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黃帝內經養生寶典:運動.氣功篇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11月
圖解黃帝內經養生寶典:運動.氣功篇
跟著中醫寶典學養生! 氣血調和則百病不侵 活動、活動,要活就得動 本書運用6種結合傳統與現代的運動調養法 10種常用氣功、4種必學心法 現代常見精神與身體疾病的調養法 教你從日常調息、學會情緒管理,養生保健康!
作者簡介
杜同仿
男,主任醫師,教授,1949年9月出生,廣東省紫金縣人。1982年畢業于廣州中醫學院,留校任教。碩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基礎理論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長期從事中醫藥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中醫藥理論基礎深厚扎實,對中醫藥古典醫籍及中醫臨床學鑽研尤深。先後主持或參與各級科研專案15項,在國家及省部級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50篇,主編或與他人合著已出版的著作有《高等中醫研究參考叢書內經》、《溫病名精華選析》、《脈經校注》、《脈經語譯》、《子和醫集》、《中醫藥學高級叢書溫病學》、《醫學纂要》、《冠心病中西醫診療與調養》、《中國中草藥彩色圖典》等9部。
從事中醫藥臨床工作三十餘年,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臨床經驗,並善於學習與總結名老中醫的寶貴經驗,對中醫奇難雜病有較高深的造詣,尤長於治療肺支氣管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及肝、胃疾病。醫德高尚,醫風端正,療效卓著,受到廣大患者普遍的好評。主持編纂與編審《常見病中西醫診療與調養系列叢書》,以內容豐富翔實、通俗易懂而深受廣大讀者普遍的歡迎。
第一章 形神合一是內經養生法的理論核心
第一節 形神兼養為《內經》養生的理論基礎 2
一、形神之間相互依存 2
二、形神兼養,以神為主 3
第二節 動靜合一是《內經》養生的重要特徵 4
一、靜以養神 4
二、動以養形 5
三、動靜適宜 6
第二章 常用的精神調養法
第一節 修德養性 8
一、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8
二、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 10
三、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11
第二節 調和七情 11
一、七情與臟腑之間的關係 11
二、情志相勝法 13
三、七情刺激法 17
第三節 順時調神 20
一、春季精神調養 21
二、夏季精神調養 22
三、秋天精神調養 22
四、冬季精神調養 22
第四節 因人調神 23
一、老人 23
二、婦女 26
第三章 常用的運動調養法
第一節 運動調養的基本原則 30
一、動靜結合 30
二、持之以恆 31
三、運動適度 35
四、循序漸進 37
五、因時制宜 41
六、因人制宜 45
第二節 傳統運動養生法 46
一、五禽戲 46
二、易筋經 59
三、八段錦 74
四、太極拳 84
第三節 現代運動養生法 136
一、有氧運動 136
二、無氧運動 154
第四章 常用氣功養生法
第一節 氣功養生的基本原則 164
一、調息 164
二、調身 165
三、調心 166
四、身心統一,鬆靜自然 167
第二節 常用靜功功法介紹 168
一、鬆靜功 168
二、內養功 170
三、空鬆功 171
四、九守功 174
五、強壯功 178
六、大雁氣功 180
七、天柱靜功… 183
八、虛實靜功 185
第三節 常用動功功法介紹 191
一、八大金剛功 191
二、七心活氣功 200
三、太極運氣法 212
第五章 常見疾病的精神及運動調養
第一節 心身疾病的精神及運動調養 220
一、潰瘍病 220
二、甲狀腺機能亢進 222
三、類風濕性關節炎 224
四、原發性高血壓 226
五、支氣管哮喘 227
六、糖尿病 229
七、中風 232
八、腫瘤 235
第二節 神經官能症的精神及運動調養 239
一、抑鬱症 239
二、焦慮症 240
三、恐怖症 241
四、強迫症 243
五、□症 243
六、神經衰弱 245
作者序
保持健康體質、防止疾病、益壽延年是人類共同嚮往的美好願望。我們古代祖先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據有關記載,唐堯時代的人們就已懂得用舞蹈來預防關節疾病。在先秦諸子百家著作中,如《老子》、《莊子》、《呂氏春秋》等,就有許多關於養生的理論和方法的論述。但系統、完整的養生學術思想和理論體系,應當肇始於最早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簡稱《內經》)。《黃帝內經》不但全面而深刻地論述了養生防病的思想、理論、原則及方式方法等,而且把養生防病擺到了頭等的位置上,以養生保健為主、防病重於治病的思想貫穿於整個《黃帝內經》之中。
在《黃帝內經》養生學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歷代醫學家和養生學家對養生學有諸多的繼承發展,形成了中國獨具特色的養生學,其學術思想、理論體系及方式方法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仍然有巨大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尤其是當今人類物質、文化生活水準普遍提高,而自然生態環境卻日益惡劣,人類疾病譜發生很大變化的情況下,《黃帝內經》的養生學思想與理論更彰顯出其現實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因此,充份發掘《黃帝內經》養生學術思想以及在其指導下後世發展形成的養生學理論,是一件相當有意義的事情。
闡發《黃帝內經》飲食養生思想與理論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本編委會艱苦努力的工作邁出了這全新的一步。由於這是一種新的探索與嘗試,個別地方不夠完善、不夠準確有可能會存在,十分希望廣大讀者們批評指正,使我們能在再版時加以糾正,使之能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有益的貢獻。
丁亥孟冬於廣州中醫藥大學杜同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