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治理績效轉型的中國實踐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國家治理績效轉型的中國實踐

作者:盧揚帆
出版社:華南理工大學
出版日期:2019年07月01日
ISBN:9787562359982
語言:繁體中文

共設計七章,主要融合理論與經驗分析、規範與實證分析、案例與統計分析的方法,對國家治理績效轉型的動因、目標、路徑、障礙和對策等關鍵問題逐次進行探討。首先,基於績效系統與行為動機兩個方面的理論基礎、採用政府與公眾二元視角構建了一個績效類型分析的理論模型,通過模型推演獲得四種基本的國家治理績效類型。
 
其次,利用模型結構對新中國治理績效轉型的歷程進行檢視,再次,對作為轉型目標的法治型國家治理績效進行體系設計,其形式特徵應包括政府與公眾績效目標的統合性、績效行為的互促性與績效分配的合理性,其實質標準體現為績效導向的普世性、績效決策的民主性。

盧揚帆,男,廣東英德人;管理學學士,經濟學碩士,法學博士,現為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博士後,華南理工大學政府績效評價中心、法治評價與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廣東省政府績效管理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廣東行政管理學會、廣東經濟學會理事;主要從事政府(財政)績效管理、區域經濟發展、法治建設與評價等方面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中國行政管理》等國內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

第一章 國家治理的績效合法性審視
第一節 國家治理績效的研究背景與問題提出
第二節 國家治理績效與法治化的概念內涵
第三節 國家治理績效轉型的研究範疇
第四節 國內外對國家治理績效轉型的研究現狀
第五節 國家治理績效及其法治化轉型的研究思路
第六節 國家治理績效及其法治化轉型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國家治理績效的類型分析框架
第一節 嵌入績效內涵的個體與組織行為方式
第二節 政府與公眾二元視角的國家治理績效類型
第三節 國家治理範疇的績效類型實體構成

第三章 中國國家治理績效轉型的過程梳理
第一節 績效類型分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斷代
第二節 基於願景感召和集體行動的績效類型一(1949-1977)
第三節 基於功利互比與個體自決的績效類型二(1978-1992)
第四節 社會多元化與績效類型的漸失(1993-)
第五節 國家治理績效的類型總概與其他佐證

第四章 法治型國家治理績效的體系設計
第一節 績效與法治的基本價值精神
第二節 國家治理績效化改革的理想
第三節 國家治理法治化建設的規劃
第四節 法治型國家治理績效的模型特徵
第五節 法治型國家治理績效的實質標準

第五章 當前中國國家治理績效轉型的必要性
第一節 中國現階段國家治理績效類型的實證分析
第二節 當前中國國家治理績效類型的理想差距
第三節 法治型績效作為國家治理績效轉型目標的價值

第六章 預算績效治理的法治化實踐
第一節 預算治理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地位
第二節 中國預算治理的績效化與法治化探索
第三節 績效預算和法治預算價值導向的互相干擾:經驗性描述
第四節 績效預算和法治預算實踐要求的互相衝突:技術性檢驗

第七章 推進國家治理績效轉型與合法性擴張
第一節 國家治理績效的法治之路:他國經驗
第二節 正確處理績效與法治價值導向的關係
第三節 不斷完善法治規範和引領國家治理績效的組織機制
第四節 加快推進國家治理績效基礎性領域的法治化建設
第五節 以法治建設來充實和擴展國家治理的合法性根基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