戰考驗!
 

作者簡介

高培偉

  活意行銷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經營策略顧問

  現職為跨領域輔導顧問,服務的客戶產業涵蓋:食品、餐飲、設計、廣告、資訊、五金、能源、休閒、文化、教育、印刷、農業、生技、健康、運輸、工程等等。

  專長為跨界價值創新CVI:由【獲利商模→經營策略→創新研發→品牌育成→商化包裝→市場行銷→計劃管理】一條龍式的輔導,協助客戶跨業整合、創新轉型突破、品牌商品成功上市。

  除提供產業輔導與企業品牌再造相關服務,亦樂在教學,並兼任多項公部門專案計畫之顧問、委員。

  演講或採訪邀約、專業諮詢請洽:[email protected]
 

作者序 Know-how全公開

1.    導言:品牌與企業經營
2.    品牌戰鬥力
3.    品牌經營老實說
4.    品牌經營忙盲茫
品牌渴望症‧品牌自閉症‧品牌失心症
品牌衰老症‧品牌躁鬱症‧品牌高山症
品牌惶恐症‧品牌幻想症‧品牌多頭症
品牌退化症‧品牌恍神症‧品牌失能症
品牌高燒症‧品牌夜盲症
5.    品牌進化論
6.    品牌進化關鍵要項
品牌競爭力up‧品牌獲利力up
7.    品牌經營三部曲
知道‧入道‧得道
8.    品牌行銷CP創價模組
9.    品牌進化師的九大修煉
觀察感知力‧資料蒐集力‧問題分析力
創新突破力‧資源整合力‧策略競爭力
市場發展力‧傳播溝通力‧執行管理力

後記1 從ODM到OBM的品牌價值工程
後記2 跨界思考的品牌價值工程
後記3 如何找到好的品牌設計師?
後記4 不可不知的品牌行銷術

 

自序

Know-how全公開

  某位熟絡的教授問我:「為何要寫這本書?豈不是會將自己know-how 全部都公開了!」靜心思考似乎也對,但想分享經驗的動念已經醞釀了多年。自己從工程業界新鮮人半路轉行自修踏入行銷企劃領域,歷經了從研發→生產→行銷→管理的一連串市場磨練,在因緣際會扮演企業輔導顧問與講師一職,跨領域服務了食品、餐飲、設計、廣告、資訊、五金、能源、休閒、文化、教育、印刷、農業、生技、健康、運輸⋯⋯等等不同的產業。匆匆回首,已在務實的社會上奮戰了將近三十多個年頭,非本科系出身的自己總是兢兢業業地秉持「歡喜做、甘願受」的心態,做好自己該做的本分工作,雖然著手編撰這本書似乎也違反了自己懶散的個性,然而,有個聲音一直說服自己說:「就當是喜悅分享吧!」

  「活用理論、管理創意」的跨界價值創新(CVI, Cross-border Value Innovation)乃是自己企業∼活意行銷企管能立足詭異多變業界的核心能力,而閱讀本書的讀者群則是設定要分享給眾多想走出代工路經營自我品牌的中小企業主、眾多微型創業者以及老品牌想創新轉型的老闆們閱讀的。本書沒有任何學術理論的支撐,甚至也說不上目前市場上任何品牌經營的主流論述,它只是在陳述自己在產業跨域服務所觀察到及體會到的品牌經營事實。因此,本書的付梓有可能會引起某些品牌專家學者前輩們的不悅與大罵粗淺,但我無意挑戰任何的品牌門派理論,亦無意參與任何辯述,誰對誰錯皆非我撰書的初衷本意,在民主自由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有他的主張見解,請自行體會囉!

  「品牌是什麼?」、「品牌目的為何?」、「品牌要如何經營?」⋯⋯,相信這些知識文章大家在書上都讀過,若沒讀到,只要上網彈指 Google 一下,螢幕馬上就會出現許多的介紹與論述。

  但是,您是否有想過這些次級資料(甚至是次級的 N 次方資料)是如何產生出來的嗎?這些次級資料的應用背景,是否真的符合眾多中小企業主和眾多微型創業者所處的環境條件嗎?在真實市場上絕對只有物競天擇的「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現實,您準備好面對既有品牌觀念的顛覆震撼了嗎?您有想過自己的品牌是可以「進化」的嗎?您有想過當品牌晉升到另一種境界後會是何種樣貌嗎?
 

導言:品牌與企業經營【品牌進化 reBrand】「翻轉」本是生命前進的過程,「我」就是我自己的品牌。但有誰認識呢?品牌是做自己,還是服務客戶?「品牌」像自己的孩子,所以讓人樂於投資、一擲千金。但「品牌」到底是什麼?應具備哪些條件?是包裝設計?是名字?是故事?還是文案呢?是花錢?還是賺錢?都是!也不盡全然是。「問世間品牌為何物,直教業主生死相許」,許多長官、學者、專家、企業主都說「品牌」很重要,沒錯,若您的事業想找到一個可以永續發展的市場舞臺,品牌真的超級重要,但超級重要的品牌到底該照書養還是照豬養才對?許多企業砸了不少精神和金錢在建立品牌,但為何投資品牌的報酬率總是不佳?明明熟讀許多品牌的理論,同時都實踐了,但結果卻不是那些品牌理論所說的標準答案?也有不少企業主不懂什麼是品牌,毫無品牌章法卻不經意矇出一個會搖錢的品牌來?您是否有思考質疑過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有沒有可能會是我們過去學到的品牌觀念是錯的?還是我們用錯了方法?還是自己的八字、氣運不夠好、時不我予?這幾十年來,許多學者專家都對以代工起家的臺灣中小企業不斷地呼籲說「建立品牌是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品牌亦是企業精神文化的代表」、「有品牌才能創造出產品或服務的最大附加價值」,甚至主張企業必須放棄代工、全心轉型經營品牌⋯⋯等等。但,品牌真的是企業經營的終極目標嗎?從經營代工要轉型經營品牌,改頭換面就行了嗎?放棄代工、全心轉型經營品牌真的能讓企業有更美好的未來嗎?如果我說「品牌只是行銷的過程與手段,不是企業經營的目的」,您敢認同嗎?從大多數的操作型定義來說,「企業」是一個獨立的、營利性的組織,它的成立或衰敗往往取決於投資者的「獲利與否」共識上。不管您是否認同上述的操作型定義,我們都可以模擬思考一下這一個基本的問題,如果自己是創業者,從草創到成立一家具有規模的企業,自己的真正動機會是什麼?是「擁有一個品牌」嗎?若是,請容我再繼續問下去,「擁有品牌」的目的是什麼?不管最終出來的答案為何,企業這個法人組織若不能生存下去,品牌勢必會斷了根,更別談有多少想達成的理想和目標了!何況,只要願意花點小錢去做商標註冊,任何人想要擁有多少品牌都是隨您高興,但這就能滿足您建品牌的目的嗎?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