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覺自己的缺點,是成為好主管的第一步!:50件提升自我,增進職涯優勢的提醒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發覺自己的缺點,是成為好主管的第一步!:50件提升自我,增進職涯優勢的提醒

作者:長井亮
出版社:台灣東販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29日
ISBN:9789862518878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34元

想當好主管,從發覺自己的缺點開始!
  身為主管的人,請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  1.你是一個好主管嗎?  2.你知道部屬怎麼看待自己嗎?  3.你知道自己在職場管理中,有哪一點需要改進嗎?
  主管難為,相信這是許多身處公司組織夾心層的人共有的心聲。對上得完成被交待的目標、扛起整個部門的業績,對下則要善盡管理之責,帶領部屬成長。尤其是管理部屬方面,一旦做得不好,小則影響公司士氣,大則牽動人事出走潮,造成組織步伐停滯甚至崩盤。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算是一個好主管呢?
  或許,你可以想想,自己是否有以下的行為:  ◎ 部屬犯錯時,視而不見  ◎ 覺得承認自己有錯很遜  ◎ 無法放手由部屬全權負責  ◎ 說不出自己為何而工作  ◎ 為部屬貼上「沒有能力」的標籤  ◎ 口頭禪是「有困難」、「沒辦法」  ◎ 部屬的成就一旦超越自己就不爽  ◎ 認為自己的想法絕對正確  ◎ 可以立刻舉出部屬的缺點  ◎ 在部屬面前,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  ◎ 認為自己比部屬能幹  ◎ 不願意獨自承擔責任  ◎ 想聽取所有人的意見
  本書作者──長井亮為職涯諮詢專家。他曾經跟隨過許多主管,以部屬之姿在職場大放異彩,後來成立自己的公司,專為前來尋求協助的各公司主管及員工提供職業諮商。他看過無數部屬因為和主管合不來而萌生去意,也聽了不少發自管理階層的煩惱。
  他發現,想成為好主管並沒有固定的規則可循,但失敗的主管,卻有共通的毛病。在收集整理了5000多件親手接觸的案例,並加上自己過往的經驗後,他歸納出「想當好主管,一定要重新檢視的50件事」。
  如果你是主管,可以透過這50個提醒,提升自我。  如果你已經是好主管,書中有許多幫助你變得更好的建議。  如果你還不是主管,請利用這50件事,增進職涯優勢,創造自己和主管雙贏的局面。
作者簡介
長井亮
  R09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美國CCIE,Inc認證的GCDF職業諮商師
  生於富山縣。1999年青山學院大學經濟學系畢業
  進入Recruit Ablic(現在的Recruit Agent)。在連續榮獲MVP等,以首席業務員之姿表現傑出之後,成為該公司史上最年輕的分公司社長,管理分公司的業務。後來外調到Recruit股份有限公司,接著又著手創立新事業。
  2009年離開該公司後,成立R09股份有限公司。一面進行企業研習、人事及教育諮詢,一面在北陸學院大學擔任兼任講師等,為學生求職及社會人士的職涯提供協助。至今已為超過1200家公司的經營者、負責晉用新人的人事主管,及超過5000名的求職、轉職者提供諮詢服務。
  目前包括到大學演講,在全日本針對學生、商業人士及經營者,一年約舉辦250場有關職業和領導能力的演講和研討會。

第1章被認為「不合格主管」的資質1試圖做個體貼的主管就會對部屬有求必應2不怪自己怪他人3看過去,不看未來4非親眼目睹才肯相信5言必稱「我」6說不出自己為何而工作7部屬的成就一旦超越自己就不爽8散發令人難以靠近的氛圍 9口頭禪是「有困難」、「沒辦法」10無法跳脫專家的身分
第2章被認為「不合格主管」的思維1自己的想法絕對正確,非得說服對方才肯罷休2總是在找別人的缺點而不是優點3對部屬懷有自卑感4不想被部屬瞧不起5對上迎合或反抗,到頭來都難做6思考受限於過去成功的經驗7把目的和目標混為一談8搜捕犯錯者9公私不分10與競爭對手的公司作對
第3章被認為「不合格主管」的決策1現在就能決定的事要帶回再研究2說出「責任由你擔」這種話3無法放手由部屬全權負責4寧治標不治本5愛開會勝過吃三餐6視創新為風險7理解力差就放棄8完全仰賴直覺和膽量9隨四周的氛圍擺布10害怕朝令夕改
第4章被認為「不合格主管」的人際溝通1說法過於抽象或過於具體2不解釋說「NO」的理由3依據表面訊息進行溝通4提問沒有前提條件5說話時不考慮世代差異6不做溝通7每次說的都不一樣8承認自己有錯很遜?9說什麼不重要,誰說的才重要10說要「報、聯、商」,自己卻不報告
第5章被認為「不合格主管」的經營管理1放馬後炮:「我故意這麼做的」2馬上實踐企管書籍中的內容3無法讓部屬的優點得到發揮4為部屬貼上「沒有能力」的標籤5給部屬建議6說悄悄話7管理鉅細靡遺8凡事都要干預9越級命令10不補救過失

