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V親情新幹線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RV親情新幹線

作者:麥可.李歐納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出版日期:2007年02月01日
ISBN:9789576936838
語言:繁體中文

異想天開的RV夢一上路就撞車,載著令人抓狂的活寶爸媽,
一個是微笑強打手,另一個是諷世龍捲風,這個小露營車隊將駛出什麼樣的旅程?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今日》(Today)節目的主持人,麥可.李歐納突發奇想,他向公司請了一個月的長假,兒子、女兒還有媳婦也暫停家族製片公司的工作,連還在念大學的小兒子也辦了休學,只為了帶八十七?的老父傑克和八十二?的老母瑪琪享受生命中最美好、也是最後一次的家庭旅行。他們一家三代開兩輛露營車從鳳凰城開始,穿越美國十八州,計劃在終點站芝加哥迎接兩老的第一個曾孫出世。
  在一個難以成眠的深夜,麥可想到幾千哩外的老父老母孤伶伶地住在租來的老人公寓裡,想到他們這一生清白過日子,一輩子都願意熱心助人,辛苦養大四個兒子。想到老爹喜歡穿著皮鞋打著領帶去買糖果,老母老是三杯黃湯下肚就想和阿里拼場,想到他們心腸都很軟,願意包容他和兄弟們比賽誰的口水吐得最遠、誰能憋氣憋得最久的愚蠢消遣,讓他們的快樂童年可以一再延長。想到這些點點滴滴的事情讓他失眠。
  麥可還記得剛到NBC做節目時,曾經收到許多封筆跡相同、署名不同的粉絲們的支持信,他們寫信給NBC希望公司能為他加薪。這些信其實都是來自他老母一個人的傑作,瑪琪假冒一些死去的親友,裝成兒子的粉絲。在他準備訂婚的前夕,老爹還千里迢迢託空姐將曾外祖母留下的鑽戒輾轉送到他手中,讓他省下買鑽戒的錢買了人生第一台攝影機,也因為這台攝影機拍了他們的家庭生活,改變了麥可的後半生。
  這些只不過是暗夜追憶的前程往事,卻引發這一趟瘋狂的冒險之旅,麥可曾經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瘋了?尤其在旅程一開始,露營車就撞上加油站的水泥島差點解體,使他更加確認自己是個異想天開的瘋子。後來從旅途中不斷拌嘴的老父傑克和老母瑪琪身上印證,麥可的瘋狂行為正是李歐納家族的特產。樂天知命的老傑克沿途不停地唱歌,抓著人就不停地宣揚關懷弱勢的理念;悲觀博士老瑪琪坐在車內緊握扶手,隨身帶著泰瑞莎修女的聖像卡保平安,可就是沒有繫安全帶。
  兩老可以互相開死亡的玩笑,傑克想要上天堂,瑪琪說天堂太高,她有懼高症,乾脆變成一根羽毛算了。他們也可以在兒孫面前輕鬆吐槽大便失禁的難堪。麥可的父母自認為是不完美的平凡人,所以向來不但不掩飾自己的缺點,還常常嘲笑自己犯的錯。這樣消遣自己、娛人娛己的幽默養分,就成了麥可成長中最大的力量。他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不必假裝很聰明,只要靠自己努力前進,總會等到機會。在麥可還不是知名節目主持人之前,經常換職業靠借貸度日,但是他心裡面始終有一個堅定的目標,讓他不曾間斷地拍攝李歐納阿達一族的生活故事,那些看似簡單樂觀快樂的生活,卻是他窮其一生想宣揚的。經過八年的奮鬥,這些充滿創意的記錄片,才被地方電視台看中,從此麥可開始了新事業。
  麥可.李歐納的《RV親情新幹線》看起來只是一本家庭旅遊的紀事簿,其實裡面卻蘊含了一種特殊的家庭傳統,藉著這個強大的傳統貫穿著三代人的生活,從愛爾蘭移民到新天堂的後裔,經過戰爭、經濟大蕭條和新文化的洗禮代代相傳。就像一首永不厭倦的古老歌曲或是古老神話,造就了麥可內心那個永不退縮的驅動力,讓他歷經八年的困頓還能對生活保有一派天真幽默的喜悅感覺,讓他年邁的老父老母還有兒孫陪著旅行,劃下生命中最美好甜蜜的句點。
