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夢想的未來都市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9月

我們夢想的未來都市

作者:(日)五十嵐太郎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01日
ISBN:9787553797311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共分為“大阪世博會與20 世紀60 年代”“未來的兩張面孔”“對於東京的想像力”“作為未來都市的東京”“近代烏托邦的系譜”“從烏托邦到科學”“亞洲與電腦”“虛擬空間的另一端”“21世紀視角與愛知縣世博會”九個章節,詳細闡述了日本兩位建築師五十嵐太郎和磯達雄結合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對“未來都市”的思考和對城市未來的構想。

本書由建築評論家五十嵐太郎與建築專門記者磯達雄共同撰寫,兩人分別從日本戰後至今的建築家的思維、現實中曾經提出過的未來都市計畫構想,以及小說、電影中虛構的未來都市兩個方面入手,旁徵博引地談論那些與時代緊緊相扣的未來的夢,也從中看見此刻指尖所指向的可能未來。

五十嵐太郎,日本建築史學家、建築評論家、東京大學博士。主要著作有《終結的建築/開始的建築》《關於現代建築的16章》《現代日本建築師列傳》等。

第1章 大阪世博會與20 世紀60 年代 007
第2章 未來的兩張面孔 022
第3章 對於東京的想像力 031
第4章 作為未來都市的東京 046
第5章 近代烏托邦的系譜 054
第6章 從烏托邦到科學 069
第7章 亞洲與電腦 077
第8章 虛擬空間的另一端 088
第9章 21 世紀視角與愛知世博會 096
後 記 111
圖片展示 113

2010 年5 月,上海世博會開幕了。

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為主題,會場面積占地528 公頃,參展單位達240 個以上,預定參觀人次為7000 萬人的上海世博會,不論從任何層面來看,都超越了之前所有的世博會。

上海世博會的象徵建築“中國館”,是將展示室騰舉至空中的巨大建築,整體造型模仿了古老木造建築的木構組合方式,是能使人感受到歷史與傳統的設計(圖1 ~圖3)。這次上海世博會的亮點在於愛護地球環境的“低碳世博會”,因此博覽會中大量使用電動車、精化壁面、LED 照明等生態環保技術;另外,改造舊建築進行再利用的展館也相當多。

採訪各個展館時,到處都能發現關於綠色能源、綠色材料等最新的環境共生技術的介紹。但與這樣的展館共同展示的,卻是另一幅未來都市的圖像——以空橋連接起來的超高樓大廈、周邊環繞著的是高架列車和空氣動力車(air car)等新型交通系統林立交錯的景象。而這與四十年前的大阪世博會所描繪出來的未來都市,並無太大的改變。

隨著電腦影像處理技術的突飛猛進,各種表現形式也變得更加多元化;然而這些圖像表現的內容卻與往昔並無二致。我們所夢想過的未來都市,直到現在似乎仍然尚未脫離想像的階段。

讓我們繼續回到中國上海世博會。《香格里拉》(2005)是日本小說家池上永一的作品,也曾被改拍成動畫片。這部電視劇以21 世紀中葉的東京為背景,描寫地球變暖現象急劇惡化時,碳取代了金錢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的主要動力,碳排放量則成為新的國力指標。日本為了減少碳排放量,採取了東京整體綠化政策。徹底實行這個方案的日本,不再只是停留在屋頂綠化的階段,而是讓植物完全吞噬高樓大廈,讓整個東京市徹底叢林化。同時,東京的皇居上空則建設了名為“亞特拉斯(Atlas)”的空中都市。“亞特拉斯”是以碳素材為支柱的巨型結構(mega-structure),其中居住了350 萬名特權階級,他們不用降落到地面,就在此處生活。

這部電視動畫所描繪的是——即使在徹底考量環境的未來社會中,人們還是持續建設出20 世紀時構想出來的巨型結構景象。即,即使在崇尚保護自然環境的時代,人們仍舊嚮往著那個曾經的未來都市。如此束縛著我們的未來都市,其根源究竟來自何處? 而其意象又如何改變?本書試圖探索未來都市的歷史,思考時代與地域更迭對未來都市的想像所造成的變遷。

未來都市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城市規劃的延展,是由建築師與城市規劃學者共同構想出來的;然而另一方面,像《香格里拉》這類的小說、漫畫、電影等虛構文本,也以各式各樣的方式描繪出未來都市的樣貌。在這本書中,希望不僅能收錄建築師們貼近現實的計畫,同時也將小說家們遠離現實的想像納入,以兩方並重的方式來重新思考未來都市的圖像。

本書的執筆者中,五十嵐太郎是建築史研究者,現在除了在大學任教之外,同時也撰寫建築評論。我之前在建築專業雜誌出版社擔任編輯,現在是一名獨立的建築專業記者,活躍在建築領域。

在撰寫本書的分工上,凡是建築師或在現實上與未來都市相關的章節都由五十嵐太郎負責,而小說、電影中出現虛構的未來都市部分則由我撰寫。我們兩人都是建築專業人士,同時對虛構的未來都市圖像都有著濃厚興趣,在領域上也多少有相互重疊的部分。

章節的構成則以一個主題為中心,以現實與虛構兩方面的考察交錯配置的方式構成:第1、2 章討論從20 世紀五六十年代到1970 年的大阪世博會會這段時間裡,對未來都市的興趣與認識顯著提高的現象;關於東京的未來都市論述在第3、4 章中呈現;從文藝復興時期到近、現代期間關於烏托邦的系譜則安排在第5、6 章,因為電腦而改變的未來都市面貌會在第7、8 章呈現出來。最後的第9 章,則由五十嵐執筆,以與第1 章的大阪世博會對照的方式,討論2005 年的愛知世博會。

現在,就讓我們一同開啟探尋之旅,朝向未來都市出發!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