前言
  為了求職、換工作來找我諮詢的朋友至今已有5000人以上。有人已是各方企業爭相挖角的對象,有人失業一段時日在尋找下一份工作,狀況不一而足。
  在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到一件事。那就是大家開始考慮換工作的原因幾無二致。在第一線表現傑出的人、沒找到特別想做的事就糊里糊塗要換工作的人,不論是哪種人,引發換工作的動機都大同小異。
  那起因到底為何,你猜到了嗎?
  其實起因大半都是不滿,但很難從表面訊息中呈現出來。這不滿中,八成是來自人際關係。若問為什麼表面上不會呈現出來?原因在於一開始問他為什麼要換工作時,對方一定會舉出「為累積資歷」、「看不到前景」這類理由。
  因此,就算他一開始說出很積極進取的理由,只要進一步深入追問,多數案例最後都會歸結到「人際關係」上頭。而且多半是與主管的關係。
  人際關係若良好,即使薪水少、工作環境差,這人也會願意咬牙苦撐下去,拚命想在公司做出一番成績,是吧?但如果人際關係惡劣,動機低落自是當然,甚至影響到工作成果。可以看出其結果就是開始想要換工作。
  而且不分行業別和職種,就我從自願換工作者聽到的說法,現實中多數主管都僅止於單純的管理,而沒有發揮領導功用。原本主管是要發揮領導作用,提振部屬的工作士氣,進而獲致組織整體的成果,然而我感覺現實與理想悖離。
  那麼,何以演變至此呢?
  雖然稱為主管,其實不過是組織中的一員,並非十全十美的人。往往組織希望你達到的主管形象,與部屬所要求的南轅北轍。在組織的立場,也許希望你對部屬的管理要做到鉅細靡遺、滴水不漏。
  不過,單純的管理無法激發出部屬的幹勁,不過是個監視者的角色。再說,討厭被人管理的優秀人才非常有可能跳槽到其他公司。不論對部屬、對自己或是對公司,都不會產生好的結果。
  相信現實中有不少主管因為這樣夾在組織與部屬之間左右為難吧。本書將給予這類主管一些該如何帶領自己部屬的啟示。
  但就算我描繪出作為一個主管正常該有的樣子,你也可能會說「那人是特例」、「狀況有別吧」,然後就不了了之。因此,本書關注的焦點在於多數主管容易發生的失敗案例等,在失敗中探索對工作的啟示,透過這樣的方式進行解說。
  成功沒有一定的法則,但我想失敗有它共通的定律。
  我實際見過無數自願換工作的朋友,聽他們講述對主管的不滿。不僅如此,很汗顏地,還加上我自己的失敗經驗。在主管無能之處和我的失敗經驗中,存在許多共通點。我已將這些共通點整理出來。
  最後要介紹一下如何閱讀本書。
  先將全書流覽一遍,若有自己欠缺或感覺別人正是如此評價自己的部分,請試著在閱讀時一面自我覺察。發覺自己的缺點是成為更好的主管的第一步。讓我們持續不斷地改進吧。
  對已經做得很好的人而言,本書準備了許多為成為一個更好的主管的建議。請置換成自己目前的狀況思考一下。
  此外,還不是主管的人,請在閱讀時假想自己當上主管時的情景。
  希望多少能為各位的工作帶來一些啟示。
2011年9月 長井亮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