作者簡介
麥可.李歐納(Mike Leonard)
  麥可.李歐納於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任職二十餘年,曾任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體育主播,現為《今日》(Today)節目特派員,也與家人成立《Picture Show》家族製片公司。
  李歐納熱衷攝影並自行剪輯作品,年過三十才進入媒體工作。未受過科班訓練的他,一直是特立獨行的新聞工作者。他的報導獨樹一幟、不同流俗,觀點敏銳而幽默,是天生的說故事能手。
  二○○四年七月,NBC首播李歐納一家三代開著兩輛露營車橫越美國十八州的旅行報導,獲得熱烈迴響。後由藍燈書屋購得版權,出版成書,迪士尼公司也正計畫拍成影片。
譯者簡介
張美惠
  台大外文系畢,輔大翻譯研究所肄業。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佳作,譯作《Y 染色體:男子漢的本質》獲第三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佳作獎)。譯有《德國短篇小說精選》《資訊焦慮》《真實的謊言》《EQ》《美之為物》《國家公園之父:蠻荒的謬爾》《這就是男人》《用心去活》《父母離婚後──孩子走過的內心路》《愛上M型男人》《重建》《鏡子裡的陌生人》等,現從事專職翻譯。

在路上∕褚士瑩
  每隔一陣子,總會有一本書提醒我們家人的珍貴。但是對我這樣終年旅行的人來說,世上沒有什麼比全家人一起上路旅行的故事更加迷人。
  跟熟悉的人一起旅行,朝夕相處,是件多麼困難的事。西方人旅行的終點,習慣在最後一頓飯桌上舉杯互祝,口中念著:「為我們還沒翻臉乾杯!」表面上雖然俏皮,卻有七八分真實,難怪西方諺語也說,拆散一對好友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一起去旅行。
  即使如此,我卻仍然相信,人到了三十歲以後,每年至少要帶父母去旅行一回。十幾二十歲的時候,旅行是自私的,為了去看這個廣大的世界,塑造獨一無二的世界觀,了解我們自身在世界上的位置和角色。簡單來說,就是對自己的投資。但過了而立之年,該是學習回饋的時候,帶著上一代和下一代,一起去分享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換句話說,也就是對家庭的投資。
  每次演講的對象是科技新貴或高級知識份子的時候,我都忍不住問在座的聽眾:「你知不知道昨天晚上爸媽的晚餐吃什麼?」通常愈忙碌、事業愈成功的人愈無法回答;十個不跟父母住的都市人當中,平均只有不到一人答得上這麼簡單的問題。成年以後,我們對父母的關心實在太少了,甚至連他們有沒有好好照顧自己都不曉得;相較於從襁褓時代,父母每隔幾小時就要餵養我們,吃畢還要拍背直到打嗝。長大以後做子女的我們,卻連父母昨天有沒有吃晚飯都不知道,豈不是很令人惆悵?
  有時我還會問另一個問題:「滿十八歲後,有跟父母相處一天二十四小時、連續兩天以上的舉手!」相較於晚餐的答案,通常一百個人當中有一、兩個就已經很難得了;而有這種經驗的人,幾乎百分之百都是因為家族旅行的機會。
  上班族或學生一星期可能花五、六天,每天八到十二個小時不等,跟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共度;扣掉睡眠時間,跟家人相處的時間,往往比跟同事、同學更短,更別說二十四小時須臾不離片刻。因此我們對家人、尤其是父母的了解,往往停留在少年時期的印象,充滿青澀的記憶、青春期的衝突或不解世事的無知,所以家族旅行還有一個比「一道出去玩」更重大的意義,那就是給自己和父母一個重新了解彼此的機會。在現代生活型態中,即使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接觸面可能都很有限,更別說是獨立生活了。所以如果要真正知道父母的一天是怎麼過的,家族旅行已變成幾近絕無僅有的機會。
