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療衛生事業在二十世紀的變遷 | 被動收入的投資秘訣 - 2024年6月

中國醫療衛生事業在二十世紀的變遷

作者:(美)吳章,(美)瑪麗·布朗·布洛克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ISBN:9787100123068
語言:繁體中文

中國醫療與公共衛生的近代史異常復雜和戲劇化,其演變過程融合了中西方的醫療理念及實踐差異。本書匯集了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英國和美國學者的文章,首次展現二十世紀中國醫學變遷的概況,記述醫學專業領域的活動(醫生、護士、助產士、衛生顧問)及疾病管理的發展脈絡,並從史學角度,提示了政治、文化、意識形態以及科學力量對疾病演變進程的巨大影響。吳章,賓利大學教授,同時在新英格蘭針灸學院教授醫學史。著有《現代中醫的形成1850-1960》,與坎寧安合著《西方醫學:知識競爭對手》,與薩特芬合編《醫學與殖民身份》。瑪麗·布朗·布洛克,杜克昆山大學常務副校長,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董事會主席,曾任艾格尼絲斯科特學院院長、埃默里大學中國研究特邀教授、華盛頓特區伍德羅·威爾遜中心亞洲項目主任,在斯坦福大學獲中國歷史博士學位。著有《洛克菲勒基金會與協和模式》(1980)、《油王:洛克菲勒在中國》(2011)。

叢書總序前言致謝引言第一部分 健康變遷 1非凡的中國健康變遷史:戰勝天啟四馬 2疾病模式的變化與長壽:二十世紀北京衛生的演變 3十九世紀至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婦幼衛生 4二十世紀中國的煙草與健康第二部分 疾病變遷 5二十世紀中國疫病與公共衛生:鼠疫、天花和艾滋病 6血吸蟲 7上海的肺結核防控——把健康帶給大眾:1928年至今 8中國精神衛生醫療體系的發展第三部分 適應與革新 9二十世紀中國的外國醫學模式高 10蘭安生與中國公共衛生和公醫制 11戰爭對中國現代衛生體系的影響 12中醫的體制化 13赤腳醫生和農村醫療衛生第四部分 專業變遷 14中國醫學專業人士跨國流動之案例研究:羅氏駐華醫社和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的赴美進修人員 15現代護理在中國的發展 16二十世紀中國醫院的演變結語 二十世紀中國醫學附錄:大事年表參考書目作者簡介索引


相關書籍