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7月

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

作者:林志宏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18日
ISBN:9789570833904
語言:繁體中文

  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轉變是帝制的結束。這項改變使得中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與思想產生複雜的現象。其中,辛亥革命後的一群人物——清遺民,他們的政治認同和態度格外值得關注,是選擇舊體制、抗拒新時代新思潮的代表。這些人包括有晚清變法派的康有為、發動復辟事件的張勳、以行事「怪異」而聞名的辜鴻銘、翻譯西洋文學的林紓、影響現代中國史學的羅振玉和王國維、詞學家朱祖謀和鄭文焯,以及成為「滿洲國」總理的鄭孝胥。
  本書透過遺民在民國後的活動和儀式、個人╱集體的著作書寫、政治主張和思想,還有輿論角度下檢視的形象及其變化,探討他們的行為與動機。作者希望理解近代中國自傳統邁入現代後,如何從王朝專制邁向民族國家的歷程,還有內在變化的動力。
作者簡介
林志宏
  1970年生於台北市萬華區。輔仁大學歷史系學士,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曾在台灣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兼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史學史、學術史,著有論文及書評等十餘篇。

緒論
異鄉偏聚故人多:活動範圍
前言
京津
青島
上海
廣東及港澳
其他海內外各處
小結
出或處:政治抉擇及其象徵性儀式
前言
易代之際的生計與政治選擇
衣著、曆法、髮辮等認同行為
奉安、萬壽祝嘏等政治性儀式
主張帝制與復辟
小結
文化政治:書寫中的自我認同
前言
《清史稿》和王朝的最後記憶
《元廣東遺民錄》透露的反種族觀
《碑傳集三編》的纂輯
其他幾種表達認同的書寫
小結
重建社會秩序:政治與文化的議論
前言
「五代式民國」下道德的焦慮
讀經書以明人倫
尊孔及立國教的構想
「共和」之辨
小結
「國故」與「遺老」:學術的挑戰及去神聖化
前言
亡清遺臭在人間
典範轉移與史學中立
「敝屣一切,還我自由」
小結
身體終結與記憶的開始:以王國維之死為例
前言
「殉清」
公共輿論
「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
小結
王道樂土:情感的抵制和參與「滿洲國」
前言
來自赤化之憂患
國家和朝廷的兩難
鄭孝胥的轉向和建立烏托邦
「王道」思想及其批評
小結
結論:追尋「現代」中國
清遺民基本資料表
徵引書目
圖表目次
圖1-1 梁鼎芬於崇陵種樹的照片
圖1-2 沈曾植贈予西本省三之「太平人語」題字
圖1-3 癸卯、甲辰科同人敘於香港學海書樓
圖2-1 鄭孝胥題書的「鳳祥號」大字宣傳品
圖2-2 繫有髮辮的錢振鍠為人鬻書賑災
圖2-3 《申報》刊載章梫鬻書啟事
圖2-4 康有為與家屬、親戚及門人合影
圖2-5 隆裕太后奉移時沿途觀看者之擁擠情形
圖2-6 梁鼎芬致陳寶琛手札
圖3-1 汪兆鏞致□柔仲信函
圖4-1 《孔教會雜誌》封面
圖5-1 修正清室優待條件原稿
圖5-2 李煜瀛題「故宮博物院」之匾額
圖6-1 王國維遺囑
圖6-2 清華國學院的同學徵求輓聯哀詞信函
表6-1 《順天時報》兩篇王國維報導的比較
圖7-1 建設「王道樂土」
圖7-2 冷口長城斷面的「王道大滿洲國」字樣
圖7-3 《孔學會會刊》中填字徵答來進行教化

