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中國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

作者:汪增群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01日
ISBN:9787509714768
語言:繁體中文

統一貨幣政策有效實施的重要前提是貨幣區內各地區經濟的均質化和經濟周期的同步性。但是,對于幅員遼闊且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大國(貨幣聯盟)而言,各地區在經濟和金融等方面存在的異質性,將導致統一的貨幣政策產生區域非對稱性效應。這種非對稱性效應不僅會削弱統一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而且會進一步擴大各地區產出和價格水平之間的差異。 本書綜合運用最優貨幣區理論、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理論、最優中央銀行設計理論等理論,並結合結構向量自回歸模型(SVAR)等實證研究,對中國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的特征、形成機制、影響等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並提出了相應的治理對策。

第一章 導 論 第一節 選題的來源及意義 第二節 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研究回顧 第三節 區域的界定 第四節 本書的創新之處 第二章 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的形成機制︰理論探討 第一節 最優貨幣區理論和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 第二節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理論與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 第三章 中國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 結構向量自回歸模型(SVAR)簡介 第二節 變量的選擇和模型的設定 第三節 實證檢驗的過程和結果 第四章 中國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形成機制(一) 第一節 最優貨幣區的衡量標準 第二節 中國是否構成最優貨幣區 第五章 中國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形成機制(二) 第一節 我國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第二節 產業結構的區域差異與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 第三節 金融發展的區域差異與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 第四節 企業規模結構的區域差異與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 第六章 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與貨幣政策制定 第一節 一個模型的說明 第二節 來自最優中央銀行設計理論的進一步思考 第三節 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治理的國際經驗 第七章 我國中央銀行體制與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的沖突 第一節 我國貨幣政策的基本框架 第二節 貨幣政策決策體制與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的沖突 第三節 中國人民銀行大區行制度與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的沖突 第四節 統一貨幣政策調控的現實困境 第八章 中國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治理 第一節 促進區域經濟和金融協調發展 第二節 深化貨幣政策決策機制和大區行制度改革 第三節 實施部分貨幣政策工具的區域差別化操作 第九章 結語 附錄一 結構向量自回歸模型(SVAR)中使用的數據和統計結果 附錄二 市場化指數構成 附錄三 產業結構的區域差異和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 附錄四 企業規模結構的區域差異和貨幣政策區域非對稱性效應 附錄五 理事會在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中的地位變遷 參考文獻 後記

為了給我國從事金融理論研究的青年才俊提供一個展示才華的園地,我們擬從2004年開始,每年編輯出版一套“金融博士文庫”。 這套文庫將突出三個特點︰ 第一,入選文庫的作者以新近畢業的博士為主。這些作者都系統地受過現代經濟學的嚴格訓練,對當前國內外最新的學術文獻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對中國的國情有相當的程度的把握。這些作者無疑多為“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我們出版他們的論著的本意之一,正是要不斷地向理論界推出新人。 第二,入選的論文應能提供經過嚴密論證的新結論,或者提供有助于對所述論題進一步深入研究的新材料和新思路。與當前社會上一些機構對學術成果的要求不同,我們並不特別提倡在一部著作中提出多少觀點,一般,我們甚至也不追求觀點之“新”。我們需要的是有翔實的資料支撐,經過嚴格論證,而且能夠被證實或證偽的論點和理論體系。對于那些沒有嚴格的前提設定,缺少合乎邏輯的推理過程,僅僅憑借少數不加說明的資料和數據,便一下子導出幾個很強的結論的論著,我們概不收錄。因為,在我們看來,提出一種觀點和論證一種觀點相比較,後者可能更為重要︰觀點未經論證,至多只是天才的猜測;經過論證的觀點,才能成為科學。 第三,入選的論文應能熟練運用現代經濟和金融理論的方法,在形式上符合學術論文的規範。我們在這里所強調的分析方法,就理論經濟學而言,指的是在某一研究領域中確定或建立基本事實以及這些事實之間關系的假設、模型、推論及其檢驗;就應用經濟學而言,則指的是根據某一理論假設,為了完成一個既定目標,所使用的具體技術、工具或程度。我們深知,在方法上求新絕非易事,因此,我們對論文的基本要求,是按照現代經濟學的研究規範和基本邏輯來展開研究並構造論著。 ……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