  我有一位好友,他在家族旅行中察覺到母親每天早上下樓以後,找各種藉口逃避上樓,直到晚上睡覺才回房間。他很納悶,經過幾天的暗中觀察,終於發現母親其實在上下樓梯時關節嚴重疼痛,卻在子女面前刻意掩飾,也沒有就醫。旅行結束後我朋友堅持帶母親上病院,發現是需要開刀的嚴重病況。他到今天還時常告訴我,當初要不是聽我建議帶家人去旅行,母親今日可能需要輪椅代步。
  多年來美國NBC特派員麥可.李歐納在電視上報導別人的故事,但是他真正被世界看到,卻是因為請長假帶著八十多歲的父母與中年的子女,一起開著RV休旅車,進行一個月又臭又長的家族旅行。從中西部的工業城芝加哥到爵士樂的西南,再到知性的東海岸,最後回到芝加哥。原本過著悶悶不樂的退休生活的老人,透過一場回顧自己生命歷程的旅行,讓忙碌的記者兒子與成家立業的孫兒女,從一家三代(旅程的終點變成四代)的旅程找回自己,也找回彼此。
  藉由家族旅行,我們不但可以試圖從失去彼此的邊緣抓回彼此,也讓自己最珍惜的家人知道,世上還有比成功更重要的事,有世俗目光無法粗糙切割的事,那就是永遠守在原地的家人。無論有過多少憎恨,總有一天,我們都得張開雙臂彼此擁抱。
  (本文作者為知名旅遊作家)
是家庭也是事業∕小野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今日》(Today)節目的主持人,麥可.李歐納突發奇想,他向公司請了一個月的長假,兒子、女兒還有媳婦也暫停家族製片公司的工作,連還在念大學的小兒子也辦了休學,只為了帶八十七?的老父傑克和八十二?的老母瑪琪享受生命中最美好、也是最後一次的家庭旅行。他們一家三代開兩輛露營車從鳳凰城開始,穿越美國十八州,計劃在終點站芝加哥迎接兩老的第一個曾孫出世。
  在一個難以成眠的深夜,麥可想到幾千哩外的老父老母孤伶伶地住在租來的老人公寓裡,想到他們這一生清白過日子,一輩子都願意熱心助人,辛苦養大四個兒子。想到老爹喜歡穿著皮鞋打著領帶去買糖果,老母老是三杯黃湯下肚就想和阿里拼場,想到他們心腸都很軟,願意包容他和兄弟們比賽誰的口水吐得最遠、誰能憋氣憋得最久的愚蠢消遣,讓他們的快樂童年可以一再延長。想到這些點點滴滴的事情讓他失眠。
  麥可還記得剛到NBC做節目時,曾經收到許多封筆跡相同、署名不同的粉絲們的支持信,他們寫信給NBC希望公司能為他加薪。這些信其實都是來自他老母一個人的傑作,瑪琪假冒一些死去的親友,裝成兒子的粉絲。在他準備訂婚的前夕,老爹還千里迢迢託空姐將曾外祖母留下的鑽戒輾轉送到他手中,讓他省下買鑽戒的錢買了人生第一台攝影機,也因為這台攝影機拍了他們的家庭生活,改變了麥可的後半生。
  這些只不過是暗夜追憶的前程往事,卻引發這一趟瘋狂的冒險之旅,麥可曾經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瘋了?尤其在旅程一開始,露營車就撞上加油站的水泥島差點解體,使他更加確認自己是個異想天開的瘋子。後來從旅途中不斷拌嘴的老父傑克和老母瑪琪身上印證,麥可的瘋狂行為正是李歐納家族的特產。樂天知命的老傑克沿途不停地唱歌,抓著人就不停地宣揚關懷弱勢的理念;悲觀博士老瑪琪坐在車內緊握扶手,隨身帶著泰瑞莎修女的聖像卡保平安,可就是沒有繫安全帶。
  兩老可以互相開死亡的玩笑,傑克想要上天堂,瑪琪說天堂太高,她有懼高症,乾脆變成一根羽毛算了。他們也可以在兒孫面前輕鬆吐槽大便失禁的難堪。麥可的父母自認為是不完美的平凡人,所以向來不但不掩飾自己的缺點,還常常嘲笑自己犯的錯。這樣消遣自己、娛人娛己的幽默養分,就成了麥可成長中最大的力量。他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不必假裝很聰明,只要靠自己努力前進,總會等到機會。在麥可還不是知名節目主持人之前,經常換職業靠借貸度日,但是他心裡面始終有一個堅定的目標,讓他不曾間斷地拍攝李歐納阿達一族的生活故事,那些看似簡單樂觀快樂的生活,卻是他窮其一生想宣揚的。經過八年的奮鬥,這些充滿創意的記錄片,才被地方電視台看中,從此麥可開始了新事業。
