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國文化遺產事業發展報告(附贈光盤)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2009中國文化遺產事業發展報告(附贈光盤)

作者:劉世錦 主編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01日
ISBN:9787509711903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主要關注中國文化遺產問題,從中國博物館的特征、發展方向,循循漸進地談到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一系列問題,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 自2008年起,國家文物局委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文化遺產課題組以《中國文化遺產事業發展報告》藍皮書的形式每年圍繞一個主題連續展現中國文化遺產事業領域發展情況,2008年度藍皮書的主題是“文化遺產事業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圍繞這一主題,本書從文物事業向文化遺產事業的拓展、文化遺產事業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優化文化遺產事業管理體制、提高文化遺產管理水平以及評估各省文化遺產事業發展狀況等五個方面給出創新的或填補空白的成果,以大體上完整地並在某些方面盡可能精確地展示中國文化遺產事業的全貌。 本書由主題報告、技術報告、評估報告、熱點問題回答四部分組成,其中的評估報告將連續展現各省市文化遺產事業的發展狀況。 劉世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1955年出生于陝西省西安市。1982年2月畢業于西北大學經濟系,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2年3月至1986年10月,在西北大學經濟系(後為經濟管理學院)工作,任講師、教研室主任,並在職讀碩士學位。1989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1989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1994年4月至今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作,曾任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宏觀調節研究部副部長、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目前兼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常務理事及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產業政策咨詢委員會委員等。兼任若干城市、企業的顧問和若干大學的兼職教授。長期以來致力于經濟理論和政策問題研究,主要涉及企業改革、經濟制度變遷、宏觀經濟政策、產業發展與政策等領域。先後在一些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及其他文章二百余篇,獨著、合著、主編學術著作10余部。

前言 主題報告 第一章 我國文化遺產的分類體系和管理特征 1 文物、文化遺產相關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1.1 關于“文物” 1.2 關于“文化財”和“文化遺產” 2 中國文化遺產事業的基本管理情況 2.1 文物事業的構成及特征 2.2 文化遺產事業的構成及特征 3 小結 第二章 文化遺產事業的功能及其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 1 文化遺產的經濟學屬性和文化遺產事業的功能 1.1 公共物品理論角度的文化遺產屬性及其價值體現方式 1.2 文化遺產事業的三大功能 2 文化遺產事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 2.1 文化遺產事業的公益性功能 2.2 文化遺產事業公益性功能的例證說明 2.3 文化遺產事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3 文化遺產事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分析 3.1 文化遺產事業對國民經濟貢獻的測算方法 3.2 文化遺產事業對國民經濟貢獻測算結果 3.3 文化遺產事業投入產出分析 4 小結 第三章 文化遺產事業的管理體制問題 1 文化遺產管理體制的基本情況 1.1 中國文化遺產管理體制現狀 1.2 中國文化遺產管理體制的發展成果和改革模式 2 當前文化遺產管理中的突出問題 3 小結 第四章 文化遺產事業發展問題的制度成因分析 1 管理體制角度的原因 1.1 管理理念有偏差 1.2 財權事權不對稱 1.3 監督機制不健全 2 管理水平角度的成因 2.1 行政資源投入不足 2.2 行政資源的空間配置效率不高 2.3 行政資源的使用配置效率不高 2.4 與國家大政方針餃接不夠 3 小結 第五章 改善文化遺產管理的政策建議 1 國際經驗借鑒 2 管理體制改革方案 2.1 文化遺產管理體制改革建議︰分級管理、主體公益 2.2 體制改革實施路徑 2.3 文化遺產過程管理機制 3 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繼續大幅增加對文化遺產事業的行政資源投入 3.2 提高行政資源空間配置效率 3.3 提高行政資源使用配置效率 3.4 積極將文化遺產事業與大政方針餃接 4 小結 技術報告 第一章 文化遺產視野中博物館相關概念辨析及事業特征 第二章 文化遺產事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 第三章 當前文化遺產管理的突出問題及對策 第四章 提高文化遺產管理水平的手段和措施 ——基于GAP分析 評估報告 第一章 科學發展觀下文化遺產事業發展評估 第二章 文化遺產事業投入狀況的對比分析 第三章 文化遺產事業發展效率評估 第四章 免費開放後各省博物館事業發展效率變化 第五章 評估報告總結 熱點難點問題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