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外匯Q&A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新台幣外匯Q&A

作者:王光生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1989年11月20日
ISBN:9789579002035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62元

Q&A新台幣‧外匯  從四十年前台幣五元兌一美元直線滑落到四十元兌一美元,然後到最近二六元兌一美元;新臺幣由強勢、弱勢再到強勢的滄桑過程,就是台灣經濟發展的縮影。而新台幣之所以今人愛恨交加地強勁挺升,是因為台灣外匯存底之多震驚世界。到底什麼是外匯?央行的外匯政策和干預方法為何?新台幣匯率如何影響股市?個人又應如何操作外匯?  台灣銀行副總經理王光生和四位國內專業人士將一一解答這些問題,讓每個行業、個人都能了解外匯、利用外匯、消極避險、積極謀利。  近年來國內外經濟金融發生了極大的變動。我們看到美元自高高在上的地位大幅滑落,而這是出於美國和幾個重要友邦一致的政策。美國由債權國在短短幾年裡變成了債務國,但是美國欠的是本國貨幣—美元。日本不僅大量外銷工業製品,還「外銷」過剩資金—輸出資本,取得以美元計值的債權。  我國的新台幣由人們久已習慣的四十比一匯率升至二十五之多即可換得一美元,成為強勢貨幣。我國對美國貿易和國際收支出現巨幅順差,導致美國對我們的施加壓力。中央銀行採用緩慢升值政策,同時仍維持集中外匯於央行的政策,目的是為保護中、小企業。結果是中小企業雖有歇業,但台灣經濟並沒有崩潰,外銷全額仍然增加。許多工商業發了新台幣升值財。外匯銀行,尤其是中央銀行承受了龐大的兌換損失,但也有銀行賺了錢。中央銀行備受批評,央行對外匯政策及外匯管理也作了大幅改變。  這一切都是空前的,並且都和一件事有密切關連—外匯。新台幣由弱勢貨幣變為強勢貨幣,外匯準備之多,用任何標準來看都令人咋舌。央行的外匯政策由外匯多多益善,照單全收,變成對之愛恨交加。出口商、進口商、消費者、觀光客、銀行、旅館,幾乎每個行業、每個人,都直接或間接受到外匯變化的影響,而且,對我們的影響並沒有到此為止,今後外匯問題仍然對我們有深切的影響。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了解外匯,知道如何利用外匯,消極的避免損失,積極地獲取利益。  商業周刊為了滿足讀者對外匯知識的需要,請了國內外匯問題專家編撰本書,每一有關外匯的問題成為一個單元,用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外匯的各面。本書付梓後,已經再版五次,外匯的基本性質沒有變,但市場情事及匯率業已有若干變化,本次再版時一併調整,使讀者知道最新情況。本書如有缺漏之處,尚祈賢達匡正是幸。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