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對話錄:人與知識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青年對話錄:人與知識

作者:汪丁丁
出版社:東方
出版日期:2014年03月01日
ISBN:9787506072045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19元

是汪丁丁從知識經濟的視角,根據「有知的無知,即有限理性」—「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問題」—「精英意識與精英身份的矛盾沖突」這三個層面論述人與知識之間的關系,包括對未來知識、教育與學術的發展的深刻思考。因此,本書的側重點是在物欲橫流的浮躁年代,知識精英如何應對思想和哲學的匱乏。讀者最渴求的是什麼?是知識和智慧。如何獲得知識?什麼最關乎此?作者對著作版權的處理怎麼樣?學術規范嗎?如何做到知識創新?知識的未來會怎樣?新聞媒體對信息,對知識的傳播有什麼作用?現階段中國為何有新聞敏感性?思想者、政治家、經濟學家等知識精英該如何才能為知識,為知識的傳播做出貢獻,如何應對思想和哲學的匱乏?知識教育的現狀如何?對此,汪丁丁教授通過同積極思考的青年學子們的對話和討論,對知識私有化、知識啟蒙、新聞傳媒、學術與教育等重大問題進行了哲學層面的深入探討。汪丁丁,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當代深有影響力的思想家。經濟學博士。研究與教授:發展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等領域。出版《經濟學思想史講義》《行為經濟學講義:演化的視角》等數十部書籍。曾在《讀書》《財經》等重要媒體就「中國問題」「人生問題」不斷發言,近年身體力行主持「跨學科教育」實驗,知行合一,直面「教育問題」。

序言經濟、知識、制度 第一篇 知識的私有化及其超越 文字的代價 知識的私有化及其超越——《讀品2007》序 通才如何煉成 我會將自己的著作版權送予谷歌數字圖 書館 我關於汪暉事件的評論文章 為什麼維護學術規范比不維護更好 中國需要何種學術規范 從影響因子引發的聯想——談談中國學術狀況與出路第二篇 有知的無知 時間持存理性——兼評普利高津《確定性的終結》 謊言與知識 「盧卡斯批判」,以及批判的批判 男性與啟蒙 重要的都是具體的 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為周其仁《改革的邏輯》跋第三篇 主義與科學 「主義」與「科學」 挑戰全體科學主義者和非歷史主義者:一個平凡的問題 報憂遠比報喜重要 演化——不確定性與創造 復雜秩序涌現過程的案例——評麥克法蘭《現代世界的誕生》 鎖入效應與「英雄史觀」——「信息的故事」之斷想第四篇 專業視角看新聞 為什麼我們沒有新聞 嚴肅新聞的社會條件——丁丁《財經》「邊緣」文章 轉型期新聞的風格 中國新聞的三重身份: 真相、批判、公共空間 何謂「新聞敏感性」第五篇 其人其事 紀念楊小凱文章 逝者:赫希曼——穿越邊界的思想者 逝者:布坎南——要政治家,不要政客 逝者:艾智仁——來自亞美尼亞的亞當·斯密 逝者:於光遠——學術與政治的雙重變奏 信孚與我的教育生涯 與民間力量一起成長 丁丁和我們:胡舒立一席談《經緯》發刊詞編后記汪丁丁:找回靈魂的任務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