遺民史的回顧我們知道,「遺民」之所以成為中國歷史特殊的命題,與它涉及到傳統士大夫對君王忠誠的態度有關。近人的分析指出:中國最遲至春秋戰國時期,「忠」的觀念已經相當普及,不僅看做是一種美德(如《左傳‧成公十年》:忠為令德),而且也是被人們肯定的德行準則(如《左傳‧文西元年》:忠,德之正也)。「忠」經常與「信」的表現相互依存,兩者成為崇高的道德理念。伴隨先秦各國激烈的戰爭,荀子(約313-238B.C.)更以「通忠之順」,將「盡己」的精神轉化為「利君」觀念,忠臣形象成為後世效法的楷模對象。 遺民概念即根據「忠」的準則出發,但此名詞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際,最具體的例證即程敏政(1445-1499)編有《宋遺民錄》一書。在此以前,宋代可說是一段形塑關鍵期。由於兩宋與來自北方的遼、金、西夏、蒙古等游牧民族長期對峙,加上女真政權奪去華北漢族居地,使得當時人們在強烈的「夷夏之防」心理和「恢復」情結下,逐步增強「忠」的意識。此外,程朱理學在宋代大行其道;因此,凡是任官前朝的人,不應當繼續改仕新朝,此一「道德約束」獲得大力提倡和強調,也變得更為抽象和普及。 綜觀學界遺民史的研究,成果可謂豐碩,特別是宋、明兩代遺民,討論尤多。主要因素在於:關於宋、明遺民史料,和強調「夷夏之防」不願屈於征服王朝(dynasties of conquest)與「異族」的統治有關,所以極早已被有意識地保存下來。就個人初步觀察,目前大致研究的成績,約可區分為三類:首先是仔細分析這兩代遺民的詩作、書畫,包括透過他們的作品,進一步呈現其思想與政治意態。由於此方面的研究易於進行,是以成果亟多,當中頗有以單獨著名的人物探討,或歸納成群體、地域來分析,方法上兼而有之。 其次,討論宋、明遺民的出處態度和行動,甚至涉及到他們呈現的儀式,相關研究也不少。 當然亦不乏從遺民的人際網絡,嘗試釐清他們的政治態度。 最後則從兩代遺民所代表的士人動向,來看改朝換代時的政治文化。 宋、明遺民的研究可說行之有年。其中,「史學二陳」陳垣(1880-1971)、陳寅恪(1890-1969)成書極早,深獲著名,研究方法也屢引他人借鏡,迄今仍為重要著作。類似採取陳寅恪的途徑進行的,譬如余英時,以方以智(1611-1671)為個案,考察方氏作品,企圖掌握那些隱晦難現的詩文,發覆遺民心境;該書頗獲錢穆(1895-1990)稱譽,有序文為憑。至於以整體討論的如謝慧賢(Jennifer W. Jay)、戴仁柱(Richard L. Davis)、何冠彪、趙園及謝正光等人,他們長期浸淫於遺民史料之中,卓然有成。試舉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為例,此書共分上、下兩編,上編處理易代之際士大夫的論題,而下編則分析各種明遺民現象,可謂開啟遺民史研究的新頁。受到影響,邇來學界的研究日益熾盛,蓋有兩種趨勢:第一、擴及以往較被忽略的微型遺民人物,多將他們的著作視為「文本」來分析;第二、受新文化史所啟發,經由服飾連結到政治認同之關係, 也逐漸得到重視。前述遺民研究通常只有涵蓋到漢人統治的王朝。可是,若按照《春秋》對「夷夏之辨」的說法,抱持以文化主義(culturalism)做為判準, 那麼歷經「異族」統治下遺民,則係另一項值得深探的課題。關此,進入明代而忠於元王朝遺民的處境,亦引起若干重視。 元遺民研究所以獲致注意,因涉及兩項主題:第一為種族觀,第二是正統觀,基本上都修正我們以往對征服王朝歷史的看法。例如,嚴夷夏之防的士人,理應不會對「異族」統治產生任何向心力,甚至無法將元朝視為正統王朝。不過,錢穆乃至蕭啟慶的研究都證實真正情況未必如此。從他們細緻的分析中瞭解:元明之際士人似乎更站在前朝的立場,藉由書寫反映其同意或默許「異族」的統治。儘管達德斯(John W. Dardess)認為:儒家思維才是士大夫願意臣服蒙古「異族」統治的主因, 但無論如何,元遺民的討論確實有別以往,改變了既有的歷史闡釋架構。可惜的是,有關中國另一征服王朝――清朝的遺民部分,至今尚無可資佐證。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