  麥可.李歐納的《RV親情新幹線》看起來只是一本家庭旅遊的紀事簿,其實裡面卻蘊含了一種特殊的家庭傳統,藉著這個強大的傳統貫穿著三代人的生活,從愛爾蘭移民到新天堂的後裔,經過戰爭、經濟大蕭條和新文化的洗禮代代相傳。就像一首永不厭倦的古老歌曲或是古老神話,造就了麥可內心那個永不退縮的驅動力,讓他歷經八年的困頓還能對生活保有一派天真幽默的喜悅感覺,讓他年邁的老父老母還有兒孫陪著旅行,劃下生命中最美好甜蜜的句點。
  讀了這本書讓我想起已經離開我們快九年的爸爸,當年他和媽媽為了尋找新樂園先後離開熟悉的家鄉渡海來到寶島,從此開始了他們艱苦的移民歲月。爸爸生性敏銳幽默,媽媽天真樂觀到天天被爸爸嫌呆傻笨,就是這兩種南轅北轍的個性融和了整個家族的基調,讓我一路走下去,有寫不完的家族故事。有一年我也想出了一個創舉,我們祖孫三代爬遍盆地四周的山脈,每遇到一座寺廟或宮就將老爸畫得最滿意的觀音像放一疊在櫃子裡,讓喜歡的人帶回家。
  和麥可一樣,我也試著將家庭生活變成事業的一部分。
  (本文作者為知名作家)

1 新手上路一號對講機:「爸……你在哪裡?」二號對講機:「我們再一分鐘就到了,碰到紅燈,你在前面不遠的加油站是不是?」一號對講機:「是沒錯,可是……嗯……發生了一點小狀況……」二號對講機:「什麼狀況?」一號對講機:「嗯,瑪格麗特繞進加油站時,轉彎的角度不夠大,好像撞到水泥,車底撞壞了。該怎麼辦?瑪格麗特現在坐在路旁哭。」二號對講機:「哇咧。」我們展開一生難得的冒險之旅還不到半小時,車子就快解體了。好吧,也許沒那麼嚴重,但那輛租來的露營車「溫內巴戈」(Winnebago)有許多部分現在就散落在亞利桑納梅莎市(Mesa)附設便利商店的加油站旁。只見油汙點點的人行道上散落一片片碎裂的玻璃纖維和扭曲缺角的金屬片,中間還坐了個人掩面哭泣,那是我的媳婦瑪格麗特。真是讓人覺得悲慘又揪心的一幕,而且是動態的——真的,我開著另一輛更大型的出租露營車「假日漫遊者」(Holiday Rambler),卻不知該如何停下來。因為加油站入口太窄,我又太緊張。經過事故現場時,那幅駭人景象像電影中慢速移動的畫面閃過我眼前。那輛受損的「溫內巴戈」卡在加油站的水泥島上,我的三個家人呆呆在一旁來回走動。時為二月二日下午四點半,正是避寒季節的尖峰。路上塞得很嚴重,駕駛脾氣都不太好——主要是因為我們。「傑克,這表示旅行要結束了,是嗎?」說話的是我那坐在「假日漫遊者」後座的母親,今年高齡八十二,擁有悲觀主義博士學位。「拜託,瑪琪,又沒人死掉。」回話的是我八十七歲的老父親——人間希望的守護神,再次將一顆鼓舞人心的脆弱氣球擲進颶風狂嘯的空中。這對性格完全相反的夫妻——傑克與瑪琪——結婚超過一甲子,正反兩個電極卻還能激發足夠的火花照亮彼此的生命。他們在紐澤西同一區長大,都是愛爾蘭裔,都能讓對方發笑。除此之外,兩人完全南轅北轍。我老爸總認為這世界會遵循一定的道理運行,他相信生命推銷員所說的人性本善;等他打開盒子、撕開包裝紙,卻發現又有一個詐騙集團要海削他。每次他都大為震驚,從無例外。我老媽剛好相反,她會邊看窗外邊看錶,奇怪歹徒怎麼還沒現身。據她估計,目前地球上變態與混蛋的比例已創歷史新高,且多數似乎都有我老爸的地址與電話。面對如此堪憂的狀況,加上惡疾、高速公路車禍、墜機、殺人蜂、查爾斯.曼森 (Charles Manson)式的民宅侵入者等罄竹難書又不可避免之災禍,我老媽自己發展出一套所謂「悲極生樂」的哲學。她先假定所有事都會很慘,這樣一來即使真如此,她也能泰然處之;如果沒有,那她就會覺得賺到了。為了讓讀者更了解兩極化的思考如何影響我父母的人生觀,我節錄了下面這段對話: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