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癮的聖經輔導觀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4月

成癮的聖經輔導觀

作者:愛德華.韋爾契
出版社:橄欖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01日
ISBN:9789570471700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42元

  這是一本相當清楚說明癮習問題、福音戒毒的觀念和應用的書,清楚診斷戒毒失敗的原因與真相,又提供戒毒成左漱隤k,對從事戒毒工作者而言,這是一本可讀性相當高的書;對從事預防工作者又有中肯的提醒和作用。

劉序7
致謝9
前言10

第一部 按著神學來思考
1. 實踐神學15
2. 是罪?是病?還是兩者兼有?29
3. 看事情的新方式57
4. 落入癮習中79

第二部 基要神學主題
5. 憑愛心說誠實話103
6. 尊重、聆聽與邀請133
7. 認識主159
8. 敬畏主181
9. 轉離謊言203
10. 懂得說「不!」225
11. 持續奮戰249
12. 成為基督身體的一部分273

結論:當有兩三人聚集297
註釋315

圖表清單
圖 2.1罪的雙重本質47
圖 2.2成癮處於我們的罪與生活中無數影響力的交會處49
圖 2.3罪及其後果52
圖 3.1成癮的早期循環:悖逆63
圖 3.2成癮的後期階段:捆綁64
圖 4.1拜偶像的墮落80
圖 4.2成癮的基本特性98
圖11.1轉變的過程256
圖13.1轉變的過程303

表3.1 兩個國度67

劉序

  毒品在中國歷史上可說是源遠流長,早在西元前一世紀就已有大麻入侵中國。之後無論王公貴族、富甲一方的商賈或是鴉片戰爭的爆發,到今天的毒文化(放縱文化);無論是電影、電視、電玩、音樂、化學食品、日用品……都充滿了濫用、亂用的現象。更甚的是,今日人心詭詐、敗壞到了極點,更無人能夠識透(耶十七9),而「心毒」亦在政治、經濟、倫理、人際關係上表露無遺。

  凡是濫用的事物都會上癮,上癮就是中毒。特別是藥物濫用,一旦上癮,就是「全人破壞」──身、心、靈及社會行為的全人破壞,導致生命中的理性、意志、情感全然墮落,至於社會行為更是偏差。而全人破壞所造成「一人吸毒,全家痛苦」、社會不得安寧、國家沒有前途的危境,絕非你我能夠想像。

  目前許多國家對毒品上癮問題,只停留在「治療」而不能「治癒」的光景,雖然人們想出很多方法來處理、解決毒癮的問題,例如:用藥物代替藥物、心理輔導、環境隔離、宗教戒毒(印度教的火烤身體、吃草藥或巫咒、死胡洞戒毒法),以及最近政府力倡的「減害計畫」(發針具、用第三級毒品丁基原啡因取代海洛因,期盼減少社會傷害),但是癮習的人「心」沒有改變,問題仍然存在。

  感謝神,本書告訴我們,在福音的能力中有活潑的盼望,因為作者從精確的神學思想提出成癮問題的根本癥結,也按著神學原則提出如何解決毒癮問題之觀點。成癮是廣義的神學中一個主題(廣義的神學是指研究聖經的整體,而非只是某一兩段特別的經文),最令人興奮的是本書引用了許多聖經經文解決成癮問題,使我們在面對戒癮之各個層面時,聖經都已有解釋。

  這本書對癮習或癮欲很有定見,也很周全地談到全人墮落和全人康復的肇因與關鍵。書中有四個重點,值得思考:

  一、本書同時針對我們自己(面質者)和我們想要幫助的人(被面質者)作了很深入的剖析,教導我們必須同時思考人心與聖經裡的基督。

  二、書中注重人在敬拜神時的失序,把經文豐富應用在成癮者身上,畢竟成癮的神學是最根本的問題,遠超過我們的基因組織。一般專業將成癮停留在「病」、「治療」、或「上癮」問題的研究上,卻忽略其終極原因在於心靈而非肉體。

  三、本書不把焦點放在藥物濫用上,而是指正我們人性中哪部分容易被某種欲望所控制,道盡世俗觀點主導下的危機。

  四、我們若要建立理解成癮問題的神學架構,罪的教義是最基本的,所以說戒毒(戒癮)是戒罪。作者一再提醒我們,罪是一個事實,如果罪不是人性最深層需要解決的問題,那麼神福音的大能就會被邊緣化。

  這是一本相當清楚說明癮習問題、福音戒毒的觀念和應用的書,清楚診斷戒毒失敗的原因與真相,又提供戒毒成功的方法(基要神學的重要性),對從事戒毒工作者而言,這是一本可讀性相當高的書;對從事預防工作者又有許多中肯的提醒和作用。福音如果能幫助一個人戒毒,就一定能幫助我們預防。按我個人吸毒十年、戒毒後又從事福音戒毒近三十年,願推薦此書給事奉者,因為對「上癮行為」這是一本最好的參考書。

晨曦會總幹事 劉民和 牧師

第一部按著神學來思考1實踐神學吉米已經維持清醒一年了──對一個活了四十五年,其中有一半的歲月都在酗酒的人而言,這是非常驚人的事。就在此時,我們相約一起用餐,希望共同記念與慶祝。但是就在他走進來時,我看出有什麼事情正困擾著他。「我真的很氣上帝為什麼把酗酒的問題加給我」,他一面說,一面滑進座位。「這世上大多數人都不需要每天努力掙扎來遠離這些飲料,但我卻需要這麼警醒,這實在太不公平了!」他接著說,他對教會已經失去興趣,因為他們對於他的需要毫無回應。他已經在匿名者戒酒協會(Alcoholics Anonymous)的日常聚會中找到幫助和同伴。我知道我的朋友對於酗酒問題的理念,並不是全由聖經形成,而是從匿名者戒酒協會、聖經和他長久以來忿忿不平的零星記憶所折衷組合成的。然而,為什麼當恢復清醒對他而言是極重要的事時,我們卻對教義中精細的論點閃爍其詞?聖經合情合理地說:「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提前四16)。此刻,當吉米說他很氣上帝時,我體會到教義或神學應能為他帶來更新。1●他可以氣惱上帝的唯一情況是,他相信他說謊與酗酒的歷史應該歸咎於他的基因,而非他自己。特別是因為這種渴望超出他所能控制。●此外,還有一種神學讓他認為,在屬靈層面他是個好人。因此結論是:上帝對不起他。●為什麼他會越來越不想參加教會?有沒有可能,他自構的神學較常視他為一個酗酒者,而非基督徒。因此他真正的家人反而變成那些酗酒尋求康復者?●吉米是否應該體認到,在聖潔中成長並不是一蹴可幾的過程?他的神學一定告訴了他,基督徒的生活是很容易的,更新應該是很快的。然而,漸進成聖的教義卻一再提醒我們,屬靈成長是漸漸萌芽的,一路上會有碰撞和傷害。關於吉米的想法,有一點很奇怪──他熟習聖經神學。他是神學生,受過良好的聖經教育。他研讀過一些重要的教會文獻、信條和信仰告白,並衷心贊同。事實上,他還在自己的教會裡教導神學!那麼,他怎會一邊相信正確的神學,卻又同時不信?他每天的神學──他實際的生活理念或實踐神學2,為何會和他在教會主日所教導或背誦的神學如此對立?我們不知道該相信什麼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