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採訪與寫作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新聞採訪與寫作

作者:牛隆光
出版社:學富文化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01日
ISBN:9789866624339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為作者新聞概念書系列的第二本書,著重在介紹新聞採訪與寫作的相關概念,
並詳細介紹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及網路新聞的採訪寫作工作,
最後也提出作者自己的採訪寫作建議。

序言 iii採寫通論篇 1
第一章 新聞概念 3第一節 什麼是新聞 4第二節 新聞標準 7第三節 新聞價值 12
第二章 新聞採集 21第一節 採集前的定位工作 22第二節 新聞資料採集 25第三節 個人資料的準備 29
第三章 新聞訪問 35第一節 新聞訪問的準備 36第二節 訪問的執行 37第三節 新聞查證 40
第四章 新聞敘事 45第一節 新聞敘事結構與風格 46第二節 第三人稱敘事 47第三節 新聞專業原則 49
第五章 新聞文體 55第一節 新聞文體的特性 56第二節 新聞文體的內容特徵 57
第六章 新聞寫作 71第一節 新聞寫作的認同 72第二節 新聞寫作的要素 75第三節 倒寶塔寫作風格 77
第七章 新聞文本 83第一節 新聞文本特徵 84第二節 新聞文本的使用 86
第八章 新聞脈絡 93第一節 編輯室的新聞運作 94第二節 新聞再現與霸權 96媒介分論篇 103
第九章 電視新聞採訪寫作 105第一節 電視新聞採訪工作 106第二節 電視新聞寫作工作 115第三節 電視新聞採寫的要求 119
第十章 報紙新聞採訪寫作 129第一節 報紙新聞採訪工作 130第二節 報紙新聞寫作工作 137第三節 報紙新聞採寫的要求 140
第十一章 雜誌新聞採訪寫作 147第一節 雜誌新聞採訪工作 148第二節 雜誌新聞寫作工作 150第三節 雜誌新聞採寫的要求 153
第十二章 廣播新聞採訪寫作 159第一節 廣播新聞採訪工作 160第二節 廣播新聞寫作工作 162第三節 廣播新聞採寫的要求 164
第十三章 網路新聞採訪寫作 169第一節 網路新聞採訪工作 170第二節 網路新聞寫作工作 171第三節 網路新聞採寫的要求 172
研究案例篇 177案例一 新聞採訪的研究 179案例二 新聞寫作的研究 213案例三 新聞表現的研究 249
參考文獻 291附錄一 電視新聞營運管理的規範 295附錄二 電視新聞主管機關的規範 305附錄三 電視新聞獎懲審議的規範 311
表目錄表1 新聞文本使用的研究面向 87表2 新聞報導機制運作的文本特徵示例 95表3 電視新聞報導示例(節錄) 109表4 電視新聞報導寫作的文本特徵示例(節錄) 120表5 新聞報導採寫調度的文本特徵示例(節錄) 124表6 電視新聞報導rundown示例(節錄) 126表7 報紙新聞報導示例(節錄) 133
圖目錄圖1 電視新聞報導文本 7圖2 災難新聞報導 8圖3 名模的報導 16圖4 電視新聞報導 22圖5 新聞資料照片 30圖6 倒寶塔寫作格式 79

王序
  牛隆光先生大作《新聞採訪與寫作》是一本探討如何採訪新聞,和如何寫新聞稿的書。無可否認地,中外早已有很多這類的書籍。但是,隆光鑒於台灣社會變遷的衝擊,和傳播科技的發展,傳播事業早已脫離傳統的經營模式,新聞採訪與寫作也有不少的改變,因此探討上述現象。作者以他曾經的記者職務經驗,和獲得博士學位以後,投入傳播教育的專精治學心得,所撰著的《新》書有很大的創意與內容。
  本書共有三篇及一附錄,分為〈採寫通論篇〉、〈媒介分論篇〉、〈研究案例篇〉及〈附錄〉的廣電四法法規條文分析。作者希望透過對於新聞採訪寫作文本的分析,以及對於新聞脈絡的了解,進而闡述新聞文本與脈絡間複雜的關係。
  首篇〈採寫通論篇〉共分八章,分為〈新聞概論〉、〈新聞採集〉、〈新聞訪問〉、〈新聞敘事〉、〈新聞文體〉、〈新聞寫作〉、〈新聞文本〉及〈新聞脈絡〉,由基本的新聞概念到實際的採訪功夫,再到文本概念的闡述,以及新聞脈絡的交代,循序漸進說明新聞採寫的相關概念。而書中認為新聞採寫的首要問題,也就是新聞採寫的「定位」問題,這較以往的類似著作,有獨到的觀點,足堪作為今日傳播事業激烈競爭下,新聞採訪寫作的範本。
  次篇〈媒介分論篇〉共分五章,分為〈電視新聞採訪寫作〉、〈報紙新聞採訪寫作〉、〈雜誌新聞採訪寫作〉、〈廣播新聞採訪寫作〉及〈網路新聞採訪寫作〉,作者分別從採訪工作、寫作工作的實然面與應然面,詳細交代業界現有做法及應有做法,在大時代的變遷下,因應今日台灣傳播事業的發展,給新聞從業人員很大的啟發。
  末篇〈研究案例篇〉共有三篇,分別就新聞採訪、新聞寫作及新聞表現進行研究。作者以電視新聞報導為例,分別以質化及量化的傳播研究方法,對於特定案例進行研究,用以說明新聞採訪與寫作的重要問題,協助讀者了解新聞採訪寫作的過程及新聞媒體機制的運作方式。
  附錄部分,作者藉由分析廣電四法,包括《無線廣播電視法》、《有線廣播電視法》、《衛星廣播電視法》及《公共電視法》四部傳播法規的法條分析,了解新聞採訪寫作的「脈絡」問題。這也是作者所認為的新聞採寫「文本」問題,必須透過對於「脈絡」問題的了解,才能一併解決的看法。
  本書內容充實,綱舉目張,凡三十餘萬言。作者是一位優秀的青年傳播學者,雖然在傳播教育高等學府任教年資只有幾年,但是既有熱誠,又有毅力,勇於追尋傳播學術的理念,值得讚許。《新》書的出版,將為傳播理論與實務增色不少,是為序。
王石番于宜蘭礁溪林美山佛光大學校園
序言
  個人從當兵開始,就從事新聞傳播的工作。甚至,當兵前的海上實習,也跟傳播有密切關係。退伍後,一路半工半讀。做過的新聞傳播工作,從雜誌、報紙、廣告到電視,一路做過許多相關的工作。而歷年來讀過學位,則從學士、碩士到博士,也算差強人意。
  這本書就是這二、三十年來的一個心得,希望能給學子一個參考。特別感謝學富文化總經理于雪祥先生允諾出版,要不是他,這本書不可能完成。
牛隆光 98.8.27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